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BA/MMA/VAc/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BA/MMA/VAc/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993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A/MMA/VAc/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四元聚合物乳液的反应单体为: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此外主要成分还包括: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硅功能性单体、氟功能性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的乳液外观细腻并呈蓝色荧光的半透明,固含量在30%左右,乳液粒径50‑70nm;乳液成膜后,乳胶膜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候性、耐化学性、耐高温性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乳液,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含氟、硅交联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聚合物乳液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合物乳液可用于建筑涂料、防水材料、纺织工艺、包装材料、木器涂料和金属涂料等领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乳化剂是通过物理吸附在乳胶粒的表面。这种相对不是很强的物理吸附在生产和储存及使用等诸多情形下会解吸,从而导致乳液稳定性降低、成膜后耐水性差等缺点。使用反应型表面活性剂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反应型乳化剂分子通过共价键的方式键合在乳胶粒的表面,这种化学键结合使乳化剂分子在乳液应用的各种场合都不会解吸,从而杜绝了传统表面活性剂易解吸的缺点,提高了乳液产品的稳定性和成膜后的耐水性。

2、国内的大部分研究主要着力于两元共聚物乳液研究,即以两种主单体展开进一步改性,对四元共聚物乳液的研究很少,而且大部分研究都还是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反应的乳化剂,以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作为主乳化剂制备ba/mma/vac/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的报道很少。本专利技术以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主乳化剂制备ba/mma/vac/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将更大的拓展四元共聚乳液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反应型阴离子乳液在各个领域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a/mma/vac/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含氟、硅交联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纳米聚合物乳液,该纳米聚合物乳液的粒径约为50-70nm,乳液成膜后表现出优良的性能。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4、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1.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3-1.2%、丙烯酸丁酯5-10%、甲基丙烯酸甲酯5-10%、醋酸乙烯酯5-10%、叔碳酸乙烯酯5-10%、硅功能性单体0.3-1.8%、氟功能性单体0.3-1.8%、引发剂0.06-0.24%,余量为水;

5、其中,

6、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为反应单体;

7、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烯丙基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单酯磺酸铵(x-616);

8、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9)醚(1309);

9、硅功能性单体为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dvms);

10、氟功能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

11、引发剂为过硫酸钾(kps)。

12、进一步,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13、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7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75%、丙烯酸丁酯6.90%、甲基丙烯酸甲酯6.90%、醋酸乙烯酯6.90%、叔碳酸乙烯酯6.90%、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2%、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2%、引发剂过硫酸钾0.18%,余量为水。

14、进一步,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15、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7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75%、丙烯酸丁酯7.05%、甲基丙烯酸甲酯7.05%、醋酸乙烯酯7.05%、叔碳酸乙烯酯7.05%、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0.6%、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2%、引发剂过硫酸钾0.18%,余量为水。

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7、将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搅拌并升温至80℃,在15min内滴加10%配方量的混合单体、10%配方量的引发剂的水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15min;随后在3h内滴加剩余配方量的混合单体、剩余配方量的引发剂的水溶液,滴加完毕后,升温至90℃继续保温1h;之后自然冷却至40℃,过滤出料,取滤液即得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

18、其中,混合单体是指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硅功能性单体和氟功能性单体合计;混合单体以及引发剂首次加入配方量的10%,形成种子乳液;

19、本专利技术四元聚合物乳液制备的关键在于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以及功能性单体的用量。

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四元聚合物乳液可应用于制备涂料。

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

22、1、反应型乳化剂分子通过共价键的方式键合在乳胶粒的表面,这种化学键结合使乳化剂分子在乳液应用的各种场合都不会解吸,从而杜绝了传统表面活性剂易解吸的缺点,提高了乳液产品的稳定性和成膜后的耐水性。

23、2、目前,单乙烯基硅烷改性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硅改性单体,而关于双乙烯基硅烷改性的文章比较少。dvms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双乙烯端基,可以使得聚合后的高分子呈现出交联网状结构,从而使聚合物热稳定性、耐腐性和耐水性更加优异。

24、3、在本专利技术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制备而成,乳液外观细腻而呈现出蓝色荧光半透明状态,且乳化剂用量较少,乳胶粒的粒径较小,乳胶粒直径在50-70nm之间,各方面性能优异,固含量为30%左右,涂膜的综合性能优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烯丙基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单酯磺酸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9)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硅功能性单体为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氟功能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在制备涂料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反应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烯丙基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单酯磺酸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征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9)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聚合物乳液,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军龚哲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