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31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格栅灯,包括壳体、面框和照明单元;壳体包括基板和从基板的外沿延伸出来的侧壁板,基板和侧壁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壳体设置有安装腔体和出光口,安装腔体由基板和侧壁板共同围绕形成;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与安装腔体之间共同形成对流散热通道;面框设置于侧壁板上,且面框与壳体固定连接;照明单元设置于安装腔体中,照明单元的出射平面低于出光口。格栅灯在壳体上开设的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内部的安装腔体形成对流散热通道,可对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照明单元进行有效散热;面框与壳体固定连接,提升整灯的结构强度,可适配安装重量较大的大功率照明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通风对流散热结构的格栅灯


技术介绍

1、格栅灯,是一种采用嵌入式(暗装)或吸顶式(明装)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天花板、吊顶等外部安装基础的照明设备。在格栅灯的灯盘中可设置不同个数的格栅格,并分别安装不同数量的灯体。由于可有效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格栅灯在商场、学校、写字楼及其他商业性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2、在一些照明环境中,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照明,这就要求格栅灯内部灯体的功率和照明亮度做得相对高一些,而灯体的重量也相对较大。现有的格栅灯的底盘多采用冷轧板,灯体采用t8光源和led灯条,但光线强度、照明范围以及整体的结构无法满足需求。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格栅灯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框架和连接条,安装框架的个数在一个以上时,安装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条接拼形成格栅灯盘;其在安装框架背面的每条侧边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镂空槽,连接条与镂空槽适配,在连接条的两端部设有连接孔,在安装框架的背面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定位孔;将连接条的两端分别穿插在相邻的两安装框架上的相对镂空槽中,最后通过一定位件穿插固定在相互对应的连接孔与定位孔中,使连接条固定在镂空槽中,该格栅灯盘的安装框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按需求进行组装格式格,但其结构强度和散热效果仍有待验证。

4、因此,有必要优化现有格栅灯的结构,以满足大功率照明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格栅灯,在壳体上开设的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内部的安装腔体形成对流散热通道,可对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照明单元进行有效散热;面框与壳体固定连接,提升整灯的结构强度,可适配安装重量较大的照明单元。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格栅灯,包括壳体、面框和照明单元;所述壳体包括基板和从所述基板的外沿延伸出来的侧壁板,所述基板和所述侧壁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壳体设置有安装腔体和出光口,所述安装腔体由所述基板和所述侧壁板共同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安装腔体之间共同形成对流散热通道;

4、所述面框设置于所述侧壁板上,且所述面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5、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安装腔体中,所述照明单元的出射平面低于所述出光口。

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法线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法线相互垂直。

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散热孔形成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正对所述照明单元的底部;所述第二散热孔在所述侧壁板上连续分布,形成第二散热区域,所述第二散热器区域靠近所述基板。

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面框包括盖板和压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压板为挤压一体成型,所述压板垂直于所述盖板的底面,所述盖板在与所述压板的相接处设置有槽体,在所述槽体的内侧还设置有凸块。

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壁板的边沿连接于所述槽体,且所述侧壁板与所述压板贴紧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在所述侧壁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板对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椭圆形,所述第一安装孔的长轴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长轴。

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照明单元包括灯体和套设于所述灯体外周的面环,所述面环与所述灯体转动连接;所述面环上设置有凸柱;

12、所述壳体在所述侧壁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凸柱对应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照明单元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在一起。

1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板设置有u形槽,连接件的外端显露于所述u形槽。

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在所述侧壁板上还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卡臂贴紧连接于所述压板,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卡臂抵接于所述盖板。

15、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照明单元的灯体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散热槽,所述散热槽正对所述第一散热孔。

16、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7、1、本技术提供的格栅灯,在壳体内部形成用于安装照明单元的安装腔体,而且壳体的基板和侧壁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安装腔体和第二散热孔共同形成对流散热通道:低温可从第二散热孔进入,经过安装腔体后,又从第一散热孔流出,由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不在同一平面上,使气流在上升途中充满安装腔体,之后在流出,因此可使安装腔体的空气得到补充,降低照明单元的部件温度,提升照明单元的使用寿命。

18、2、本技术的格栅灯,采用面框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侧壁板外沿,提升格栅灯整体框架的结构强度,适配安装重量较大的照明单元,提升照明应用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格栅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面框和照明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法线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法线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形成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正对所述照明单元的底部;所述第二散热孔在所述侧壁板上连续分布,形成第二散热区域,所述第二散热区域靠近所述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包括盖板和压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压板为挤压一体成型,所述压板垂直于所述盖板的底面,所述盖板在与所述压板的相接处设置有槽体,在所述槽体的内侧还设置有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的边沿连接于所述槽体,且所述侧壁板与所述压板贴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侧壁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板对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椭圆形,所述第一安装孔的长轴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长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包括灯体和套设于所述灯体外周的面环,所述面环与所述灯体转动连接;所述面环上设置有凸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设置有U形槽,连接件的外端显露于所述U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侧壁板上还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卡臂贴紧连接于所述压板,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卡臂抵接于所述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的灯体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格栅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面框和照明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法线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法线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形成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区域正对所述照明单元的底部;所述第二散热孔在所述侧壁板上连续分布,形成第二散热区域,所述第二散热区域靠近所述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包括盖板和压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压板为挤压一体成型,所述压板垂直于所述盖板的底面,所述盖板在与所述压板的相接处设置有槽体,在所述槽体的内侧还设置有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的边沿连接于所述槽体,且所述侧壁板与所述压板贴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续宗周小科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