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继宗专利>正文

一种电控双快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710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双快锁,结构包括装置在锁具壳体内的电控机构、离合机构、主舌机构、斜舌机构;所述电控机构通过离合机构控制主舌机构、斜舌机构以及天地杆的动作;所述离合机构另一端连接锁具壳体内的电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以输入指令控制电子电路作ON/OFF动作,而使锁具产生电磁感应,借以控制离合器作嵌合动作,再通过双快机构连接传动,即可快开门锁。其输入指令的方式:如密码键盘、磁卡及感应钥匙等。当正确输入指令后锁具内的电磁铁是ON状态;产生电磁感应,驱动离合器啮合,继而带动双快机构开启锁具,故双快机构和离合机构动作必需性能稳定,动作灵活;以确保启闭锁的正常动作。所以能有效降低锁具故障,结构稳定性能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控锁,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控双快锁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机械锁开启方式单一,防盗性能也比较差,所以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电 子锁。而现有的电控锁设置有控制器部分,例如IC磁卡或者遥控器等无线方式发送信号然 后锁内驱动电路的无线接收器接到信号后来开锁或闭锁的动作。然而电控锁在带来开锁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缺点,不单锁具的零部件容易出 故障、降低了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稳定性能查、开锁和闭锁速度也比较慢,不能同一个时间 做多个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控双快锁,解决了现 有技术存在的电控锁具故障多,结构稳定性能差,开锁和闭锁速度慢的问题。( 二 )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双快锁,结构包括装 置在锁具壳体内的电控机构、离合机构、主舌机构、斜舌机构;所述电控机构通过离合机构 控制主舌机构、斜舌机构以及天地杆的动作;所述离合机构另一端连接锁具壳体内的电磁 铁。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器、转动轴;所述离合器设置于转动轴周侧并通过相互啮 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连接主舌机构。所述离合器内设一弹簧和一销轴,电控机构对应离合器销轴处设一可受电控机构 吸附的作动片,作动片的作动压抵使离合销轴插入转动轴侧孔内,使得离合器与转动轴啮I=I O所述离合机构一端以离合器连接至锁舌伸缩作动的插栓;离合机构离合器处设一 复位片,通过拉簧连接至天地杆铆钉,用于离合器复位。所述主舌机构包括主舌、卡板、卡板主动拨片、卡板被动拨片;所述主舌通过开设 有一横向斜孔的卡板连接离合机构的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卡板处设一铆钉和一 顶簧配合主舌上的槽孔用于限制主舌伸缩;主舌机构以卡板主动拨片通过卡板被动拨片连 接至离合机构的离合器,拨动卡板用于快速开锁。所述主舌机构上和卡板铆钉结合处设一带斜度竖向槽孔,主舌机构通过被动齿上 的铆钉,拨动主舌上横向斜孔,使主舌上行,通过主舌上的带斜度竖向槽孔的斜边拉动卡板 作横向动作用于快速闭锁。所述斜舌机构包括斜舌、斜舌拨片、斜舌顶簧;其上带有斜舌顶簧的斜舌机构以斜 舌拨片连接至离合机构;主舌机构以推动片连接至斜舌机构,主舌与推动片处设一拉簧用于推动片复位。(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电控双快锁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电控双快锁具是以输入指令控制电子电路作0N/0FF动作,而使锁具 产生电磁感应,借以控制离合器作嵌合动作,再通过双快机构连接传动,即可快开门锁。其 输入指令的方式如密码键盘、磁卡及感应钥匙等。当正确输入指令后锁具内的电磁铁是 ON状态;产生电磁感应,驱动离合器啮合,继而带动双快机构开启锁具,故双快机构和离合 机构动作必需性能稳定,动作灵活;以确保启闭锁的正常动作。所以能有效降低锁具故障, 结构稳定性能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控双快锁在上抬执手锁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控双快锁在执手回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控双快锁在下压执手开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控双快锁在执手再次回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执手;2、传动轴;3、主动齿轮;4、被动齿轮;5、主舌;6、槽孔;7、槽孔;8、 卡板;9、铆钉;10、天地杆;11、天地杆;12斜舌顶簧;13、电磁铁;14、铆钉;15、作动片;16、 销轴;17、卡板主动拨片;18、卡板被动拨片;19、斜舌拨片;20、斜舌;21、复位片;22、拉簧; 23、离合器;24、顶簧;25、顶簧。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电控双快锁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电控双快锁,结构包括装置在锁具壳体内的电控机构、离合机 构、主舌机构、斜舌机构;所述电控机构通过离合机构控制主舌机构、斜舌机构以及天地杆 的动作;所述离合机构另一端连接锁具壳体内的电磁铁。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器、转动轴;所述离合器设置于转动轴周侧并通过相互啮 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连接主舌机构。所述离合器内设一弹簧和一销轴,电控机构对应离合器销轴处设一可受电控机构 吸附的作动片,作动片的作动压抵使离合销轴插入转动轴侧孔内,使得离合器与转动轴啮I=I O所述离合机构一端以离合器连接至锁舌伸缩作动的插栓;离合机构离合器处设一 复位片,通过拉簧连接至天地杆铆钉,用于离合器复位。所述主舌机构包括主舌、卡板、卡板主动拨片、卡板被动拨片;所述主舌通过开设 有一横向斜孔的卡板连接离合机构的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卡板处设一铆钉和一 顶簧配合主舌上的槽孔用于限制主舌伸缩;主舌机构以卡板主动拨片通过卡板被动拨片连 接至离合机构的离合器,拨动卡板用于快速开锁。所述主舌机构上和卡板铆钉结合处设一带斜度竖向槽孔,主舌机构通过被动齿上 的铆钉,拨动主舌上横向斜孔,使主舌上行,通过主舌上的带斜度竖向槽孔的斜边拉动卡板 作横向动作用于快速闭锁。所述斜舌机构包括斜舌、斜舌拨片、斜舌顶簧;其上带有斜舌顶簧的斜舌机构以斜 舌拨片连接至离合机构;主舌机构以推动片连接至斜舌机构,主舌与推动片处设一拉簧用 于推动片复位。具体动作如下如图1 上抬执手1,离合机构转动轴2逆时针转动,带动主动齿轮 3,拨动被动齿4,通过被动齿拨动主舌5上的槽孔6,主舌5上行的过程中带动天地杆10和 11,向上下伸出,同时主舌上的槽孔7,带动卡板8位移,主舌5继续上行到达锁门位置时,卡 板8上的铆钉9卡住主舌5上的槽7,实现双快机构快关功能。如图2 松掉执手1,执手回位带动离合机构转动轴2回位。顶簧25推动卡板8回 位。门锁处于静止锁闭状态。如图3 输入正确指令后,电磁铁13产生电磁感应,电磁铁13吸动铆钉14内移, 带动作动片15,抵使离合销轴16位移,插入转动轴2,离合机构啮合。然后下压执手1,离 合机构转动轴2顺时针旋转,首先带动卡板主动拨片17拨动卡板拨动片18,拉动卡板8位 移。此时,主舌通道打开。继续下压执手1,离合机构离合器23带动主动齿3,拨动被动齿 4,被动齿4拨动主舌缩回的过程中拉动天地杆10和11同时缩回,与此同时转动轴带动斜 舌拨片19拨动斜舌20缩回。实现双快机构快开功能。如图4 此时电磁铁13以断电。顶簧24顶出电磁铁动铆钉14,推动作动片15回 位。然后松掉执手1带动转动轴2回位,通过拉簧22拉动复位片21,带动离合器23逆时针 旋转回位。斜舌顶簧12顶出斜舌20。卡板主动拨片17随转动轴2回位。顶簧25推动卡 板8回位。卡板8上的铆钉9带动卡板拨动片18回位。门锁处于静止开启状态。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电控双快锁,结构包括装置在锁具壳体内的电控机构、离合机构、主舌机构、斜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通过离合机构控制主舌机构、斜舌机构以及天地杆的动作;所述离合机构另一端连接锁具壳体内的电磁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双快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器、 转动轴;所述离合器设置于转动轴周侧并通过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连接主舌机 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双快锁,结构包括装置在锁具壳体内的电控机构、离合机构、主舌机构、斜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通过离合机构控制主舌机构、斜舌机构以及天地杆的动作;所述离合机构另一端连接锁具壳体内的电磁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宗
申请(专利权)人:杨继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