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18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包括支撑筒、连接筒、轴承和连接头;支撑筒和连接筒内均中空设置,支撑筒顶端嵌套在连接筒外部,支撑筒与连接筒螺纹连接,连接筒远离支撑筒的一端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连接筒远离支撑筒的一端端部连接,轴承的内圈与连接头连接,连接头底端设置有螺纹。不仅能实现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而且提升工装夹具的通用性,实现多种型号真空灭弧室触头的拉开,减少夹具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真空灭弧室领域,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1、真空灭弧室在生产制造及检测过程中需要多次将两个触头进行分开,如工频老炼、冲击老炼、电容老炼、真空度测试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借用工装夹具实现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用于触头分开的工装夹具支撑在真空灭弧室一端,同时连接可以轴向运动的动导电杆,动导电杆与触头相连接,通过带动动导电杆轴向运动实现触头分开。真空灭弧室型号多种多样,外观尺寸各不相同,加工及检测时要求触头分开的距离不同,造成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种类繁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不仅能实现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而且提升工装夹具的通用性,实现多种型号真空灭弧室触头的拉开,减少夹具数量。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包括支撑筒、连接筒、轴承和连接头;

4、支撑筒和连接筒内均中空设置,支撑筒顶端嵌套在连接筒外部,支撑筒与连接筒螺纹连接,连接筒远离支撑筒的一端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连接筒远离支撑筒的一端端部连接,轴承的内圈与连接头连接,连接头底端设置有螺纹。

5、优选的,连接头直径大于动导电杆直径,连接头朝向动导电杆的一端设置有盲孔,盲孔直径与动导电杆直径相同,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6、优选的,连接头直径等于动导电杆内径,连接头朝向动导电杆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7、优选的,连接筒远离支撑筒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台阶,轴承外圈抵在台阶上。

8、优选的,连接筒周面上设置有通孔,通孔靠近连接筒远离支撑筒的一端设置。

9、进一步,通孔为方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利用连接头与动导电杆螺纹连接,随后转动连接筒,使连接筒朝向远离支撑筒的方向移动,由于连接筒与连接头采用轴承连接,因此连接头不会随着连接筒转动,但会随着连接筒轴向移动,带着动导电杆轴向移动,从而将动导电杆的触头与静导电杆的触头分开,不仅能实现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而且提升工装夹具的通用性,实现多种型号真空灭弧室触头的拉开,减少夹具数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1)、连接筒(2)、轴承(3)和连接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连接头(4)直径大于动导电杆(5)直径,连接头(4)朝向动导电杆(5)的一端设置有盲孔,盲孔直径与动导电杆(5)直径相同,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连接头(4)直径等于动导电杆(5)内径,连接头(4)朝向动导电杆(5)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连接筒(2)远离支撑筒(1)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台阶,轴承(3)外圈抵在台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连接筒(2)周面上设置有通孔,通孔靠近连接筒(2)远离支撑筒(1)的一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通孔为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1)、连接筒(2)、轴承(3)和连接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连接头(4)直径大于动导电杆(5)直径,连接头(4)朝向动导电杆(5)的一端设置有盲孔,盲孔直径与动导电杆(5)直径相同,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分开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连接头(4)直径等于动导电杆(5)内径,连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明超张宁苟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