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式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92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控式电源装置。该光控式电源装置包括一壳体、多个固设于壳体上并用以连接交流电源的导电端子及一装设于壳体内的光控电路;该光控电路包括一与这些导电端子连接的电源电路单元、一开关电路单元及一控制单元,电源电路单元包括一降压器、一整流器、一稳压器及一滤波器,开关电路单元包括一继电器及一控制继电器工作的驱动电路,该控制单元包括一与电源电路单元输出端连接的光检测电源单元、一与光检测电源单元输出端连接的光检测单元及一开关控制电路单元,开关控制电路单元与光检测单元输出端连接,开关控制电路单元输出端与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可根据环境光照强度变化控制电子电器设备开和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控式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有些电子电器设备如节日用灯串、学校教室照明灯、路灯等在使用上 需要根据环境光照强度变化灵活开闭。电源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插头、连接器、插座或电源适 配器中,现有的电源装置一般由绝缘壳体和导电触片等组成,其中部分带有控制开关,使用 时将导电触片与电源接通,需要切断电源时,拔出导电触片或断开控制开关即可。然而,上述电源装置缺少光控功能,在使用上采用人工控制电子电器设备的开和 闭,使得电子电器设备在一些情况下无法自动开启满足需求,在另一些情况下由于不能及 时关闭电源而造成电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环境光照强度变化控制电子电器设备开 闭的光控式电源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光控式电源装置包括一壳体、多个固设于壳 体上并用以连接交流电源的导电端子及一装设于壳体内的光控电路,该光控电路包括一电 源电路单元、一开关电路单元及一控制单元,电源电路单元输入端与这些导电端子电性连 接,该电源电路单元包括一降压器、一整流器、一稳压器及一滤波器,稳压器包括一第一晶 体管及一回授电路,该回授电路包括一第一比较器,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性连 接于整流器的输出端之间,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电路单元 与电源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开关电路单元包括一继电器及一控制继电器工作的 驱动电路;控制单元包括一光检测电源单元、一光检测单元及一开关控制电路单元,光检测 电源单元与电源电路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光检测单元与光检测电源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 接,开关控制电路单元与光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驱 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中,所述壳体为通用的插头壳体、插座壳体、连接器 壳体或电源适配器壳体中的任一种壳体。本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 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于该继电器的输入端回路上,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对应该驱动电 路的输入端。本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中,所述光检测电源单元包括一电阻及一稳压二极 管,该电阻的一端与该稳压二极管的反向端连接,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电源电路单元 的正输出端,该稳压二极管的正向端接地。本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中,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一透光孔,该光检测单元 包括一光敏晶体管及一电阻,该光敏晶体管与该电阻串接并置于该透光孔处,该光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于该光检测电源单元的正输出端,该电阻的一端接地。本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单元包括一第二比较器及多 个电阻,该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开关控制电路单元接受光 检测单元光照变化的电位信号,开关控制电路单元输出信号给驱动电路以控制继电器,进 而控制被控交流回路的通断以实现电子电器设备的开和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光控式电源装置的光控电路的原理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光控式电源装置的光控电路的电原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光控式电源装置 100壳体1透光孔 40导电端子2光控电路3电源电路单元10降压器11整流器12稳压器13回授电路131滤波器14开关电路单元20继电器21驱动电路22控制单元30光检测电源单元31光检测单元32开关控制电路单元33第一比较器UlA第一晶体管Ql第二晶体管Q2稳压二极管D3光敏晶体管Q3第二比较器UlB电阻R3、R4、R5、R6、R7、R11、R12、R1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光控式电源装置100包括一壳体1、多个导电端 子2及一光控电路3。壳体1为通用的一种连接器壳体,该壳体1 一侧开设有一透光孔40, 多个导电端子2固设于壳体1上,用以连接交流电源,光控电路3装设于壳体1内。请参阅图2,所述光控电路3包括一电源电路单元10、一开关电路单元20及一控 制单元30。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电源电路单元10输入端与这些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该电 源电路单元10包括一降压器11、一整流器12、一稳压器13及一滤波器14。稳压器13包 括一第一晶体管Ql及一回授电路131,该回授电路131包括一第一比较器UlA及多个电阻 R11、R12、R13,电阻Rll —端和电阻R12 —端连接,电阻Rll另一端连接于电源电路单元104正输出端VCC处,电阻R12另一端接地,第一比较器UlA同相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ll和电阻 R12之间,第一比较器UlA反相输入端连接于一标准电压;第一晶体管Ql集电极和发射极 电性连接于整流器12正、负输出端之间且整流器12负输出端接地,第一晶体管Ql基极与 第一比较器UlA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电路单元10正输出端VCC高于一定值时,第一比较器UlA传送一信号给第一 晶体管Q1,第一晶体管Ql呈闭合状态,此时整流器12正输出端短接于地,电源电路单元10 停止电源输出;电源电路单元10正输出端VCC低于一定值时,第一比较器UlA传送另一信 号给第一晶体管Ql,第一晶体管Ql呈断开状态,此时整流器12输出电压正常输出。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开关电路单元20与电源电路单元10输出端电性连接,该 开关电路单元20包括一继电器21及一驱动电路22,继电器21与驱动电路22输出端连接, 用于控制被控交流回路的通断。驱动电路22包括一第二晶体管Q2,该第二晶体管Q2集电 极和发射极连接于继电器21输入端回路上,第二晶体管Q2基极对应驱动电路22输入端, 第二晶体管Q2接受控制单元30传送的信号进行闭合或断开,驱动继电器21工作,进而控 制被控交流回路的通断以实现电器设备的开和闭。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控制单元30包括一光检测电源单元31、一光检测单元32 及一开关控制电路单元33。光检测电源单元31与电源电路单元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 述标准电压为光检测电源单元31输出电压,该光检测电源单元31包括一分压电阻R6及一 稳压二极管D3,电阻R6与稳压二极管D3组成稳压电路以提供光检测单元32所需电压,电 阻R6 —端与稳压二极管D3反向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连接于电源电路单元10正输出端 VCC处,稳压二极管D3正向端接地。光检测单元32包括一光敏晶体管Q3及一电阻R7,光 敏晶体管Q3与电阻R7串接并置于壳体1的透光孔40处,光敏晶体管Q3集电极电性连接 于光检测电源单元31正输出端,电阻R7 —端接地。开关控制电路单元33与光检测单元32 的输出端连接,该开关控制电路单元33包括一第二比较器UlB及多个电阻R3、R4、R5,电阻 R3和电阻R4串接,电阻R3 —端连接于电源电路单元10正输出端VCC处,电阻R4 —端接 地,第二比较器UlB同相输入端接于电阻R3与电阻R4之间,用于引入反映标准光强度的电 位信号附,第二比较器UlB反相输入端接于光敏晶体管Q3发射极与电阻R7之间,用于引入 反映光照变化的电位信号N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控式电源装置,包括一壳体、固设于该壳体上并用以连接交流电源的多个导电端子及一装设于该壳体内的光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光控电路包括一电源电路单元、一开关电路单元及一控制单元,该电源电路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该电源电路单元包括一降压器、一整流器、一稳压器及一滤波器,该稳压器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及一回授电路,该回授电路包括一第一比较器,该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性连接于该整流器的输出端之间,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该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开关电路单元与该电源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开关电路单元包括一继电器及一控制该继电器工作的驱动电路;该控制单元包括一光检测电源单元、一光检测单元及一开关控制电路单元,该光检测电源单元与该电源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光检测单元与该光检测电源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开关控制电路单元与该光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开关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雄
申请(专利权)人:维尔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维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