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988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该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监测防护外壳、电力监测装置本体和固定机构,监测防护外壳用于保护其内部的机构以及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电力监测装置本体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的内部,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监测,电力监测装置本体包括传感器组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远程通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固定机构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的内部,用于实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的夹持固定;在防护外壳受到碰撞时,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进行减震,以减少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监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电力监测技术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监控系统从传统的人工监测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2、传统的电力监控系统通常采用人工巡检和数据采集的方式,这种方法存在着效率低、精度不高、对人力资源依赖度高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基于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测控单元的电力监控系统应运而生,为电力系统的监测、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种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数据,监测开关状态、负荷情况以及电力流动情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3、然而,现有的电力监测系统在应对一些特殊情况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某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监测装置本身可能会受到震动、振动等外部干扰,影响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一些监测装置的散热效果不佳,可能会导致设备过热,从而影响其长期稳定运行。此外,一些现有监测系统的维护和更换过程相对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旨在提供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通过创新性地设计和技术手段,解决现有电力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维护性。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该系统能够有效减轻监测装置受到的外部震动干扰,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同时,新的散热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监测装置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系统的拆卸和维护过程也得到了优化,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监测防护外壳1、雨水收集组件2、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散热机构、固定机构5、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其中:

2、所述监测防护外壳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防护壳门101,所述监测防护外壳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保护罩102,所述保护罩102远离监测防护外壳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保护门103,所述监测防护外壳1用于保护其内部的机构以及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

3、所述雨水收集组件2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1上,所述雨水收集组件2收集的雨水辅助散热机构以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散热;

4、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1的内部,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监测;

5、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1的顶端,用于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散热;

6、所述固定机构5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1的内部,用于实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的夹持固定;

7、在防护外壳1受到碰撞时,所述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减震,以减少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的伤害;

8、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包括传感器组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远程通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设置于电力系统的变压器上,所述电压传感器设置于电力系统的开关柜上;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将传感器组件模块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数字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实现对设备状态及运行参数的监测和智能分析以优化电力系统控制策略,当监测数据异常时,中央处理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或警报;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对监测防护外壳1的内部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优化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的工作环境。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机构5可以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更换或者拆卸维护,使用方便简单,也可以装备不同大小的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提高了适用范围;通过散热机构可以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散热,尤其在雨水收集组件2配合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的运行效率;雨水收集组件2可以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散热使用,将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产生的热量带出,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监测防护外壳1所受到的外部震动力,有助于降低多方向震动力的影响,从而避免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因碰撞而受到伤害,进而实现了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的防护。

9、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组件2包括雨水收集斜台201和循环水管206,所述雨水收集斜台2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集水罩202,所述集水罩20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水管道203,所述下水管道20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集水箱204,所述集水箱204的顶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循环水泵205,所述循环水管206的两端设置于循环水泵205的两侧。

1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配置雨水收集组件2,可以有效地将雨水收集起来,随后将所收集的雨水用于散热目的;这一设计使得监测防护外壳1内的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所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水的导载而被排出,由此提升了散热效能;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斜台201的顶端为倾斜设置,所述雨水收集斜台20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挡物板207,所述循环水管206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1的内部并位于散热机构的下方,所述集水箱204固定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1的一侧。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便于雨水收集组件2可以收集雨水进行散热。

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稳固横板4,所述稳固横板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401,所述驱动电机4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清灰刷402和散热风扇403,所述稳固横板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顶部罩台404,所述顶部罩台404的顶端中间固定设置有防尘散热盖405,所述清灰刷402设置于防尘散热盖405的顶端,所述散热风扇403设置于防尘散热盖405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401的驱动端贯穿并转动设置于稳固横板4和防尘散热盖405的顶端。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机构可以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进行散热,将热量抽出到外界,达到散热的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5还包括蜗杆501,所述蜗杆501的外侧啮合设置有蜗轮502,所述蜗轮5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503,所述驱动齿轮503的外侧对称啮合设置有相移齿条a504和相移齿条b5041,所述相移齿条a504和相移齿条b504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联结侧板505和夹持板506,所述联结侧板505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压弹簧507,所述加压弹簧50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中立稳固台508,所述中立稳固台508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底板509。

1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机构5可以实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的夹持固定,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的更换和拆卸维护方式;这种设计不仅使用简便,而且还支持装备不同尺寸的电力监测装置本体3,以便对多种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因此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16、进一步的,所述蜗杆5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防护外壳、电力监测装置本体、固定机构、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所述监测防护外壳用于保护其内部的机构以及电力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的内部,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监测,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包括传感器组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远程通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设置于电力系统的变压器上,所述电压传感器设置于电力系统的开关柜上;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将传感器组件模块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数字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实现对设备状态及运行参数的监测和智能分析以优化电力系统控制策略,当监测数据异常时,中央处理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或警报;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对监测防护外壳的内部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优化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的工作环境;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的内部,用于实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的夹持固定;在防护外壳受到碰撞时,所述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进行减震,以减少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的伤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啮合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外侧对称啮合设置有相移齿条A和相移齿条B,所述相移齿条A和相移齿条B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联结侧板和夹持板,所述联结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压弹簧,所述加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中立稳固台,所述中立稳固台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一端外侧转动设置有稳固立板,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转盘,所述稳固立板固定设置于承载底板的顶端一侧,所述承载底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相移齿条A和相移齿条B滑动设置于中立稳固台的顶端两侧,当所述固定机构不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加压弹簧为伸长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设置于承载底板的底端,所述减震机构A包括站立底板,所述站立底板的顶端四角和中轴线位置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节A,所述万向节A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稳固伸缩杆和竖向弹簧,所述稳固伸缩杆和竖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节B,所述万向节B固定设置于承载底板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B还包括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设置有四个并固定设置于站立底板的顶端,所述弹簧挡板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横向弹簧,所述横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滑板,所述站立底板的顶端开设有四个与连接滑板一一对应的滑槽,所述连接滑板均滑动设置于相应滑槽的内侧,所述连接滑板的另一侧均转动设置有震动传导杆,所述震动传导杆均转动设置于承载底板的底端。

6.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模块中,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40℃至120℃,精度为±0.5℃;电流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000A,精度为±0.2%;电压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500V,精度为±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采样频率为10kHz以上,转换精度达到16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状态的预测和故障预警;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建立不同的状态评估模型,所述状态评估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与神经网络算法建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模块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所述传感器组件模块还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状态信息的视觉监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防护外壳、电力监测装置本体、固定机构、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所述监测防护外壳用于保护其内部的机构以及电力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的内部,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监测,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包括传感器组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远程通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设置于电力系统的变压器上,所述电压传感器设置于电力系统的开关柜上;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将传感器组件模块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数字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实现对设备状态及运行参数的监测和智能分析以优化电力系统控制策略,当监测数据异常时,中央处理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或警报;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对监测防护外壳的内部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优化所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的工作环境;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监测防护外壳的内部,用于实现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的夹持固定;在防护外壳受到碰撞时,所述减震机构a和减震机构b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进行减震,以减少对电力监测装置本体的伤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啮合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外侧对称啮合设置有相移齿条a和相移齿条b,所述相移齿条a和相移齿条b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联结侧板和夹持板,所述联结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压弹簧,所述加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中立稳固台,所述中立稳固台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一端外侧转动设置有稳固立板,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转盘,所述稳固立板固定设置于承载底板的顶端一侧,所述承载底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相移齿条a和相移齿条b滑动设置于中立稳固台的顶端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永鹏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