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23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5
本技术属于高速公路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该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包括平行导洞、分别与平行导洞相连通的多个泄水支洞和多个排烟支洞,平行导洞为上下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排烟通道和位于下部的排水通道,排烟通道和排水通道之间设有预制隔板,泄水支洞一端与排水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隧道正洞的涌水点相连通,排烟支洞一端与排烟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隧道正洞相连通。本技术通过泄水支洞和平行导洞内的排水通道快速进行隧道突涌水处理,同时上部排烟通道可以作为隧道发生火灾时的烟雾排出通道,确保后期安全可靠运营,减少了施工量,实现了排烟和排水一体设计,更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速公路隧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山区高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长大隧道将被修建在山区,特别是在中国云贵川等地区,岩溶喀斯特地貌发育,伴随而来的是很多长大隧道在施工中会遇到发育的地下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不仅给施工期施工安全造成安全风险,也会对隧道运营安全造成隐患。对于穿越岩溶暗河的公路隧道,由于岩溶暗河出水量大,大多还存在承压水和涌泥风险,因此,对水害的治理是施工和运营期期安全的重点,现有技术大多主要是采用专用泄水洞排水的方案。

2、专利cn202210698084.5《长大富水岩溶隧道利用平导进行疏散救援及泄水结构》提供了一种利用平导进行救援疏散和排烟的结构,能快速进行疏散救援和水害处理,确保快速高效开挖及后期安全可靠运营,该技术适用于二十公里以上的单洞双线超特长铁路隧道结构,但洞室结构复杂,建造成本高,而且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分离式双洞隧道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通过泄水支洞和平行导洞内的排水通道快速进行隧道突涌水处理,同时上部排烟通道可以作为隧道发生火灾时的烟雾排出通道,确保隧道后期安全可靠运营,减少了施工量,实现了排烟和排水一体设计,安全高效。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所述岩溶隧道包括隧道正洞,所述隧道正洞为分离式双洞结构,包括正洞左洞和正洞右洞,所述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位于所述正洞左洞左侧或者位于所述正洞右洞右侧或者位于所述正洞左洞和正洞右洞中间位置,所述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包括平行导洞、分别与所述平行导洞相连通的多个泄水支洞和多个排烟支洞,所述平行导洞为上下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排烟通道和位于下部的排水通道,所述排烟通道和排水通道之间设有预制隔板,所述泄水支洞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隧道正洞的涌水点相连通,所述排烟支洞一端与所述排烟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隧道正洞相连通。

3、所述泄水支洞包括泄水左支洞和泄水右支洞,所述泄水左支洞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左洞的涌水点相连通,与所述正洞左洞的涌水点相连通的位置高于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的位置,所述泄水右支洞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右洞的涌水点相连通,与所述正洞右洞的涌水点相连通的位置高于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的位置。

4、所述排烟支洞包括排烟左支洞和排烟右支洞,所述排烟左支洞一端与所述排烟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左洞相连通,所述排烟右支洞一端与所述排烟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右洞相连通,所述排烟左支洞与所述正洞左洞、所述排烟右支洞与所述正洞右洞相连通的位置处分别设有防火隔离门。

5、所述平行导洞表面设有二次衬砌,所述预制隔板与所述二次衬砌相连接处设有填缝密封,所述预制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隧道正洞的仰拱底部的高度。

6、所述预制隔板两端分别设有上咬合体和下咬合体,所述上咬合体和下咬合体为l形,所述上咬合体和下咬合体与所述二次衬砌相连接处设有填缝,所述预制隔板的宽度范围为0.5m~1.5m,所述上咬合体和下咬合体的宽度为10cm,厚度为5cm。

7、所述泄水支洞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沉砂池,所述排水通道内沿平行导洞延伸方向每隔100m处设有第二沉砂池,所述第一沉砂池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沉砂池的深度。

8、所述平行导洞与所述隧道正洞之间还设有多个养护横洞,所述养护横洞与所述平行导洞和隧道正洞的连通处分别设有防火隔离门,所述养护横洞距离所述泄水支洞的距离范围为500m~1000m。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平行导洞内设置排水通道和排烟通道,可以利用泄水支洞将隧道内的涌水点进行快速引排处理,同时通过排烟支洞与上部排烟通道,可以实现隧道发生火灾情况下快速排烟,确保后期安全可靠运营,减少了施工量,实现了排烟和排水一体设计,更安全高效;2.本技术在平行导洞的排水通道中,分别设置了第一沉砂池、第二沉砂池,将隧道涌水通过泄水支洞引至平导排水通道,功能可靠,检修方便,排水及时,能防止泥沙过多造成的淤堵;3.本技术在平行导洞施工时,为避免涌水点过大无法施工,采用养护横洞作为施工横通道,在不增加施工量的基础上,可以增加施工工作面,证了施工顺利安全推进;4.本技术泄水支洞与所述隧道正洞的涌水点相连通的位置高于与排水通道相连通的位置,形成顺坡结构,每个涌水点采用顺坡排水,后期运营中若遇大量涌水,不需要人工抽水泵辅助排水。

10、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所述岩溶隧道包括隧道正洞(1),所述隧道正洞(1)为分离式双洞结构,包括正洞左洞(11)和正洞右洞(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位于所述正洞左洞(11)左侧或者位于所述正洞右洞(12)右侧或者位于所述正洞左洞(11)和正洞右洞(12)中间位置,所述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包括平行导洞(2)、分别与所述平行导洞(2)相连通的多个泄水支洞(3)和多个排烟支洞(4),所述平行导洞(2)为上下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排烟通道(6)和位于下部的排水通道(5),所述排烟通道(6)和排水通道(5)之间设有预制隔板(22),所述泄水支洞(3)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隧道正洞(1)的涌水点相连通,所述排烟支洞(4)一端与所述排烟通道(6)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隧道正洞(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支洞(3)包括泄水左支洞(31)和泄水右支洞(32),所述泄水左支洞(31)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左洞(11)的涌水点相连通,与所述正洞左洞(11)的涌水点相连通的位置高于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的位置,所述泄水右支洞(32)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右洞(12)的涌水点相连通,与所述正洞右洞(12)的涌水点相连通的位置高于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支洞(4)包括排烟左支洞(41)和排烟右支洞(42),所述排烟左支洞(41)一端与所述排烟通道(6)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左洞(11)相连通,所述排烟右支洞(42)一端与所述排烟通道(6)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右洞(12)相连通,所述排烟左支洞(41)与所述正洞左洞(11)、所述排烟右支洞(42)与所述正洞右洞(12)相连通的位置处分别设有防火隔离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导洞(2)表面设有二次衬砌(21),所述预制隔板(22)与所述二次衬砌(21)相连接处设有填缝(23)密封,所述预制隔板(22)的高度低于所述隧道正洞(1)的仰拱底部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隔板(22)两端分别设有上咬合体(221)和下咬合体(222),所述上咬合体(221)和下咬合体(222)为L形,所述上咬合体(221)和下咬合体(222)与所述二次衬砌(21)相连接处设有填缝(23),所述预制隔板(22)的宽度范围为0.5m~1.5m,所述上咬合体(221)和下咬合体(222)的宽度为10cm,厚度为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支洞(3)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沉砂池(9),所述排水通道(5)内沿平行导洞(2)延伸方向每隔10Om处设有第二沉砂池(10),所述第一沉砂池(9)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沉砂池(10)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导洞(2)与所述隧道正洞(1)之间还设有多个养护横洞(8),所述养护横洞(8)与所述平行导洞(2)和隧道正洞(1)的连通处分别设有防火隔离门(7),所述养护横洞(8)距离所述泄水支洞(3)的距离范围为500m~1000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所述岩溶隧道包括隧道正洞(1),所述隧道正洞(1)为分离式双洞结构,包括正洞左洞(11)和正洞右洞(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位于所述正洞左洞(11)左侧或者位于所述正洞右洞(12)右侧或者位于所述正洞左洞(11)和正洞右洞(12)中间位置,所述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包括平行导洞(2)、分别与所述平行导洞(2)相连通的多个泄水支洞(3)和多个排烟支洞(4),所述平行导洞(2)为上下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排烟通道(6)和位于下部的排水通道(5),所述排烟通道(6)和排水通道(5)之间设有预制隔板(22),所述泄水支洞(3)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隧道正洞(1)的涌水点相连通,所述排烟支洞(4)一端与所述排烟通道(6)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隧道正洞(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支洞(3)包括泄水左支洞(31)和泄水右支洞(32),所述泄水左支洞(31)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左洞(11)的涌水点相连通,与所述正洞左洞(11)的涌水点相连通的位置高于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的位置,所述泄水右支洞(32)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右洞(12)的涌水点相连通,与所述正洞右洞(12)的涌水点相连通的位置高于与所述排水通道(5)相连通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的排烟平导泄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支洞(4)包括排烟左支洞(41)和排烟右支洞(42),所述排烟左支洞(41)一端与所述排烟通道(6)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正洞左洞(11)相连通,所述排烟右支洞(42)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帅张森郭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