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解剖连接软组织与骨骼的可张紧可锁定微缝合锚及锚阵列制造技术_技高网

解剖连接软组织与骨骼的可张紧可锁定微缝合锚及锚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75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1
一种拨动式缝合锚,具有单独缝合线张紧和锁定功能,无需打结。该锚包括一个细长的拨动体,其上的工作缝合线预先穿入第一通道,然后从第二通道穿出,第二通道的长度与锚的侧面纵向相邻。锁定缝合线环预先穿入第一和第二通道之间的第三通道,并包括一个可收缩的环,环绕纵向邻近锚侧面的缝合线长度的一部分。当环打开时,工作缝合线可滑动通过锚,但当环闭合时,工作缝合线被锁定,以保持工作缝合线的张力。该锚可用于预先串联的锚阵列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1、在整个人体中,有许多软组织(诸如肌腱和韧带)附接至骨骼,作为功能关节(诸如肩部)的整体运动要素。肩关节包括上臂骨的肱骨头,其与关节盂的凹陷相接触,该关节盂与肩袖相结合地工作,这是形成既稳定关节又实现所需运动的囊体的肌肉和肌腱的组合。肩袖肌肉肌腱与肱骨头之间的连接处受伤(通常是肌腱撕裂)是很常见的。这些撕裂不会自愈。据估计,美国每年有400多万人因肩部疼痛而转诊到外科医生处,并且这些转诊中有超过50万要进行肩部手术以修复肩袖。

2、在过去的30年,为了响应对有效修复肩袖的需要,人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开发骨骼和组织的锚固装置和方法。早期的方法和装置利用开放式手术技术,其需要4至6cm的大切口以及切开三角肌,然后在肩袖修复后进行重新附接。由于高成功率,这种方法当今仍被一些外科医生用于巨大撕裂,然而这种手术与三角肌功能障碍、恢复期间明显的疼痛以及漫长的康复时间相关联。由于开放手术的侵入性和所导致的康复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了“微型开放”手术以及相关联的装置,其中外科医生使用部分关节镜技术,然后切开和分开三角肌纤维,以触及肩袖肌腱进行修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进一步开发装置和器械,以使用全关节镜技术完成肩袖肌腱至骨骼附接的修复,从而进一步减少创伤和恢复时间。

3、在关节镜下修复肩袖肌腱至肱骨头的附接是当今使用的最常见的技术。然而,人们认识到这些全关节镜技术执行起来相当困难,并且实现了不同的结果。外科医生对可用技术的熟练程度是与手术成功相关的已知因素。即使在具有过去20年的全关节镜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情况下,不足之处依然存在,这由指示20%至40%的总体平均肩袖修复失败率的研究表明,其中个体研究中具有4%至90%的高度变化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大或巨大肌腱撕裂具有高得多的失败率,并且外科医生之间的失败率也具有很大的差异,以及相关于各种患者因素、所使用的设备和完成的修复类型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4、专业人士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失败率高(即"肩袖再次撕裂")的原因具有很大争议。然而,研究清楚地表明,需要降低关节镜下肩袖修复的失败率,以避免其因患者缺乏活动性、功能缺损、疼痛加剧和/或需要伴随有疼痛和康复的更具侵入性的手术的影响。特别地,以下的情况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具有一定程度的原生肌腱或修复肌腱故障的患者仍然选择“忍受”,而不是进行首次或额外的手术和康复,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并且由于缺乏使用而促进了关节的继续退化。

5、用于修复从骨骼撕裂的肌腱的基本装置或多个装置是一个或多个缝合锚,其中机械结构提供了至骨骼的锚,以及从其延伸的用于附接到软组织或肌腱的一根缝合线或多根缝合线。已经提出并且在手术中使用了多种类型的锚固技术。对现有技术专利文献的审查表明,在过去的25年中,有超过一千种用于缝合锚、骨锚、肌腱修复系统、输送装置和方法的支持改进特征的设计,但修复失败率仍然是不可接受的,这表明在关节镜下肌腱至骨骼的重新附接的领域中,并且特别是在肩袖修复领域中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者已经认识到,除了其他之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新的和/或替代的装置和方法,以用于在关节镜下将肌腱或其他软组织附连到骨骼,诸如在肩袖修复中,其中失败率低,优选为平均低于10%,其中在外科医生、患者特征和用于修复的系统/方法之间的变化很小。所公开的装置、系统和方法,以及对每个要素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说明,都以概述的形式包括在本申请中,随后是对具体的所要求保护的结构或方法的描述。

2、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用于重新附接肌腱的总系统,该肌腱至少部分地从骨骼附接处或足印区撕裂。该系统对于修复已从骨骼撕裂的肩袖肌腱来说是有用的,但也可用于其他软组织和肌腱修复手术中。该系统对于通过将撕裂的肌腱,诸如最常撕裂的冈上肌腱重新附接到手臂的肱骨头来修复肩袖来说是有用的。在较大撕裂的情况下,冈下肌腱也可能撕裂,并且适合于用该系统进行修复。该修复是解剖修复,这意味着该系统、装置和方法产生所修复的肌腱和骨骼的组合,其非常接近在肌腱和骨骼之间的现有的自解解剖关系,从而促进愈合并且为愈合后的修复提供无痛的全面功能。使用目前描述的系统进行的解剖修复还可以利用局部滑液以帮助愈合和改进术后功能来将肌腱密封在适当位置中。该系统还可以用于增强部分撕裂,并且根据需要固定在全厚度撕裂区域以外的区域。此外,该系统在植入时可以显著地缩短恢复和康复时间,这是因为紧接在手术之后的修复具有鲁棒性,从而需要使用吊带以限制活动性的更短的时间,并且允许在愈合期间及早进行物理治疗以维持手术前的活动性和强度。据信,用当前公开的系统,使用吊带和完全恢复的时间可以减少至少50%,同时将平均失败率降低至低于10%。

3、如前所述,在优选的示例中,示范性肩袖修复是解剖修复,这是因为修复后的肌腱几乎复制或接近地近似于在完全功能关节中的天然肌腱和骨骼的关系。例如,肌腱/肌腱实质上且完全地重新附接到肌腱从其发生撕裂的在骨骼上的原始足印区。在恢复解剖结构的同时,原始占位区域提供了使肌腱至骨骼的重新附接愈合的最大可能性。通过基本上重新附接到原始足印区,意味着原本附接至足印区的剩余撕裂肌腱表面的大部分被重新附接至该处。当前的系统允许经肌腱或通过每个锚的肌腱植入来使得可能接近地近似于原始肌腱附接。因此,在安装锚时,肌腱会被保持在所需的位置中,这与当前的系统不同,当前的系统通过撕裂将锚插入暴露的骨骼并且然后使用缝合线穿过器(当肌腱不在适当位置中时,使缝合线穿过)以接近外科医生认为肌腱将会下拉至足印区的位置。此外,解剖修复减少了在骨至肌腱的界面处的微动,使得促进了愈合,即使是在关节的移动期间。最终,由于利用了在近侧肱骨中未被植入缝合线闭塞的本质上更多的小孔以按紧密或高密度阵列容纳大量的锚,因此改进了至血管的通路以实现愈合。

4、在使用目前公开的系统进行的新鲜尸体研究中,修复的肌腱和骨骼组合在重新附接时提供大于400牛顿(n)的拉伸强度,并且当循环至在修复肌腱上的每个循环为180n的峰值负荷时的小于2毫米(mm)的初始循环蠕变或间隙的形成。初始循环蠕变测量了肌腱至骨骼的附接的刚性或鲁棒性,这是因为其测量了有多少肌腱相对于骨附接发生了滑动或移动。较低的初始循环蠕变允许实现更快愈合和对吊带固定的更少的需要的可能性。因此,在一些示例中,小于2mm,或者甚至小于1mm的蠕变是优选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肌腱相对于它所压迫的骨骼保持固定在适当位置中(即,减少微动),则愈合过程将比包括肌腱相对于骨骼来回滑动的情况更快且更可预测地发生。

5、在选定的实施例中,解剖修复需要无结小锚的高密度阵列(要求小于3mm的用于插入的骨孔尺寸),其中锚之间的间隔紧密(边缘至边缘小于7mm或者孔中心至孔中心小于10mm),以创建至后续锚的锚或者连续的锚固缝合迹线,其抵靠骨骼在肌腱上施加多点恒定的独立力。所谓"独立"是指如果一个缝合迹线未能施加足够的力(如缝合迹线断裂将发生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其他缝合迹线。自然地,修复中使用的锚的数量将取决于撕裂的大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拨动式缝合锚,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缝合线锁独立于所述第一缝合线。

3.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细长的拨动体还包括从所述第一纵向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纵向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的第三孔,其中所述锁定环在所述第二纵向表面从所述第三孔延伸,并且所述缝合线锁的所述自由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孔到达并超出所述第一纵向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锁定环具有第一和第二支腿,并且所述第三孔包括椭圆形的下部,以用于允许所述锁定环的两个支腿并排穿过并且从所述第二纵向表面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缝合线锁包括在其中打结的可滑动结,以当张紧所述自由端时允许所述锁定环从所述第一位置收缩至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可滑动结是至少4圈的优尼结。

8.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工作缝合线是编织缝合线。

9.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所述工作缝合线是编织多股缝合线,其具有可压缩横截面面积,当所述锁定环被张紧至所述第二形态中时,所述可压缩横截面面积减小至少约25%。

10.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细长的拨动体还包括一对翅片,其从所述细长的拨动体在所述近侧通路的近侧向近侧且横向向外延伸,其中每个翅片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横向延伸超过所述细长拨动体的最大横向尺寸。

11.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第一纵向表面和第二纵向表面是大致平坦的,并且所述细长的拨动体还包括限定所述细长的拨动体的最大横向尺寸的圆形的侧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细长的拨动体的所述最大横向尺寸小于约3mm。

13.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细长体具有近端和远端,并且所述远端倾斜而使得所述第一纵向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二纵向表面更大的长度。

14.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细长的拨动体具有在约6mm至约10mm的范围内的长度。

15.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细长的拨动体的所述第二纵向表面包括凹槽,其用于当所述锁定环处于所述第二形态中时接收所述工作缝合线。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拨动式缝合锚,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缝合线锁独立于所述第一缝合线。

3.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细长的拨动体还包括从所述第一纵向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纵向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的第三孔,其中所述锁定环在所述第二纵向表面从所述第三孔延伸,并且所述缝合线锁的所述自由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孔到达并超出所述第一纵向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锁定环具有第一和第二支腿,并且所述第三孔包括椭圆形的下部,以用于允许所述锁定环的两个支腿并排穿过并且从所述第二纵向表面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缝合线锁包括在其中打结的可滑动结,以当张紧所述自由端时允许所述锁定环从所述第一位置收缩至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可滑动结是至少4圈的优尼结。

8.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其中所述工作缝合线是编织缝合线。

9.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拨动式缝合锚,所述工作缝合线是编织多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纳撒尼尔·范·特兰扎克·赞兹奥尔森托马斯·A·韦斯特林大卫·M·克朗普顿霍华德W·哈里斯帕特里克·M·康诺尔
申请(专利权)人:永信整形外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