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17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及工艺,浸金剂包括溴酸铜、三溴乙酰氯、酒石酸、有机酸盐及有机胺;该浸金剂应用时,溴酸铜、三溴乙酰氯中的卤族元素可先与金离子形成稳定配合物,酒石酸提高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利于金的浸出;溴酸铜中的铜也可作为金的氧化剂,促进其与卤族元素形成稳定配合物,有机胺作为铜的稳定剂,形成铜氨浸金作用,保持较好的浸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浸金剂通过各组分的协同浸出作用,可以直接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无需进行酸碱转型,还具有优异的浸出率与回收率;解决了酸性含金物料在氰化提金过程存在酸碱转型困难及固废氰化尾渣处理成本高的问题;且药剂用量低,工艺流程简单、环保、高效,工业应用前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金,尤其涉及一种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及工艺


技术介绍

1、目前冶金行业中,为了能够较好的利用难处理矿石资源,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多数预处理工艺产生的预处理渣呈酸性。针对该部分物料,目前工业中基本采用先进行酸碱转型,然后再进行氰化提金的方法;但在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的氰化尾渣及尾液中都会残留部分氰化物,在排放之前须进行环保处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行业亟需可在酸性条件下直接浸出的非氰提金工艺技术,进而降低环境压力,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2、目前,多种非氰化浸金方法主要有硫代硫酸盐法、卤素法、硫脲法、甘氨酸法、石硫合剂法等。例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 201610266915.6)公开了一种环保浸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浸金剂由强碱(naoh、koh)8-15份,碳酸盐(na2co3、nahco3、k2co3)4-16份,氰酸钠12-30份,氯化钠3-6份,溴化钠2-8份,铁盐(氯化亚铁、硝酸亚铁、硫酸亚铁、亚铁氰化钾)6-22份,氧化剂2-4份,稳定剂(硝酸铅)3-6份组成;利用该浸金剂可替代氰化物提金,无毒无害,且该合成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浸金剂包括25~30份的溴酸铜、5~8份的三溴乙酰氯、10~15份的酒石酸以及活化剂与稳定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为有机酸盐,所述稳定剂为有机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浸金剂的体系中,所述有机酸盐的质量份数为0.8~1.0份,所述有机胺的质量份数为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金剂的使用环境在pH值为1.0~5.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浸金剂包括25~30份的溴酸铜、5~8份的三溴乙酰氯、10~15份的酒石酸以及活化剂与稳定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为有机酸盐,所述稳定剂为有机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浸金剂的体系中,所述有机酸盐的质量份数为0.8~1.0份,所述有机胺的质量份数为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金剂的使用环境在ph值为1.0~5.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酸性含金物料中提金的浸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盐包括3-硝基苯磺酸钠、3-硝基苯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酸性含金物料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超张世镖郝福来王秀美李健赵国惠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