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星座系统,涉及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
技术介绍
1、空间无线电频率轨道资源是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运营的基础,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大规模低轨星座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快速建设部署的热潮,基于现行国际规则体系中频轨资源“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基本原则,未来必然会面临资源愈发紧张,形成多星近轨、多星同频等局面。伴随着5g/6g的研发部署,在非地面网络(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中,通信卫星已成为实现天地互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在通信卫星星座规划及建设过程中,系统开展频率干扰分析及综合性的干扰规避策略设计,可以准确预测多星座系统间潜在频率干扰风险并有效降低实际运营中的有害干扰概率。
2、对于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系统,由于卫星空间位置的时变特性,卫星与地面用户间通信链路也随时间不断变化。不同的卫星星座系统间,通常为非合作系统,若使用相同频段工作,存在较大概率产生同频信号干扰。现有的频率干扰规避方法探索主要分为时域、频域和空间域三个方面开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规避区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卫星星座系统参数,包括轨道倾角、轨道平面总数、每轨道卫星数、轨道高度、地面站通信最小仰角、共址地面站纬度、受扰星座接收机噪声温度、施扰星座发射功率及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站可视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规避区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卫星星座系统参数,包括轨道倾角、轨道平面总数、每轨道卫星数、轨道高度、地面站通信最小仰角、共址地面站纬度、受扰星座接收机噪声温度、施扰星座发射功率及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站可视空域内小区半径rcell取值大于受扰星座系统地面终端天线主瓣半波束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卫星星座系统间频率干扰规避区联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施扰星座卫星在可视空域小区内出现期望es,包括: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梁,孙茜,彭菲,刘爱冬,江帆,石金明,鲍晓月,张馨予,赵羽中,吕红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