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索股架设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ppws索股循环牵引系统。
技术介绍
1、主缆是悬索桥的“生命线”,其施工方法一般有空中纺线法(as法)和预制平行索股法(ppws法)两种,对于as法架设主缆施工领域,小循环牵引系统应用较多,对于ppws法架设主缆施工而言,较为常规的是采用往复式牵引系统进行施工组织。小循环牵引系统具有同步性好、稳定性强、节约施工成本等特点,如何实现其在ppws法索股架设的应用,提高主缆架设效率是需要攻克的施工组织难题。
2、主缆架设牵引系统根据运行方式可分为:循环式 (大循环、小循环)和往复式(单线往复式、双线往复式)。根据国内外桥梁建设统计情况来看,as法架设主缆基本采用循环式牵引系统,ppws法架设主缆以往复式牵引系统为主,也有采用循环式牵引系统的案例,但跨径较小,在大跨径悬索桥利用小循环牵引系统进行ppws法主缆索股架设施工应用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索桥ppws索股循环牵引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常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索桥PPWS索股循环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卷扬机(2)、第一主塔(24)、第二主塔(25)、第一锚碇单元(20)、放索单元(26)、牵引索(12)、索股(18)、第二锚碇单元(27)、转向轮总成(17)和配重机构;所述的第一主塔(24)和第二主塔(2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锚碇单元(20)和第二锚碇单元(27)分设在第一主塔(24)和第二主塔(25)的外侧,且第一主塔(24)、第二主塔(25)、第一锚碇单元(20)和第二锚碇单元(27)共线;所述放索单元(26)置于第一锚碇单元(20)外侧;所述牵引卷扬机(2)固定在放索单元(26)所在地的地面上;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索桥ppws索股循环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卷扬机(2)、第一主塔(24)、第二主塔(25)、第一锚碇单元(20)、放索单元(26)、牵引索(12)、索股(18)、第二锚碇单元(27)、转向轮总成(17)和配重机构;所述的第一主塔(24)和第二主塔(2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锚碇单元(20)和第二锚碇单元(27)分设在第一主塔(24)和第二主塔(25)的外侧,且第一主塔(24)、第二主塔(25)、第一锚碇单元(20)和第二锚碇单元(27)共线;所述放索单元(26)置于第一锚碇单元(20)外侧;所述牵引卷扬机(2)固定在放索单元(26)所在地的地面上;所述转向轮总成(17)置于牵引卷扬机(2)两侧;所述牵引索(12)为环状,牵引索(12)依次经牵引卷扬机(2)、转向轮总成(17)、第一锚碇单元(20)、第一主塔(24)、第二主塔(25)到达第二锚碇单元(27),再从第二锚碇单元(27)、第二主塔(25)、第一主塔(24)、第一锚碇单元(20)、牵引卷扬机(2),返回至转向轮总成(17);在第一锚碇单元(20)至第二锚碇单元(27)、第二锚碇单元(27)返回至第一锚碇单元(20)的牵引索(12)上分别连接有一个拽拉器(13),两个拽拉器(13)设置的位置将牵引索(12)均分两等分;在第二锚碇单元(27)外侧的牵引索(12)上连接有配重机构(11);第一锚碇单元(20)和第二锚碇单元(27)之间连接有猫道(37),猫道(37)内平行的连接有两条用于索股滑动通过的辊道;所述索股(18)依次通过放索单元(26)、第一锚碇单元(20)、第一主塔(24)、第二主塔(25)连接到第二锚碇单元(27)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ppws索股循环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索单元(26)包括放索机构(1)、排线器(15)、支撑滚轮(16)、上锚通道(5)和上锚小车(19);所述上锚通道(5)的上端与第一锚碇单元(20)连接,下端连接在场地地面上;所述放索机构(1)置于上锚通道(5)的输入端;所述排线器(15)置于放索机构(1)和转向轮总成(17)之间;所述支撑滚轮(16)置于排线器(15)和上锚通道(5)之间;所述上锚小车(19)滑动连接在上锚通道(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索桥ppws索股循环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锚通道(5)由两根平行设置的u型型钢构成;u型型钢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的上锚小车(19)包括挡板(40)、支腿(41)、滑杆(42)和挡板框(43);所述的挡板框(43)为方形;挡板框(43)的四个角的下表面分别垂直连接有一个支腿(41);两支腿(41)连线与上锚通道(5)轴线平行的支腿(41)底端之间连接有一个滑杆(42);两根滑杆(42)分别置于平行设置的u型型钢内;所述挡板(40)竖直的连接在挡板框(43)内,且与上锚通道(5)轴线垂直;所述支撑滚轮(16)包括支杆和滚轮,所述滚轮连接在支杆上,支杆固定连接在场地的地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ppws索股循环牵引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胜刚,杜洪池,林吉明,艾国清,耿祥云,王坤,张辉,王宏民,苏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