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直流限流器和直流限流方法技术_技高网

直流限流器和直流限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988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3
本申请涉及一种直流限流器和直流限流方法,涉及电网安全技术领域。所述直流限流器包括:耦合电抗器和超导电阻,其中,耦合电抗器中的主线圈接入直流系统,耦合电抗器中的辅助线圈与超导电阻构成短路回路;因此,在直流系统处于异常工况的情况下,超导电阻通过呈现非零阻抗,能够使主线圈两端产生压降。采用本方法通过非零阻抗的超导电阻使主线圈两端产生压降,抑制直流系统中的电感发电和电容发电,以实现对直流系统的限流操作,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直流系统的限流效果;此外,采用超导电阻能够增加故障清除过程的耗能,可以缩短故障清除时间,保证了直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网安全,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限流器和直流限流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配电网中,直流电网阻尼小、惯量低,在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上升速率快,且难以抑制,对直流系统中大量器件造成危害。因此,为了保证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在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采用电感型限流器,对直流系统中的电流进行限流操作。

2、然而,目前的电感型限流器成本高昂,结构复杂,若大批量投入使用,会提高电网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节约成本的直流限流器和直流限流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流限流器。所述直流限流器包括耦合电抗器和超导电阻;其中,

3、所述耦合电抗器包括主线圈和辅助线圈,所述主线圈接入直流系统,所述辅助线圈与所述超导电阻构成短路回路;

4、在所述直流系统处于异常工况的情况下,所述超导电阻呈现非零阻抗,使所述主线圈两端的产生压降。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线圈串联接入所述直流系统,且与所述直流系统构成主回路。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导电阻采用超导材料绕制而成。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导电阻采用冷却器和恒温器进行冷却。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直流系统处于正常工况的情况下,所述超导电阻呈现零阻抗。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流限流器还包括避雷器;所述避雷器并联于所述辅助线圈两端,用于限制所述超导电阻动作时产生的过电压。

10、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直流限流方法。所述直流限流方法包括:

11、在直流系统处于异常工况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直流限流器中超导电阻的阻抗,以使所述直流限流器中与所述直流系统串联的主线圈两端产生压降,以实现所述直流系统的限流。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3、若流经所述超导电阻的辅助回路电流大于所述超导电阻的失超电流,则确定所述直流系统处于异常工况。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5、根据流经所述直流限流器中主线圈的主回路电流、所述主线圈的电感参数和和压降,以及所述直流限流器中辅助线圈的电感参数和压降,确定所述辅助回路电流。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7、在所述直流系统处于正常工况的情况下,将所述超导电阻的阻抗稳定于零。

18、上述直流限流器和直流限流方法,直流限流器包括耦合电抗器和超导电阻,其中,耦合电抗器中的主线圈接入直流系统,耦合电抗器中的辅助线圈与超导电阻构成短路回路;因此,在直流系统处于异常工况的情况下,超导电阻通过呈现非零阻抗,能够使主线圈两端产生压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造价高昂的电感型限流器而言,采用上述直流限流器,通过非零阻抗的超导电阻使主线圈两端产生压降,抑制直流系统中的电感发电和电容发电,以实现对直流系统的限流操作,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直流系统的限流效果;此外,采用超导电阻能够增加故障清除过程的耗能,可以缩短故障清除时间,保证了直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限流器包括耦合电抗器和超导电阻;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圈串联接入所述直流系统,且与所述直流系统构成主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电阻采用超导材料绕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电阻采用冷却器和恒温器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系统处于正常工况的情况下,所述超导电阻呈现零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限流器还包括避雷器;

7.一种直流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限流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限流器包括耦合电抗器和超导电阻;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圈串联接入所述直流系统,且与所述直流系统构成主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电阻采用超导材料绕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电阻采用冷却器和恒温器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限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城李光茂周鸿铃乔胜亚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