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可铮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20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包括屋顶本体、支撑板、光伏板、清洗组件和控制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IC芯片控制对应的增压泵通电运行,增压泵将清洗液输送至清洗管,通过清洗喷头对光伏板的表面进行冲洗,达到清理光伏板的目的,相比采用人工进行光伏板的清理,降低其运行成本,且避免清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清洗组件和识别组件的设置,摄像头对对应光伏板的表面进行视频监控,数据采集模组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采集,比对模组对图像数据和图像数据库进行比对,当识别到对应的光伏板表面模糊度达到设定值时,证明对应的光伏板需要清理了,便于通过IC芯片控制对应的增压泵通电运行进行清理作业,实现对清洗组件的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保护以及利用也越来越合理化和规范化,其中光伏技术则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之一,并且在房屋建筑中光伏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运用,其中光伏一体化的屋顶就是代表,而光伏一体化屋顶是将光伏方阵直接铺设在房屋建筑的屋顶上,或者直接采用光伏方阵替代了原有房屋建筑的屋顶,利用光伏方阵进行太阳能和电能的转化,并将电能存蓄在储电设备中,而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所消耗的部分电能可通过上述的储电设备进行提供电力支持,达到分担用电压力的目的;

2、申请号为20221078170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 顶,涉及房屋建筑
,该专利技术包括房屋屋顶、装配板、折叠板和光伏组件,房屋屋顶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装配板,房屋屋顶通过装配板与折叠板连接,房屋屋顶的外侧壁上镶嵌有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中的光伏架的底部侧壁通过调节件与房屋屋顶的外壁连接,且光伏架的内部的光伏槽 通过卡接件与光伏板连接,该专利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以及其上的配件可使折叠板完成延展或收回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本体(1)、支撑板(2)、光伏板(3)、清洗组件(4)和控制组件(5),所述支撑板(2)采用多个,且支撑板(2)安装在屋顶本体(1)的上方;所述光伏板(3)采用多个,且光伏板(3)安装在支撑板(2)的上方;所述清洗组件(4)采用多个,且清洗组件(4)安装在屋顶本体(1)的上方;所述控制组件(5)安装在屋顶本体(1)上方中间位置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箱(51)、箱盖(52)、接线盒(53)、UPS备用电源(54)、IC芯片(55)、数据采集模组(56)、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本体(1)、支撑板(2)、光伏板(3)、清洗组件(4)和控制组件(5),所述支撑板(2)采用多个,且支撑板(2)安装在屋顶本体(1)的上方;所述光伏板(3)采用多个,且光伏板(3)安装在支撑板(2)的上方;所述清洗组件(4)采用多个,且清洗组件(4)安装在屋顶本体(1)的上方;所述控制组件(5)安装在屋顶本体(1)上方中间位置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箱(51)、箱盖(52)、接线盒(53)、ups备用电源(54)、ic芯片(55)、数据采集模组(56)、蜂鸣器(57)和识别组件(58),所述控制箱(51)安装在屋顶本体(1)上方中间位置的一端;所述箱盖(52)安装在控制箱(51)的上方;所述接线盒(53)、ups备用电源(54)、ic芯片(55)、数据采集模组(56)、蜂鸣器(57)和识别组件(58)安装在控制箱(51)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58)包括识别模组(581)、图像数据库(582)、比对模组(583)、修正模组(584)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控制箱(51)的内部;所述识别模组(581)、图像数据库(582)、比对模组(583)和修正模组(584)安装在外壳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本体(1)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2)采用长方体结构,且支撑板(2)等间距设置;所述光伏板(3)等间距设置,且光伏板(3)与屋顶本体(1)平行设置,该光伏板(3)与支撑板(2)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1)采用长方体结构,且固定板(41)与光伏板(3)采用相同的个数,该固定板(41)与光伏板(3)一一对应;所述清洗喷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铮陈瑞
申请(专利权)人:王可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