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2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针对现有的电梯在使用时,不能通过防护组件对用户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容易出现二次伤害,导致装置安全系数较低,防护性能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电梯井,所述电梯井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贯穿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套筒,所述电梯井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套筒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可以监测到人员掉落,启动电动推杆,解除对套筒的制动状态,网兜快速伸出,主要保护人员从首层层门坠落和吸收高层坠落的能量,避免来回多次反弹,造成人员的二次伤害,同时安全气囊的设置可以再次对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尤其涉及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

2、1、现有的电梯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在人员坠落时,只能通过简单的气囊实现保护功能,不能通过防护组件对用户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容易出现二次伤害,导致装置安全系数较低,防护性能差。

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文件提出了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9)之间的对称设置的两个加强杆(20),两个所述加强杆(20)和两个套筒(9)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网兜(8),其中一个所述套筒(9)的底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槽(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梯井(1)底部内壁的金属骨网架(17),所述金属骨网架(17)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18),所述金属骨网架(17)的顶部设置有安全气囊(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9)之间的对称设置的两个加强杆(20),两个所述加强杆(20)和两个套筒(9)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网兜(8),其中一个所述套筒(9)的底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槽(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梯井(1)底部内壁的金属骨网架(17),所述金属骨网架(17)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18),所述金属骨网架(17)的顶部设置有安全气囊(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防坠落电梯底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三凹槽(11)内壁的横板(15),所述电梯井(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四凹槽(12),所述第四凹槽(12)位于第三凹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钦达曾耀传颜朝友刘爱国罗立辉许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