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54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9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包括拌筒,拌筒的底部固定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远离电机一的一端延伸至拌筒的内部、并固定有连接块,拌筒的内部设有多个刮板,刮板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刮板的一端固定在搅拌轴上,拌筒的外侧设有输料筒,输料筒上设有用于连接拌筒的连接组件。本技术结构合理,可对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进行混合处理,可快速的将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输送到设备的内部,可对混合机进行适应性调控,工作性能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


技术介绍

1、纤维沥青混凝土是一种以沥青为胶结材料,加入聚丙烯纤维等增强材料和特殊添加剂的路面材料,纤维沥青混凝土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混合设备对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进行混合处理。

2、现有的混合设备虽然可以对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进行混合处理,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工人频繁的将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上举至混合设备的上方,然后再将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投入至混合设备的内部,在此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且上料效率极其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混合设备上料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

2、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包括拌筒,所述拌筒的底部固定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远离电机一的一端延伸至拌筒的内部、并固定有连接块,拌筒的内部设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刮板的一端固定在搅拌轴上,拌筒的外侧设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上设有用于连接拌筒的连接组件,输料筒开设有安装腔和输料槽,所述输料槽的槽口位于拌筒的上方,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电机二的一端延伸至输料槽的内部,所述输料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位于输料槽内部的丝杆外壁螺纹套接有嵌装在推板上的驱动套,输料筒的外侧开设有与输料槽连通的投料口,将相应的原料投入至投料口的内部,当原料进入到输料槽的内部后,通过电机二的运行,驱动丝杆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的丝杆和驱动套的螺纹配合,带动驱动套和推板进行位移,位移的推板推动输料槽内部的原料推送到槽口,落入拌筒的内部,通过电机一运行,驱动搅拌轴进行转动,转动的搅拌轴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带动刮板进行转动,转动的刮板和连接杆可对拌筒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

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投料口的内部铰接有用于封闭投料口的封闭板,投料口靠近封闭板一端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端部的内壁固定有多个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封闭板上,投料口的外侧设有固定在拌筒上的阻挡板,将物料放置在阻挡板的内部,位于阻挡板内部的物料将会压迫封闭板,带动封闭板进行偏转,打开投料口,位于封闭板顶部的物料随着投料口进入到输料槽的内部,当封闭板顶部的物料进入到输料槽的内部后,通过连接弹簧的复位弹性,拉动封闭板进行复位偏转,将投料口封闭。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和输料槽之间的内壁开设有转孔,所述丝杆转动在转孔的内部,所述拌筒的底部开设有转接孔,所述搅拌轴转动在转接孔的内部,所述转孔和转接孔的内壁均设有密封圈,通过转孔,丝杆可进行灵活的转动,通过转接孔,搅拌轴可进行灵活的转动,通过密封圈,可增加转孔和转接孔的密封性能。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拌筒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远离拌筒的一端固定有垫片,通过支撑腿,可对拌筒进行支撑,通过垫片,可提高支撑腿的稳定性能。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一的外侧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固定在拌筒的底部,通过防护壳,可对电机一进行防护。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输料筒一侧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两端固定有固定在输料筒上的固定块,螺纹柱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两端设有螺纹套接在螺纹柱外壁上的限定套,滑动套的外侧铰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活动端固定在拌筒上,驱动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拌筒上的固接块,所述固接块的外侧铰接有连动板,所述连动板的活动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输料筒的两侧开设有多个螺纹槽,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在相邻的螺纹槽内部,通过连接组件的运行,可对输料筒进行适应性调控。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定套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套,限定套的直径大于滑动套的孔径,通过橡胶套,可方便使用者转动限定套。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拌筒的底部铰接有出料门,所述出料门的外侧设有橡胶圈,通过打开出料门,可方便拌筒排出内部的物料。

1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1、通过拌筒、搅拌轴、刮板、连接杆、输料筒、支撑腿、安装腔、输料槽、丝杆、推板、投料口、封闭板、安装槽、连接弹簧、螺纹柱、滑动套、限定套、驱动板和连动板的配合工作,可对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进行混合处理,且可快速的将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输送到设备的内部,避免工人频繁的将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上举至混合设备的上方,然后再将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投入至混合设备的内部,上料方便,并且可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对混合机进行适应性调控,工作性能高。

12、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合理,可对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进行混合处理,可快速的将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输送到设备的内部,可对混合机进行适应性调控,工作性能高,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包括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筒的底部固定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远离电机一的一端延伸至拌筒的内部、并固定有连接块,拌筒的内部设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刮板的一端固定在搅拌轴上,拌筒的外侧设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上设有用于连接拌筒的连接组件,输料筒开设有安装腔和输料槽,所述输料槽的槽口位于拌筒的上方,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电机二的一端延伸至输料槽的内部,所述输料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位于输料槽内部的丝杆外壁螺纹套接有嵌装在推板上的驱动套,输料筒的外侧开设有与输料槽连通的投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口的内部铰接有用于封闭投料口的封闭板,投料口靠近封闭板一端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端部的内壁固定有多个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封闭板上,投料口的外侧设有固定在拌筒上的阻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和输料槽之间的内壁开设有转孔,所述丝杆转动在转孔的内部,所述拌筒的底部开设有转接孔,所述搅拌轴转动在转接孔的内部,所述转孔和转接孔的内壁均设有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筒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远离拌筒的一端固定有垫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一的外侧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固定在拌筒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输料筒一侧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两端固定有固定在输料筒上的固定块,螺纹柱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两端设有螺纹套接在螺纹柱外壁上的限定套,滑动套的外侧铰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活动端固定在拌筒上,驱动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拌筒上的固接块,所述固接块的外侧铰接有连动板,所述连动板的活动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输料筒的两侧开设有多个螺纹槽,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在相邻的螺纹槽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套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套,限定套的直径大于滑动套的孔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筒的底部铰接有出料门,所述出料门的外侧设有橡胶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包括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筒的底部固定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远离电机一的一端延伸至拌筒的内部、并固定有连接块,拌筒的内部设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刮板的一端固定在搅拌轴上,拌筒的外侧设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上设有用于连接拌筒的连接组件,输料筒开设有安装腔和输料槽,所述输料槽的槽口位于拌筒的上方,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电机二的一端延伸至输料槽的内部,所述输料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位于输料槽内部的丝杆外壁螺纹套接有嵌装在推板上的驱动套,输料筒的外侧开设有与输料槽连通的投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口的内部铰接有用于封闭投料口的封闭板,投料口靠近封闭板一端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端部的内壁固定有多个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封闭板上,投料口的外侧设有固定在拌筒上的阻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沥青混凝土使用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和输料槽之间的内壁开设有转孔,所述丝杆转动在转孔的内部,所述拌筒的底部开设有转接孔,所述搅拌轴转动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联合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淮南分校淮南职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