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42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其生产工艺步骤如下:环切→测量→切割→冲压→打磨→压装:A、环切:将气室下盖置于环切机上,通过限位机构对气室下盖限位,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限位机构转动,限位机构带动气室下盖转动,通过电缸带动切刀移动,使得切刀与气室下盖接触,进行环切工作,环切出防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气室下盖外表面的底部开设防滑槽,保证气室下盖上的防滑槽有足够强度,气室下盖与皮囊连接拉脱力大于15KN,通过设置游标卡尺,方便选出合适尺寸的加强环,避免加强环与气室下盖无法相适配,从而使得气室下盖不易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密封效果好,不易发生漏气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乘用车,具体为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乘用车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用途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

2、空气弹簧活塞缸体是乘用车上重要的部件之一,现有的空气弹簧活塞缸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导致气室与皮囊容易分离,从而容易出现漏气的情况,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具备不易漏气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空气弹簧活塞缸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导致气室与皮囊容易分离,从而容易出现漏气的情况,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生产工艺步骤如下:环切→测量→切割→冲压→打磨→压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正反牙丝杆,所述正反牙丝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夹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气缸,所述切割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空气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生产工艺步骤如下:环切→测量→切割→冲压→打磨→压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正反牙丝杆,所述正反牙丝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夹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空气弹簧活塞缸体连接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气缸,所述切割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锋余寰余滨冰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