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70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减少射孔过程对套管的影响,提高套管的使用寿命。包括从下到上分别设有的下锚定机构、钻孔射孔联合机构和上锚定机构,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射孔弹射孔的井下作业风险,提高开孔数量和成孔质量,降低所需配套设备要求,扩大作业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成孔质量好,射孔深度深,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打孔、单次下井多次钻孔射孔,实现油气增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页岩气、页岩油开采过程中油气增产配套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当页岩气与页岩油井完成之后,要用套管将地层和井筒隔开,但后期为便于采油和采气,必须采用射孔技术将套管穿透,射孔后通过井筒输送高压液体对储层进行压裂,释放出地层中的油气资源。当前井下射孔技术大多采用火药射孔,但在炸药爆炸形成射流束射穿套管和水泥环的过程中,会导致套管与水泥环产生裂纹、毛刺与应力集中现象,严重影响后续压裂作业的开展及套管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机械钻孔与聚能射孔联合方式成孔效率高,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打孔、单次下井多次成孔,且能够配合其他井下工具一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减少射孔过程对套管的影响,提高套管的使用寿命。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包括从下到上分别设有的下锚定机构(a)、钻孔射孔联合机构(b)和上锚定机构(c),

4、所述下锚定机构(a)包括防撞头(1a)、下锚定外筒(2a)、下回位弹簧(3a)、下支撑臂(4a)、下锚定牙板(5a)、下连接滑块(6a)、上棘爪(6c)、下定位棘轮(8a)、下棘轮推筒(9a);所述防撞头(1a)通过螺纹连接在下锚定外筒(2a)底部,下锚定外筒(2a)内部沿轴心线设有下导流杆,所述下回位弹簧(3a)、下连接滑块(6a)、上棘爪(6c)、下棘轮推筒(9a)从下到上依次套在该下导流杆上,所述下连接滑块(6a)的外侧设有铰接支耳,下连接滑块(6a)上的铰接支耳沿竖向滑动配合在下锚定外筒(2a)上,两个所述下锚定牙板(5a)平行且对称设于下锚定外筒(2a)的两侧,下锚定牙板(5a)的下端、下锚定外筒(2a)之间,以及,下锚定牙板(5a)的上端、下连接滑块(6a)上的铰接支耳之间分别铰接有所述下支撑臂(4a),所述下定位棘轮(8a)通过凹凸滑槽固定在下锚定外筒(2a)上方,

5、所述上锚定机构(c)包括上锚定外筒(1c)、上回位弹簧(2c)、上锚定牙板(3c)、上支撑臂(4c)、上连接滑块(5c)、上棘爪(6c)、上定位棘轮(7c)、上棘轮推筒(8c),上锚定外筒(1c)内部沿轴心线设有上导流杆,所述上回位弹簧(2c)、上连接滑块(5c)、上棘爪(6c)、上棘轮推筒(8c)从下到上依次套在该上导流杆上,所述上连接滑块(5c)的外侧设有铰接支耳,上连接滑块(5c)上的铰接支耳沿竖向滑动配合在上锚定外筒(1c)上,两个所述上锚定牙板(3c)平行且对称设于上锚定外筒(1c)的两侧,上锚定牙板(3c)的下端、上锚定外筒(1c)之间,以及,上锚定牙板(3c)的上端、上连接滑块(5c)上的铰接支耳之间分别铰接有所述上支撑臂(4c),所述上定位棘轮(7c)通过凹凸滑槽固定在上锚定外筒(1c)上方,

6、所述钻孔射孔联合机构(b)包括钻孔射孔外套筒(1b)、导流架(2b)、驱动电机(3b)、联轴器(4b)、回收舱(5b)、钻头(6b)、大锥齿轮组(7b)、射孔弹(8b)、弹舱(9b)、锥齿轮架(10b)、小锥齿轮组(11b)、导流管(12b),所述钻孔射孔外套筒(1b)与上锚定外筒(1c)、下锚定外筒(2a)螺纹连接固定,所述钻孔射孔外套筒(1b)内部上方、下方分别设有导流架(2b),所述钻孔射孔外套筒(1b)与两导流架(2b)通过销钉固定,两个所述驱动电机(3b)分别通过螺钉对应固定在两导流架(2b)内,两个所述联轴器(4b)分别与两个驱动电机(3b)输出端通过凹凸槽连接,多个锥齿轮架(10b)均匀排列在导流架(2b)之间,各锥齿轮架(10b)的上方设有弹舱(9b),各锥齿轮架(10b)的下方设有回收舱(5b),所述回收舱(5b)、弹舱(9b)分别通过销钉同轴固定在钻孔射孔外套筒(1b)内,各锥齿轮架(10b)内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组(7b)、小锥齿轮组(11b),大锥齿轮组(7b)具有沿竖向对称布置的两个大锥齿轮,小锥齿轮组(11b)具有沿水平面对称布置的两个小锥齿轮,大锥齿轮组(7b)与小锥齿轮组(11b)啮合,两个小锥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一个小锥齿轮与钻头(6b)的头部键连接,该小锥齿轮带动钻头(6b)旋转,另一个小锥齿轮与钻头(6b)的尾部丝杆配合,该小锥齿轮带动钻头(6b)轴向移动,钻孔射孔外套筒(1b)上对应钻头(6b)设有过孔,所述射孔弹(8b)通过球槽连接的方式放置在弹舱(9b)内,所述锥齿轮架(10b)、大锥齿轮组(7b)、小锥齿轮组(11b)、钻头(6b)、弹舱(9b)、射孔弹(8b)、回收舱(5b)构成一个机构,完成井下一层钻孔射孔,所述钻孔射孔外套筒(1b)内设置有8个该机构,下方的所述联轴器(4b)与最下端锥齿轮架(10b)通过凹凸爪同轴连接,上方的所述联轴器(4b)与最上端的大锥齿轮(11b)组通过凹凸爪同轴连接,

7、上锚定外筒(1c)内的导流杆穿过上棘轮推筒(8c)的一端设有进流口,下锚定外筒(2a)内的导流杆穿过下棘轮推筒(9a)的一端设有进流口,所述防撞头(1a)沿竖向设有流道,上锚定外筒(1c)内的导流杆下端、上导流架(2b)连通,下锚定外筒(2a)的上端、下导流架(2b)连通,下锚定外筒(2a)的下端、防撞头(1a)内部的流道连通,上导流架(2b)、下导流架(2b)之间通过导流管(12b)连通,所述上导流架(2b)、下导流架(2b)均包括架体,所述驱动电机(3b)对应安装在架体的中部,架体的周围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端部汇合并设置圆筒接头,所述联轴器安装在圆筒接头内,联轴器对应导流通道的位置设有接口,联轴器的一端通过电机输出轴封口,另一端连接大锥齿轮的空心轴,所述大锥齿轮组(7b)均为空心,所述导流管(12b)布置在大锥齿轮组(7b)之间,且绕过钻头。

8、优选地,上棘轮推筒(8c)/下棘轮推筒(9a)具有承受轴向力的壁面,上锚定外筒(1c)、下锚定外筒(2a)的导流杆均上方封闭,导流杆上部设有径向的孔作为进流口,供钻井液从上棘轮推筒(8c)/下棘轮推筒(9a)进入导流杆内。

9、优选地,所述上导流架(2b)、下导流架(2b)均包括架体,所述驱动电机(3b)对应安装在架体的中部,架体的周围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连通上锚定外筒(1c)/下锚定外筒(2a),导流通道的另一端汇合并设置圆筒接头,所述联轴器安装在圆筒接头内,联轴器对应导流通道的位置设有导流接口,联轴器的一端封口且与驱动电机(3b)的输出轴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大锥齿轮/锥齿轮架(10b)。

10、优选地,所述圆筒接头内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导流通道、导流接口连通。圆筒接头、联轴器之间动密封。

11、优选地,所述导流管(12b)绕过钻头。

12、优选地,所述钻孔射孔联合机构(b)还包括弹舱(9b)、射孔弹(8b)、回收舱(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分别设有的下锚定机构(a)、钻孔射孔联合机构(b)和上锚定机构(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棘轮推筒(8c)/下棘轮推筒(9a)具有承受轴向力的壁面,上锚定外筒(1c)、下锚定外筒(2a)的导流杆均上方封闭,导流杆上部设有径向的孔作为进流口,供钻井液从上棘轮推筒(8c)/下棘轮推筒(9a)进入导流杆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架(2b)、下导流架(2b)均包括架体,所述驱动电机(3b)对应安装在架体的中部,架体的周围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连通上锚定外筒(1c)/下锚定外筒(2a),导流通道的另一端汇合并设置圆筒接头,所述联轴器安装在圆筒接头内,联轴器对应导流通道的位置设有导流接口,联轴器的一端封口且与驱动电机(3b)的输出轴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大锥齿轮/锥齿轮架(10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接头内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导流通道、导流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2b)绕过钻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射孔联合机构(b)还包括弹舱(9b)、射孔弹(8b)、回收舱(5b),各锥齿轮架(10b)的上方设有弹舱(9b),各锥齿轮架(10b)的下方设有回收舱(5b),回收舱(5b)、弹舱(9b)上设有大锥齿轮的轴部通过孔,所述回收舱(5b)、弹舱(9b)分别通过销钉同轴固定在钻孔射孔外套筒(1b)内,所述弹舱(9b)内对应各射孔位置分别设有射孔弹(8b),所述回收舱(5b)用于容纳使用后的射孔弹(8b),所述射孔弹(8b)的弹壳侧部设有导向头,所述锥齿轮架(10b)上设有射孔弹(8b)的通过舱,所述弹舱(9b)、通过舱内分别设有竖向的滑槽,滑槽与弹壳侧部的导向头配合,通过舱滑槽的中段对应射孔位置设有水平的转折段。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分别设有的下锚定机构(a)、钻孔射孔联合机构(b)和上锚定机构(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棘轮推筒(8c)/下棘轮推筒(9a)具有承受轴向力的壁面,上锚定外筒(1c)、下锚定外筒(2a)的导流杆均上方封闭,导流杆上部设有径向的孔作为进流口,供钻井液从上棘轮推筒(8c)/下棘轮推筒(9a)进入导流杆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架(2b)、下导流架(2b)均包括架体,所述驱动电机(3b)对应安装在架体的中部,架体的周围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连通上锚定外筒(1c)/下锚定外筒(2a),导流通道的另一端汇合并设置圆筒接头,所述联轴器安装在圆筒接头内,联轴器对应导流通道的位置设有导流接口,联轴器的一端封口且与驱动电机(3b)的输出轴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大锥齿轮/锥齿轮架(10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与聚能射孔弹联合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伟苟俊华何伟余东珅叶啸天何超任连城董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