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及布局技术_技高网

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及布局技术

技术编号:402008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及布局,设计方法中,首先在限定单个离散热源的长度是等长的,并且相邻两个离散热源的距离都是等距,长度和距离也相等的情况下,寻找一个最合适的离散热源的总个数,进而得到此时单个离散热源长度;然后,保持得到的单个离散热源长度不变,改变相邻两个离散热源的距离,相应也调整离散热源的总个数,进一步降低成本及能耗,得到综合效果最好的方案。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保证室内采暖加热效果与整个底部全部加热采暖基本一致,还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暖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及布局


技术介绍

1、地暖采暖方式是室内采暖的主要方式,既可以应用于民用房屋采暖(图1),也可以应用于飞机客舱采暖(图2)。而在保证室内采暖要求的前提下节省成本降低能耗,是进行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一直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需求,本专利技术基于自然对流流动传热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并得到相应的布局结果,在保证采暖要求的前提下,大幅节省热源成本,降低能耗。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建立室内采暖简化二维方腔模型;模型底边采用离散式热源分布方式;设计参数为单个离散热源的长度和相邻两个离散热源之间的距离;

5、步骤2:在限定单个离散热源的长度为等长,并且相邻两个离散热源的距离都是等距,长度和距离也相等的情况下,调整离散热源的总个数n,对每种离散热源个数情况,采用自然对流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获取方腔内的采暖效果;结合每种离散热源个数情况下的采暖效果及相应的热源成本和能耗,得到初步综合效果最佳方案对应的离散热源个数n及相应的单个离散热源的长度li;

6、步骤3:保持步骤2得到的单个离散热源长度li不变,进一步增大相邻两个离散热源的距离,相应也调整离散热源的总个数;对应每种相邻离散热源距离情况,采用自然对流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获取方腔内的采暖效果;结合每种相邻离散热源距离情况下的采暖效果及相应的热源成本和能耗,得到最终的综合效果最佳方案。

7、进一步的,所述方腔模型中,边长采用无量纲量,取l=1.0,模型顶边和一侧边为绝热边界,底部为热源作为高温边界,设定恒温热源温度t1,另一侧边具有低温边界,温度设定为环境温度或室外温度t0。

8、进一步的,步骤2和步骤3中,综合考虑采暖效果及相应的热源成本和能耗时,采用加权方式进行,对采暖效果和热源成本及能耗分别赋权,取最终的加权结果。

9、进一步的,步骤2中,得到初步综合效果最佳方案对应的离散热源个数n=50及相应的单个离散热源的无量纲长度li=0.01。

10、进一步的,步骤3中,得到最终的综合效果最佳方案对应的单个离散热源的无量纲长度li=0.01,相邻离散热源无量纲间距d=0.02。

11、进一步的,所述室内采暖采用底面离散热源采暖方式,以采暖空间底面总长为特征长度l=1.0,底面离散热源个数为34,单个离散热源无量纲长度为li=0.01,离散热源无量纲间距d=0.02。

12、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基于对室内或机舱内自然对流的流动传热研究,提出了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及布局。设计方法中,首先在限定单个离散热源的长度是等长的,并且相邻两个离散热源的距离都是等距,长度和距离也相等的情况下,寻找一个最合适的离散热源的总个数,进而得到此时单个离散热源长度;然后,保持得到的单个离散热源长度不变,改变相邻两个离散热源的距离,相应也调整离散热源的总个数,进一步降低成本及能耗,得到综合效果最好的方案。通过本专利技术既可以保证室内采暖加热效果与整个底部全部加热采暖基本一致,还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和能耗。

1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腔模型中,边长采用无量纲量,取L=1.0,模型顶边和一侧边为绝热边界,底部为热源作为高温边界,设定恒温热源温度T1,另一侧边具有低温边界,温度设定为环境温度或室外温度T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综合考虑采暖效果及相应的热源成本和能耗时,采用加权方式进行,对采暖效果和热源成本及能耗分别赋权,取最终的加权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得到初步综合效果最佳方案对应的离散热源个数n=50及相应的单个离散热源的无量纲长度li=0.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得到最终的综合效果最佳方案对应的单个离散热源的无量纲长度li=0.01,相邻离散热源无量纲间距d=0.02。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设计的室内采暖热源分布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采暖采用底面离散热源采暖方式,以采暖空间底面总长为特征长度L=1.0,底面离散热源个数为34,单个离散热源无量纲长度为li=0.01,离散热源无量纲间距d=0.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腔模型中,边长采用无量纲量,取l=1.0,模型顶边和一侧边为绝热边界,底部为热源作为高温边界,设定恒温热源温度t1,另一侧边具有低温边界,温度设定为环境温度或室外温度t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综合考虑采暖效果及相应的热源成本和能耗时,采用加权方式进行,对采暖效果和热源成本及能耗分别赋权,取最终的加权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室内采暖热源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博孟欣雨李栋桑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