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99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充电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包括充电桩,充电桩上开设有与充电插头相配合的充电槽;轴向支撑件,连接于充电桩,轴向支撑件沿充电槽轴向往复运动,轴向支撑件用于从充电插头的底部对充电插头进行支撑;径向支撑组件,连接于充电桩,径向支撑组件沿充电槽径向往复运动,径向支撑组件用于从充电插头的顶部对充电插头进行支撑;径向限位组件,连接于充电桩,径向限位组件沿充电槽径向往复运动,径向限位组件用于从充电插头的两侧对充电插头进行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对准充电插头和充电桩上的充电槽,便于操作,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节省人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充电配件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动或油电混动,相比于传动的油动力模式更为环保。与传统加油方式不同,新能源汽车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汽车上连接有充电插头,充电桩上开设有与充电插头相配合的充电插槽,充电插头插入充电插槽,从而对汽车进行充电。

2、申请号为cn20201070949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的充电连接结构,充电时人工将充电插头插入相配合的充电插槽中。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位于充电插头和汽车中间的充电绳较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一手拿充电插头一手拿充电绳,且由于充电插槽上较多小型连接槽,在对接充电插头与充电插槽时,过程困难,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对准充电插头和充电桩上的充电槽,便于操作,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节省人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上开设有与充电插头相配合的充电槽;轴向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充电桩,所述轴向支撑件沿所述充电槽轴向往复运动,所述轴向支撑件用于从所述充电插头的底部对所述充电插头进行支撑;径向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充电桩,所述径向支撑组件沿所述充电槽径向往复运动,所述径向支撑组件用于从所述充电插头的顶部对所述充电插头进行支撑;径向限位组件,连接于所述充电桩,所述径向限位组件沿所述充电槽径向往复运动,所述径向限位组件用于从所述充电插头的两侧对所述充电插头进行支撑。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轴向支撑件支撑充电插头底部,节省人力,通过径向支撑组件与充电插头的顶部抵接,便于充电插头对准充电槽,通过径向限位组件,限制充电插头相对充电槽的位置,便于将充电插头插入至充电槽内。

4、可选的,所述轴向支撑件包括支撑球、第一连接杆和气缸,所述充电桩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气缸输出端沿所述充电槽轴向延伸,所述充电桩靠近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槽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气缸输出端并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伸出所述充电桩并连接于所述支撑球,所述充电插头底部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球抵接于所述支撑槽侧壁。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准支撑槽和支撑球,对充电插头起到支撑作用,随着充电插头插入至充电槽内,启动气缸,使支撑球与充电插头做同步运动,节省人力。

6、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连接有与所述充电插头底部相贴合的第一支撑杆。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装置稳定性,提高对充电插头的支撑力,减少充电插头发生摇晃的情况,便于使用。

8、可选的,所述径向支撑组件包括压紧块、径向控制件和轴向控制件,所述压紧块抵接于所述充电插头顶面,所述径向控制件控制所述压紧块沿所述充电槽径向往复运动,所述轴向控制件控制所述压紧块沿所述充电槽轴向往复运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块与充电插头的顶面抵接,压紧块与支撑球和第一支撑杆相配合,限制充电插头的位置,便于对准充电插头和充电槽,且压紧块与充电插头顶面抵接的过程中,使充电插头与充电槽的轴向保持一致,便于将充电插头插入至充电槽内,径向控制件控制压紧块沿充电槽的径向往复运动,减少压紧块和充电插头发生抵触的情况,轴向控制件控制压紧块沿充电槽的轴向往复运动,使压紧块能随充电插头移动而移动,减少压紧块与充电插头间发生相对摩擦的情况,减少装置磨损。

10、可选的,所述轴向控制件包括第二连接杆、连接块、两个第二支撑杆和两个回复弹簧,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水平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充电桩靠近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所述连接块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并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回复弹簧分别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回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充电桩;所述气缸输出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框,所述充电桩靠近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槽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框并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杆抵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压紧块连接于所述连接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球朝远离充电桩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接杆向外伸出并与连接块抵接,使连接块和压紧块在充电槽轴向上朝远离充电桩的方向移动,当支撑球朝靠近充电桩的方向移动时,连接块和压紧块在两个回复弹簧作用下朝靠近充电桩的方向移动,无需额外设置用于控制压紧块在充电槽轴向上往复移动的动力源,便于控制压紧块在充电槽轴向上移动的时机。

12、可选的,所述径向控制件包括电机、第三连接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转动杆,所述电机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顶壁,所述充电桩靠近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输出端并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所述连接块内部中空,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连接块内并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水平设置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在竖直方向上呈贯穿设置,所述转动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内部,所述转动杆侧壁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连接块内连接有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杆做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使压紧块向下与充电插头顶面抵接或向上与充电插头分离,便于控制。

14、可选的,所述径向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气缸对称设置的连接板、两个第四连接杆、两个第二限位块和两个第三限位块,所述充电桩靠近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均连通于所述安装槽的第四滑动槽,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杆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框并分别滑动插接于一个所述第四滑动槽内,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杆均一端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连接板一侧开设有两个呈间隔设置且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连接板底面,所述充电槽内部底壁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和两个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呈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充电槽轴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均朝远离所述充电插头的一侧弯折,两个第三限位块分别滑动插接于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球朝远离充电桩的方向移动,两个连接板朝远离气缸的方向移动,两个第三限位块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至第二滑槽内,此时两个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增大,充电插头置于两个连接板之间,支撑球朝靠近气缸的方向移动,两个连接板朝靠近气缸的方向移动,两个第三限位块分别滑动至一个第一滑槽内,两个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减小,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充电插头的两个侧面抵接,限制充电插头位置,便于对准充电插头和充电槽,便于将充电插头插入至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支撑件(2)包括支撑球(21)、第一连接杆(22)和气缸(23),所述充电桩(1)内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气缸(23)设于所述安装槽(24)内,所述气缸(23)输出端沿所述充电槽(12)轴向延伸,所述充电桩(1)靠近所述充电插头(1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槽(24)的第一滑动槽(25),所述第一连接杆(22)连接于所述气缸(23)输出端并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槽(25)内,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一端伸出所述充电桩(1)并连接于所述支撑球(21),所述充电插头(11)底部开设有支撑槽(26),所述支撑球(21)抵接于所述支撑槽(26)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上连接有与所述充电插头(11)底部相贴合的第一支撑杆(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支撑组件(3)包括压紧块(4)、径向控制件(6)和轴向控制件(5),所述压紧块(4)抵接于所述充电插头(11)顶面,所述径向控制件(6)控制所述压紧块(4)沿所述充电槽(12)径向往复运动,所述轴向控制件(5)控制所述压紧块(4)沿所述充电槽(12)轴向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控制件(5)包括第二连接杆(51)、连接块(52)、两个第二支撑杆(53)和两个回复弹簧(54),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3)均水平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充电桩(1)靠近所述充电插头(11)的一侧,所述连接块(52)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3)并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3),两个所述回复弹簧(54)分别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3),所述回复弹簧(54)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块(52)和所述充电桩(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控制件(6)包括电机(61)、第三连接杆(62)、第一锥齿轮(63)、第二锥齿轮(64)和转动杆(65),所述电机(61)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24)顶壁,所述充电桩(1)靠近所述充电插头(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动槽(66),所述第三连接杆(62)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61)输出端并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三滑动槽(66)内,所述连接块(52)内部中空,所述第三连接杆(62)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连接块(52)内并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63),所述第二锥齿轮(64)水平设置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52)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64)在竖直方向上呈贯穿设置,所述转动杆(65)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64)内部,所述转动杆(65)侧壁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67),所述连接块(52)内连接有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67)内的第一限位块(6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限位组件(7)包括两个沿所述气缸(23)对称设置的连接板(71)、两个第四连接杆(72)、两个第二限位块(73)和两个第三限位块(74),所述充电桩(1)靠近所述充电插头(1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均连通于所述安装槽(24)的第四滑动槽(75),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杆(72)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框(55)并分别滑动插接于一个所述第四滑动槽(75)内,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杆(72)均一端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73),所述连接板(71)一侧开设有两个呈间隔设置且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76),所述第二限位块(73)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76)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支撑件(2)包括支撑球(21)、第一连接杆(22)和气缸(23),所述充电桩(1)内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气缸(23)设于所述安装槽(24)内,所述气缸(23)输出端沿所述充电槽(12)轴向延伸,所述充电桩(1)靠近所述充电插头(1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槽(24)的第一滑动槽(25),所述第一连接杆(22)连接于所述气缸(23)输出端并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槽(25)内,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一端伸出所述充电桩(1)并连接于所述支撑球(21),所述充电插头(11)底部开设有支撑槽(26),所述支撑球(21)抵接于所述支撑槽(26)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上连接有与所述充电插头(11)底部相贴合的第一支撑杆(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支撑组件(3)包括压紧块(4)、径向控制件(6)和轴向控制件(5),所述压紧块(4)抵接于所述充电插头(11)顶面,所述径向控制件(6)控制所述压紧块(4)沿所述充电槽(12)径向往复运动,所述轴向控制件(5)控制所述压紧块(4)沿所述充电槽(12)轴向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控制件(5)包括第二连接杆(51)、连接块(52)、两个第二支撑杆(53)和两个回复弹簧(54),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3)均水平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充电桩(1)靠近所述充电插头(11)的一侧,所述连接块(52)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3)并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3),两个所述回复弹簧(54)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法黄云章陈跃辉何文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