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005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待拆的地下空腔结构位置确定的先行孔及清障孔分布;S2、使用全回转钻机驱动套管从先行孔位置破开地下空腔结构,并清理套管内部的结构;S3、从先行孔中用流态固化土将所述地下空腔结构内部及先开孔洞回填密实;S4、使用全回转钻机驱动套管按选定的清障孔位置破开所述地下空腔结构,并清理套管内部的结构,使用流态固化土回填产生的孔洞后,进行下一清障孔的清障,直到地下空腔结构清障完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着振动和扰动小、施工方便、工期短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拆除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发展,需要进行清障工作的废弃地下结构日益增多。此类待拆除地下结构埋深较深,具体情况难以确定且工况复杂,地下建筑的拆除通常使用明挖拆除施工。

2、地下建筑通常指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建筑。它是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产物,起缓和城市矛盾,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也为人类开拓了新的生活领域。地下建筑按功能可分为军用、民用、防空工程、工业、交通和通信、仓库等建筑,以及地下公用设施。

3、现有技术中,大面积明挖施工存在振动大、对周围建筑、设施扰动大的问题,且对于埋深较深的地下建筑开挖工作量和扰动性进一步增大;对于长期废弃的建筑图纸存在缺失、具体情况难以确定且工况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该方案有着振动和扰动小、施工方便、工期短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根据待拆的地下空腔结构位置确定的先行孔及清障孔分布;

4、s2、使用全回转钻机驱动套管从先行孔位置破开地下空腔结构,并清理套管内部的结构;

5、s3、从先行孔中用流态固化土将所述地下空腔结构内部及先开孔洞回填密实;

6、s4、使用全回转钻机驱动套管按选定的清障孔位置破开所述地下空腔结构,并清理套管内部的结构,使用流态固化土回填产生的孔洞后,进行下一清障孔的清障,直到地下空腔结构清障完毕。

7、上述方案中,s1确定先行孔及清障孔分布,先行孔分布需要方便于地下空腔结构回填密实,s2中,全回转钻机驱动套管回转,通过套管底部的刀口从先行孔向下切削钻进,沿钻进方向破开地下空腔结构后,可对套管内侧的结构进行清理,s3中,将套管向上抬起后,向先行孔中回填流态固化土,使流态固化土填满地下空腔结构和先开孔洞,从而保证地下空腔结构上方土体达到承重能力,避免地面塌陷、塌方,通过保证地下空腔结构整体定位,方便于后续清障,s4中,后续逐一通过清障孔用套管对地下空腔结构进行切削分割,从套筒内对分割部分进行清理,并回填流态固化土使土体密实,直到完成地下空腔结构拆除,通过避免大面积开挖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对临近建筑造成的扰动。

8、所述开孔方式采用全回转钻机打孔,依据待拆除地下空腔类结构的范围和计划,打孔选择对应直径的钢套筒,在设备就位、固定后进行全回转钻进工作。由于全回转钻机具有强大的驱动力,钢套管下压力,对于砼、钢筋能有效切割。

9、所述全回转钻机分为先后两阶段钻进打孔,第一阶段依据所述的计划先行孔位置进行钻孔,破开待拆结构对应位置顶板、侧墙、底板及底板下方障碍物;第二阶段全回转逐个清障待拆地下空腔结构顶板、底板及底板下方障碍物。所述待拆除地下空腔结构顶板、底板先行打孔后,从先行孔使用流态固化土将整个待拆除地下空腔结构以及先开孔洞回填密实。第二阶段清障时,对清障产生孔洞使用流态固化土回填密实后,再继续进行下一个孔位的清障施工。

10、进一步的,在清理完套管内部的结构后到进行流态固化土回填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h,套筒高度随流态固化土回填逐步上升。

11、在清理套管内部结构后尽快进行流态固化土回填,以保证土层结构的稳定性,回填时,全回转钻机套筒高度随回填上升,起到护壁作用。

12、进一步的,套管破开地下空腔结构后,使用冲抓斗和破碎设备对套筒内部的结构进行清理。

13、通过使用冲抓斗和破碎设备将破开的地下空腔结构进行破碎和抓送到地面上,方便清理。

14、进一步的,所述先行孔至少包含沿地下空腔结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三个孔。

15、通过沿地下空腔结构设置至少三个孔,来方便与对地下空腔结构进行回填和保证密实,三个孔分别位于地下空腔结构的中部和两端,对于地下空腔结构较大的情况,可据实际情况增加先行孔的数量。

16、进一步的,所述清障孔半径为r,相邻所述清障孔圆心距为1.3r-1.5r。

17、在确定后续清障孔位分布时,为保证清障效果,清障孔圆心距设置在保证覆盖地下空腔结构范围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清障孔间的交叉面积。

18、进一步的,所述流态固化土强度范围为0.4mpa-0.5mpa,固化剂掺量不小于110kg/m3。

19、固化剂掺量参数保证流态固化土的强度性能,流态固化土的强度至少达到0.4mpa保证地下结构承重稳定性,不超过0.5mpa方便于后续清障钻孔操作。

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采用跳孔的方式选择下一清障孔进行施工。

21、采用跳孔方式施工,可对地下空腔结构整体进行回填,补足在先行孔回填时的回填空隙,保证土层密实度,提高承载能力。

22、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包含依次可拆卸连接的若干根钢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设置有合金齿刀头。

23、通过若干根钢套管可拆卸连接,方便于调节钻孔的深度,套管底端的合金齿刀头用于对地下结构进行回转切割。

24、进一步的,全回转钻机工作时,全回转钻机设置在先行孔或者清障孔上方,将全回转钻机连接反力架,反力架的端部使用吊车进行压紧。

25、全回转钻机定位在先行孔或者清障孔上方方便控制套管钻进,设置反力架防止全回转钻机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扭动,通过吊车对反力架进行压紧定位。

26、进一步的,所述吊车用于冲抓斗和破碎设备工作以及套筒的安装。

27、吊车配合冲抓斗和破碎设备进行清障工作,并配合进行套筒的安装定位。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9、1.本专利技术施工时,首先开先行孔,从局部破开地下空腔结构顶板、侧墙、底板及底板下方障碍物,从先行孔回填至自然地面后,逐一清障并逐个回填,实现了对地下空腔结构的原位拆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和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尤其适用于临近地铁及其他受保护建筑物的施工工况;

30、2.施工过程中无需大面积的开挖,直接在地面进行全回转施工,施工方便,避免明挖导致的地下空腔结构长时间暴露对周围土体和建筑的时空效应;

31、3.不受地下空腔结构内部复杂工况影响,省去重新设计、施工支护工序,施工方便,实现了场地标高上的原位破开,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工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理完套管内部的结构后到进行流态固化土回填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h,套筒高度随流态固化土回填逐步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套管破开地下空腔结构后,使用冲抓斗和破碎设备对套筒内部的结构进行清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行孔至少包含沿地下空腔结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三个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障孔半径为R,相邻所述清障孔圆心距为1.3R-1.5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态固化土强度范围为0.4MPa-0.5MPa,固化剂掺量不小于110kg/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采用跳孔的方式选择下一清障孔进行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含依次可拆卸连接的若干根钢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设置有合金齿刀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全回转钻机工作时,全回转钻机设置在先行孔或者清障孔上方,将全回转钻机连接反力架,反力架的端部使用吊车进行压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车用于冲抓斗和破碎设备工作以及套筒的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理完套管内部的结构后到进行流态固化土回填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h,套筒高度随流态固化土回填逐步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套管破开地下空腔结构后,使用冲抓斗和破碎设备对套筒内部的结构进行清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行孔至少包含沿地下空腔结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三个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构原位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障孔半径为r,相邻所述清障孔圆心距为1.3r-1.5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腔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海沛胡锋狄艺才杨杰薛伟刘波肖庆李宏坤吴文文李梦婷李鹏王金鹏高明祝宏俊余伟纲罗明康常育豪王剑锋戚绪本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