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二苯胺吖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944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荧光小分子染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大斯托克位移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为二苯胺吖啶;其摩尔消光系数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具有大的斯托克位移,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易于合成和修饰。该荧光染料分子可作为多功能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试剂,用于生物体深层组织生物医学成像,具有优异的医学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染料分子,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大斯托克位移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二苯胺吖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近红外第二窗口(1000-1700nm)活体荧光成像因其具有深层组织穿透能力强和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近红外二区小分子荧光染料在生物成像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可用于开发近红外二区小分子成像试剂的策略主要包括扩展π-π共轭系统、供体和受体修饰以及构建荧光团j-聚集体等。基于现有的这些构建策略,目前现有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团支架主要包括聚甲炔菁染料(d-π-a)、供体-受体-供体(d-a-d)型荧光团、氮杂氟硼二吡咯(aza-bodipy)染料和氧杂蒽类荧光染料已经被成功构建并应用于体内生物成像。然而,这些染料中的大多数容易被生物体系中丰富的活性氧物质氧化分解破坏结构,并且多表现出较小的斯托克斯位移。众所周知,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荧光团有助于减少自猝灭和避免激发光引起的干扰,从而提高生物成像的信噪比。虽然,现有的d-a-d型荧光团展现出了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但存在着荧光亮度低、共轭体系大和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其特征在于,为二苯胺吖啶,记为DPA,其结构如通式Ⅰ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其特征在于,R1和R2为氢,R3和R4为2-(2-乙基磺酸)酰胺-1-乙氧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路线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在生物体深层组织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其特征在于,为二苯胺吖啶,记为dpa,其结构如通式ⅰ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分子,其特征在于,r1和r2为氢,r3和r4为2-(2-乙基磺酸)酰胺-1-乙氧基:

3.一种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祖海赵轩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