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78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8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内壁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块,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控制箱并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控制箱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本技术中,将螺旋桨输送结构设置成鱼尾的形式安装在动力组件的尾端,可以针对动力组件本体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提高该机器人的机动性能,并且还设置有散热结构,使得为螺旋桨提供动力源的伺服电机发出的热量不会积攒在电机箱的内部,大大提高该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


技术介绍

1、水下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水下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的机器人系统。它们通常被设计用于深海探索、海洋调查、水下维修、海底资源开发等领域。水下机器人可以承担很多人类难以进行的任务,如探索深海、收集科学样本、检查和维修水下设施等,在使用中需要使用到动力组件帮助其在水下进行移动。

2、传统的水下机器人动力组件其后端的螺旋桨输送结构大多采取的是固定式,无法针对动力组件本体更改角度,导致水下机器人的过弯转动半径较大,降低了机器人的机动性能,并且大多并未在为螺旋桨提供动力源的伺服电机外部套设的电机箱上设置有散热结构,导致伺服电机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热量会积攒在电机箱的内部无法及时散去,从而大大降低伺服电机的使用年限。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本动力组件对比现有动力组件,将螺旋桨输送结构设置成鱼尾的形式安装在动力组件的尾端,可以针对动力组件本体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提高该机器人的机动性能,并且还设置有散热结构,使得为螺旋桨提供动力源的伺服电机发出的热量不会积攒在电机箱的内部,大大提高该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内壁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块,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控制箱并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控制箱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两个滑杆上的齿块均啮合连接;

3、所述连接架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电机箱的两侧端面均开设有进出水孔,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开设有螺旋降温管道,两个所述进出水孔均与螺旋降温管道相连通;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动力组件对比现有动力组件,将螺旋桨输送结构设置成鱼尾的形式安装在动力组件的尾端,可以针对动力组件本体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提高该机器人的机动性能,并且还设置有散热结构,使得为螺旋桨提供动力源的伺服电机发出的热量不会积攒在电机箱的内部,大大提高该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

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地安装块增加该组件的安装便捷性。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远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螺旋桨,所述固定轴的外壁与电机箱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轴承增加固定轴的转动稳定性。

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杆的外壁在齿块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限位块使得滑杆不会发生脱落现象,造成螺旋桨输送结构角度调节失效的情况。

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杆均与电机箱滑动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滑动连接大大提高滑杆移动的稳定性。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安装孔方便螺钉将该动力组件机器人本体进行安装。

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与控制箱固定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转动架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本动力组件对比现有动力组件,增加有螺旋桨输送结构的角度调节机构,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利用齿块使得齿轮转动带动两侧的滑杆反向运动,从而实现螺旋桨输送结构角度调节的目的,想要反方向转动,反转齿轮即可,通过该结构设计,使得螺旋桨输送结构与动力组件本体的角度可以进行更改,从而降低机器人的转弯半径,增加机动性能。

19、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本动力组件对比现有动力组件,设置有散热结构,在为螺旋桨提供动力源的伺服电机外部套设有电机箱,电机箱的两侧开设有进出水孔,内部开设有螺旋降温管道,动力组件在进行移动时,河水通过一侧的进出水孔进入螺旋降温管道中,并从另一侧的进出水孔排出,在进行流动的过程中,将电机箱中的热量带走,完成散热工作,通过该结构设计,使得电机箱内部的热量不会积攒在其内部,提高伺服电机的使用年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包括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内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两个所述滑杆(1)的内壁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块(13),两个所述滑杆(1)的一端贯穿控制箱(2)并转动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6),两个所述转动轴(6)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控制箱(2)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两个滑杆(1)上的齿块(13)均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8)远离第二伺服电机(16)的一端设置有螺旋桨(9),所述固定轴(18)的外壁与电机箱(8)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杆(1)的外壁在齿块(1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杆(1)均与电机箱(8)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均与控制箱(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包括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内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两个所述滑杆(1)的内壁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块(13),两个所述滑杆(1)的一端贯穿控制箱(2)并转动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6),两个所述转动轴(6)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控制箱(2)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两个滑杆(1)上的齿块(13)均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性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高机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四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斯卡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