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极片以及包括该极片的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之后,以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在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及电动车上获得了普遍应用。随着对电子产品及电动车续航能力日益提高的需求,锂离子电池对能量密度以及寿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硅材料理论比容量高,是替代石墨负极,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理想材料。但是硅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短板,即首次充放电循环的库伦效率比石墨负极低(一般硅负极首效在69%-85%之间,石墨负极首效在90%-94%)。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极片进行预先补锂,以补充在首次循环中消耗的不可逆容量,提高掺硅电池首效,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3、但是,由于边缘效应,极片边缘硅很容易发生过补,导致嵌入过多的li而引发极片边缘掉粉,从而导致电池性能的下降。那么如果考虑到极片边缘的特殊性,不在边缘补锂,边缘补锂量不足还是会导致组成电池后边缘位置的硅会消耗活性锂,从而造成电池的首效降低,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和在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位于所述集流体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集流体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邻接,所述第一区的含硅量大于所述第二区的含硅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第一区的含硅量大于等于5%并且小于等于100%,优选为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第二区的含硅量为大于等于0%并且小于5%,优选为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和在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位于所述集流体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集流体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邻接,所述第一区的含硅量大于所述第二区的含硅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第一区的含硅量大于等于5%并且小于等于100%,优选为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第二区的含硅量为大于等于0%并且小于5%,优选为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明区和暗区,所述明区位于所述集流体的中间区域,所述暗区位于所述集流体的边缘区域,所述明区与所述暗区邻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其中,所述第一区距所述集流体沿宽度方向边缘两侧的长度为a1和a2,所述明区距所述集流体沿宽度方向边缘两侧的长度为c1和c2,a1与c1同侧,a2与c2同侧,满足0≤c1≤a1;和/或,满足0≤c2≤a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昊,徐腾飞,李国梁,陈志炜,谢继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