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74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防护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它包括:带锁扣可开合的外壳体;对接母板,其内部隐藏设置线缆、且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对接头,间隔均匀地安装在所述对接母板的侧边接线部上;对接子板,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对接母板的连接端子上;所述对接头与所述对接母板配合设置为第一连接形式,所述对接子板令所述通讯模组可拆卸地安装为第二连接形式;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对接母板、且抵靠在所述对接子板远离所述对接头一侧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对接母板与对接子板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了积木式的拼装方式,通讯模组可以排列式的插接在对接子板上,由外壳体进防护,避免不同电子器件一起工作时出现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1、通讯模组是将基带、射频、电源、存储等芯片与阻容感等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起,并配以特定的封装形式和软件设计,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的联网需求。

2、通讯模组集小型化、模块化于一体,在各类场景下可以依据需要布置,通常在机房、智能化工厂车间以及各类需要联网的工业设备中较为常见,虽然通讯模组的生产外观、型号和性能等已有固定使用标准,但在安装环境中,对应的安装过程以及后续的使用中并无可靠的环境;例如,将通讯模组安装在配电柜(箱)中将会与其他电子器件混在一起,各类电子器件之间相互独立工作时容易对通讯模组造成干扰;又或者直接安装在工业设备上跟随设备一起运行工作,在后续的设备维护升级中更换或者维修模组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包括:带锁扣可开合的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包括:带锁扣可开合的外壳体(1);对接母板(2),其内部隐藏设置线缆、且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内;对接头(22),间隔均匀地安装在所述对接母板(2)的侧边接线部(2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22)配置为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对接母板(2)的侧边接线部(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顶板(4),安装在所述弹性扣件(5)下部,所述L型顶板(4)上端与所述弹性扣件(5)上部接触,令所述弹性扣件(5)沿拨动方向(a)弯曲时推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包括:带锁扣可开合的外壳体(1);对接母板(2),其内部隐藏设置线缆、且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内;对接头(22),间隔均匀地安装在所述对接母板(2)的侧边接线部(2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22)配置为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对接母板(2)的侧边接线部(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顶板(4),安装在所述弹性扣件(5)下部,所述l型顶板(4)上端与所述弹性扣件(5)上部接触,令所述弹性扣件(5)沿拨动方向(a)弯曲时推动所述l型顶板(4)下部向上顶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子板(3)一侧的侧壁上开有内凹卡槽(6),与之对应另一侧的侧壁上开有与该内凹卡槽(6)滑动契合的外卡凸(60);多组所述对接子板(3)排列插接在所述对接头(22)上相互之间通过所述内凹卡槽(6)与所述外卡凸(60)滑动相连稳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楔子(7),所述对接母板(2)接近所述对接子板(3)上的内凹卡槽(6)和外卡凸(60)两边侧壁上均开有同样的内凹卡槽(6),所述对接母板(2)与所述对接子板(3)上相对的两处内凹卡槽(6)通过所述楔子(7)插接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讯模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包括:容置腔(80),间隔均匀的安装在所述对接母板(2)底部,安装数量与所述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张刚苏世雷熊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诺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