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发结构及智能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29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发结构及智能笔,属于智能书写技术领域。触发结构包括电路板、套管、触发元件、触发件和笔芯。套管具有容纳腔,套管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相对端分别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触发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触发元件位于套管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且朝向第二开口设置;触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一端穿设于第二开口安装在容纳腔内,第二端与触发元件抵接;笔芯的一部分活动地穿设于第一开口和容纳腔且与第一端抵接。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结构,有效提升了与触发元件接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了智能笔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智能书写,尤其涉及一种触发结构及智能笔


技术介绍

1、智能笔不仅具有传统笔的书写功能,还能采集铺设有点阵码的介质上书写时的书写交互信息,并将书写交互信息电子化存储和传输,而使其被广泛的应用。为了能够捕获文本或者图案等输入信息,以便智能笔能够储存记录所输入的信息。相关技术中的智能笔设置有摄像头进行捕获,并通过笔芯在书写时受到书写介质的挤压压力发生相应的移动而触发触碰开关,以使与该触碰开关电性连接的摄像头开启而进行正常工作。然而,在笔芯具有一定的长度时,其移动过程容易发生偏移,使得笔芯与触碰开关无法进行均匀、稳定的接触,导致影响了智能笔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触发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3、一种触发结构,包括:

4、电路板;

5、套管,具有容纳腔,所述套管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相对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6、触发元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发元件位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

7、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触发元件抵接;

8、笔芯,所述笔芯的一部分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第一端抵接。

9、另外,根据本申请的触发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凸设有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触发元件抵接。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部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棱柱形。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元件包括连接部和第二触发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触发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二触发部的形状相匹配,且与所述第二触发部抵接。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触发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套管的轴线垂直设置。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板穿设于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部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棱柱形。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笔芯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具有间距。

18、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笔,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发结构。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20、本申请提出一种触发结构及智能笔,触发结构包括电路板、套管、触发元件、触发件和笔芯,套管具有容纳腔,套管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相对端分别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触发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触发元件位于套管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且朝向第二开口设置;触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一端穿设于第二开口安装在容纳腔内,第二端与所述触发元件抵接;笔芯的一部分活动地穿设于第一开口和容纳腔且与第一端抵接。

21、使用过程中,笔芯书写时在书写介质的挤压作用下朝向靠近触发元件的方向移动,通过将笔芯的一部分活动地穿设于第一开口和容纳腔且与触发件的第一端抵接,以挤压带动触发件同步朝向靠近触发元件的方向移动,通过将触发件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二开口安装在容纳腔内,这样使得套管能够跟随触发件同步朝向靠近触发元件的方向移动,从而利用触发件的第二端均匀、稳定地挤压触发元件,有效提升了与触发元件接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了智能笔的使用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凸设有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触发元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棱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元件包括连接部和第二触发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触发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二触发部的形状相匹配,且与所述第二触发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触发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套管的轴线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板穿设于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部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棱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笔芯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具有间距。

10.一种智能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发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凸设有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触发元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棱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元件包括连接部和第二触发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触发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二触发部的形状相匹配,且与所述第二触发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触发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套管的轴线垂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思张鸿亮万鸣炜李开熊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