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963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化纺织品技术领域。本申请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分子胍盐、阳离子抗菌剂和氯烯烃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反应形成抗菌抗病毒功能组分,将金属氧化物,含胺单体和氨基硅烷偶联剂混合制得改性含胺单体,将改性含胺单体、含羧酸单体与抗菌抗病毒功能组分进行聚合、造粒形成抗菌抗病毒功能母粒,最后将高分子树脂切片与抗菌抗病毒功能母粒进行熔融纺丝得抗菌抗病毒纤维。本申请以金属氧化物作为锚点将抗菌抗病毒功能组分锚定到树脂基体上,大大提高了抗菌功能团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均匀度和结合的稳定性,赋予纤维优异的抗菌抗病毒性能的同时,大幅提高了耐久性和耐水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功能化纺织品,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致病菌与病毒的滋生繁殖与交叉感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难以估量,引发了人们对抗菌抗病毒纤维与纺织产品更大的关注。其中,利用抗菌抗病毒的功能配料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制备抗菌抗病毒功能化改性纤维是实现纤维材料功能化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2、目前,相关技术通过不同类型/机理的抗菌抗病毒组合复配之后,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制备以提高功能配料的抗菌抗病毒效用。比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15323522a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披露了使酸刻蚀的电气石分散于含胍基有机高分子抗菌剂溶液中之后,再与苯并三唑粉体混合并引入金属离子在表面形成稳定的护封膜,最后制备抗菌功能聚酰胺母粒并使其与聚酰胺树脂熔融纺丝,从而使得抗菌聚酰胺纤维能够在含有大量阴离子环境中持久抗菌。

3、但是,上文所述的改性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抗菌功能组分与基体之间通过电荷力和毛细管效应进行物理吸附结合,结合力较弱,抗菌功能组分易脱落,使得改性纤维的耐久性能和耐水洗性能差,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胍盐为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钛、二氧化锰、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锰、己内酰胺钠、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树脂切片为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乳酸、聚氨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胍盐为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钛、二氧化锰、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锰、己内酰胺钠、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树脂切片为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乳酸、聚氨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树脂切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家玮瞿文琳周家良夏创业唐宇魏艳红沈子良刘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