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温电缆及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43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7
一种共混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聚丙烯、DCP、POE、SEBS、改性聚硅氮烷、乳化剂、补强剂、苯基三甲基硅烷、氢氧化铝、二辛脂、石蜡油混合进行超声震荡,然后进行熔炼、挤出成型,所述改性聚硅氮烷采用聚硅氮烷(PSN2)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反应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共混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具有高熔点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达到260℃和‑36℃,具有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能力,绝缘性和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介电常数达到2.74C<supgt;2</supgt;/(N·M<supgt;2</supgt;),断裂强度为59MPa,断裂伸长率达到49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材料及耐温电缆。


技术介绍

1、电线电缆通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应用领域,从使用角度来说,可被分为电力电缆、电话电缆、汽车线、矿用电缆等,简单的电线只是一束铜丝和一层绝缘层构成。随着市场细分,各中特种电缆,如航运、地下、水下、航空航天和其他高性能电缆应运而生。这样的的电缆就不是简单的金属加上单层绝缘物,而至少存在不同特性的双层结构,分为绝缘料(导热性和绝缘性)和护套料(保护层)。而聚丙烯电缆料主要针对一定限度耐热电缆的绝缘提供适合的性能。

2、普通的聚乙烯电缆,工作温度低于85℃,高于85℃就需要聚丙烯电缆,但是聚丙烯材料的硬度大,必须降低材料的弯曲模量才能满足电缆保护套料的制造工艺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聚丙烯和弹性体共混改性,以提高材料的熔化温度的同时,降低材料的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共混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材料为保护层的耐温电缆。

2、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共混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混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备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氮烷,然后以聚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乙烯-辛烯工具弹性体(POE)、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氮烷、乳化剂、补强剂、苯基三甲基硅烷、氢氧化铝、二辛脂、石蜡油混合进行超声震荡,然后进行熔炼、挤出成型,所述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氮烷采用聚硅氮烷(PSN2)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反应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混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聚丙烯为8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为3~4份、POE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混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备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氮烷,然后以聚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乙烯-辛烯工具弹性体(poe)、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氮烷、乳化剂、补强剂、苯基三甲基硅烷、氢氧化铝、二辛脂、石蜡油混合进行超声震荡,然后进行熔炼、挤出成型,所述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氮烷采用聚硅氮烷(psn2)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反应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混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聚丙烯为8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为3~4份、poe为18~24份、sebs为15~20份、异氰酸酯改性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及煜焦云超冯同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盛大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