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010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搅拌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旋挖桶,挂钩组件,连接支架,转轴组件,中心挖钻组件以及旋挖组件,中心挖钻组件包括安装在转动轴的中心挖钻板以及安装在中心挖钻板的第一冲钻元件和第二冲钻元件,旋挖组件包括旋挖板、安装在旋挖板上的旋挖基板以及安装在旋挖基板的旋挖钻组,所述旋挖钻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旋挖钻头;旋挖通转动时,带动旋挖板转动,以通过旋挖钻头进行旋挖孔,并同时中心挖钻板的第一冲钻元件和第二冲钻元件同步对中心部分进行挖孔,并将挖孔产生的杂物带入容纳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灌注桩孔的高效、准确挖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搅拌桩,特别是涉及一种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灌注桩基础是现代建筑业中常用的基础形式,承受着上部建筑结构传递过来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下部基础,保证建筑基础的安全,在房屋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为保证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通常对桩身进行超灌,待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将超灌的桩头部分进行凿除。

2、在灌注桩旋挖钻孔过程中,通过旋挖钻机进行完成。现有的旋挖钻机的钻桶效率较低,而且在旋挖钻孔过程中准确性较差,导致施工存在不足。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旋挖钻机的钻孔装置做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该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能够实现灌注桩孔的高效、准确挖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及施工方法。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包括旋挖桶,挂钩组件,连接支架,转轴组件,中心挖钻组件以及旋挖组件,所述旋挖桶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下端面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元件,所述铰接元件连接有下门板,所述下门板通过铰接元件可开合于下端面,以用于将容纳腔内的泥浆排出,所述下门板的两侧设置有泥浆入口;所述挂钩组件设置在旋挖桶的一侧,所述下门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挂钩组件用于将固定卡扣固定,以将下门板固定在下端面;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在上端面并用于旋挖桶连接施工设备;所述转轴组件包括固定轴套、可转动安装在固定轴套的转动轴以及用于将转动轴固定在固定轴套上的固定销,所述固定轴套安装在下门板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挖钻组件包括安装在转动轴的中心挖钻板以及安装在中心挖钻板的第一冲钻元件和第二冲钻元件,所述第一冲钻元件与第二冲钻元件各至少设有2个,所述第一冲钻元件与第二冲钻元件的钻尖处形成s状线条;所述第一冲钻元件与第二冲钻元件均呈斜状安装在中心挖钻板上;所述旋挖组件包括旋挖板、安装在旋挖板上的旋挖基板以及安装在旋挖基板的旋挖钻组,所述旋挖钻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旋挖钻头;所述旋挖板的中心位置可转动连接于转动轴,所述旋挖板以转动轴为中心形成两对插的扇形结构,所述旋挖板的一面与下门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下门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旋挖板固定限位旋挖板;所述旋挖基板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旋挖板上,所述旋挖钻头包括第一旋挖钻头和第二旋挖钻头,所述第一旋挖钻头与第二旋挖钻头分别安装在两组旋挖基板上,两组所述旋挖基板呈反向倾斜,所述旋挖基板的后侧设置有助力挖钻;旋挖通转动时,带动旋挖板转动,以通过旋挖钻头进行旋挖孔,并同时中心挖钻板的第一冲钻元件和第二冲钻元件同步对中心部分进行挖孔,并将挖孔产生的杂物带入容纳腔内。

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挖桶的外径设置有多个螺旋状凸缘,所述螺旋状凸缘沿旋挖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段,多段所述螺旋状凸缘之间形成隔槽,多个所述螺旋状凸缘之间的隔槽错开设置,所述螺旋状凸缘的一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连通至容纳腔。

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挖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加强架,所述连接加强架包括第一架板、加强竖板以及第二架板,所述加强竖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旋挖桶上,所述第一架板与加强竖板的和旋挖桶焊接,所述第二架板连接于下门板;所述铰接元件包括与第一架板固定连接的主轴以及与第二架板连接的轴套,所述轴套可转动连接于主轴的两侧;轴套在沿主轴的两侧连接时,以通过第二架板带动下门板的开合。

5、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安装在连接支架的第一活动连杆、连接于第一活动连杆并用于驱动第一活动连杆沿连接支架活动的驱动连杆、连接于第一活动连杆的第二活动连杆、安装在安置腔内并用于第二活动连杆活动导向的活动导向件、铰接于第二活动连杆一端的铰接连杆以及安装在铰接连杆上的固定挂钩,所述第一活动连杆的外径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驱动连杆和连接支架,以为驱动连杆提供复位动力使得第一活动连杆复位。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支架面板、支架下筋条、支架上筋条以及连接框架,所述支架面板安装在上端面,所述支架下筋条与容纳腔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一端安装在支架面板的中心位置上,所述支架上筋条的一端连接于支架面板、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框架的外侧,以增加连接框架的结构强度。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轴套通过焊接固定在下门板上,所述固定轴套设置有加固面板,所述加固面板用于将固定轴套固定在下门板上,所述转动轴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至少沿转动轴的环向设置有2个,所述固定销用于穿过定位销孔将转动轴固定在固定轴套上。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心挖钻板由skd11或dc53材料加工成型,并经过淬火处理硬度达到53~58hrc,所述第一冲钻元件包括冲钻连接部、冲钻加固部、冲钻菱形部以及冲钻头,所述冲钻连接部用于连接中心挖钻板,所述冲钻加固部的外径尺寸大于冲钻连接部和冲钻菱形部的外径尺寸;所述冲钻连接部与冲钻加固部和冲钻菱形部之间通过硬质合金一体成型,所述冲钻菱形部设置有钝角。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冲钻连接部为螺纹部,螺纹部靠近冲钻加固部设置有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设置有两个,所述锁紧螺帽用于将冲钻连接部锁紧固定在中心挖钻板上;所述冲钻加固部的截面形状呈塔状,所述冲钻加固部的外周设置有平面,所述平面与冲钻菱形部的菱形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冲钻头由硬质合金加工形成、并嵌入在冲钻菱形部的尖端处,所述冲钻头的尖端处设有球形面。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冲钻元件与第一冲钻元件的结构相同。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挖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与旋挖板连接,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筋与旋挖基板直接形成垂直角线,所述旋挖基板朝向加强筋的反向倾斜,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面分别焊接旋挖基板和旋挖板。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挖基板设有多个旋挖安装槽,多个所述旋挖安装槽沿旋挖基板的长度方向连续排布,所述第一旋挖钻头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旋挖安装槽内的旋挖套筒、安装在旋挖套筒内的旋挖连接部、旋挖加固部、旋挖菱形部以及旋挖头,所述旋挖连接部与旋挖加固部和旋挖菱形部之间通过硬质合金一体成型,所述旋挖头由硬质合金制成、并且一端嵌入到旋挖菱形部内。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挖加固部的截面形状呈塔状,所述旋挖加固部的外周设置有平面,所述平面与旋挖菱形部的菱形结构相对设置;所述旋挖头由硬质合金加工形成、并嵌入在旋挖菱形部的尖端处,所述旋挖头的尖端处设有球形面。

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第二旋挖钻头与第一旋挖钻头结构相同。

15、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助力挖钻包括助力连接块、安装在助力连接块上的第一助力钻头以及安装在旋挖基板上的第二助力钻头,所述第二助力钻头位于第一旋挖钻头的外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桶的外径设置有多个螺旋状凸缘,所述螺旋状凸缘沿旋挖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段,多段所述螺旋状凸缘之间形成隔槽,多个所述螺旋状凸缘之间的隔槽错开设置,所述螺旋状凸缘的一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连通至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加强架,所述连接加强架包括第一架板、加强竖板以及第二架板,所述加强竖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旋挖桶上,所述第一架板与加强竖板的和旋挖桶焊接,所述第二架板连接于下门板;所述铰接元件包括与第一架板固定连接的主轴以及与第二架板连接的轴套,所述轴套可转动连接于主轴的两侧;轴套在沿主轴的两侧连接时,以通过第二架板带动下门板的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安装在连接支架的第一活动连杆、连接于第一活动连杆并用于驱动第一活动连杆沿连接支架活动的驱动连杆、连接于第一活动连杆的第二活动连杆、安装在安置腔内并用于第二活动连杆活动导向的活动导向件、铰接于第二活动连杆一端的铰接连杆以及安装在铰接连杆上的固定挂钩,所述第一活动连杆的外径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驱动连杆和连接支架,以为驱动连杆提供复位动力使得第一活动连杆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支架面板、支架下筋条、支架上筋条以及连接框架,所述支架面板安装在上端面,所述支架下筋条与容纳腔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一端安装在支架面板的中心位置上,所述支架上筋条的一端连接于支架面板、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框架的外侧,以增加连接框架的结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套通过焊接固定在下门板上,所述固定轴套设置有加固面板,所述加固面板用于将固定轴套固定在下门板上,所述转动轴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至少沿转动轴的环向设置有2个,所述固定销用于穿过定位销孔将转动轴固定在固定轴套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挖钻板由SKD11或DC53材料加工成型,并经过淬火处理硬度达到53~58HRC,所述第一冲钻元件包括冲钻连接部、冲钻加固部、冲钻菱形部以及冲钻头,所述冲钻连接部用于连接中心挖钻板,所述冲钻加固部的外径尺寸大于冲钻连接部和冲钻菱形部的外径尺寸;所述冲钻连接部与冲钻加固部和冲钻菱形部之间通过硬质合金一体成型,所述冲钻菱形部设置有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钻连接部为螺纹部,螺纹部靠近冲钻加固部设置有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设置有两个,所述锁紧螺帽用于将冲钻连接部锁紧固定在中心挖钻板上;所述冲钻加固部的截面形状呈塔状,所述冲钻加固部的外周设置有平面,所述平面与冲钻菱形部的菱形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冲钻头由硬质合金加工形成、并嵌入在冲钻菱形部的尖端处,所述冲钻头的尖端处设有球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与旋挖板连接,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筋与旋挖基板直接形成垂直角线,所述旋挖基板朝向加强筋的反向倾斜,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面分别焊接旋挖基板和旋挖板;

10.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进行施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桶的外径设置有多个螺旋状凸缘,所述螺旋状凸缘沿旋挖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段,多段所述螺旋状凸缘之间形成隔槽,多个所述螺旋状凸缘之间的隔槽错开设置,所述螺旋状凸缘的一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连通至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加强架,所述连接加强架包括第一架板、加强竖板以及第二架板,所述加强竖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旋挖桶上,所述第一架板与加强竖板的和旋挖桶焊接,所述第二架板连接于下门板;所述铰接元件包括与第一架板固定连接的主轴以及与第二架板连接的轴套,所述轴套可转动连接于主轴的两侧;轴套在沿主轴的两侧连接时,以通过第二架板带动下门板的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安装在连接支架的第一活动连杆、连接于第一活动连杆并用于驱动第一活动连杆沿连接支架活动的驱动连杆、连接于第一活动连杆的第二活动连杆、安装在安置腔内并用于第二活动连杆活动导向的活动导向件、铰接于第二活动连杆一端的铰接连杆以及安装在铰接连杆上的固定挂钩,所述第一活动连杆的外径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驱动连杆和连接支架,以为驱动连杆提供复位动力使得第一活动连杆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用冲钻旋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支架面板、支架下筋条、支架上筋条以及连接框架,所述支架面板安装在上端面,所述支架下筋条与容纳腔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一端安装在支架面板的中心位置上,所述支架上筋条的一端连接于支架面板、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框架的外侧,以增加连接框架的结构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军余承清马少洪陈均龙李新雄张卫涛郑南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