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12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楼板面框架、设置在楼板面框架底部的预制底板以及设置在楼板面框架顶部的钢筋网盖板,预制底板、钢筋网盖板和楼板面框架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芯模,芯模上分别贯穿设置有横向通槽和纵向通槽,横向通槽的轴线的投影线与纵向通槽的轴线呈十字交叉,楼板面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每个芯模支撑悬空于空腔内的支撑体,支撑体包括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穿过每个芯模的横向通槽,纵向支撑杆穿过每个芯模的纵向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具有施工简便快捷,楼板结构受力均匀,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楼板面中多采用空心楼盖,空心楼盖由于结构高度小、空间刚度大、比普通肋梁更经济的设计成本,在大跨度车库、商业、广场及部分大板结构中具有较好的适用前景。空心楼盖是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也叫现浇无梁空心楼盖,安装芯模产品后现浇而成的空心无明梁楼盖。空心楼盖包括预制底板、上层钢筋、砼、芯模,芯模埋置在钢筋砼中,其特征在于芯模为轻质材料。

2、现有的空心楼盖施工时,需要将若干芯模分别设置在预制底板之间,再使用钢丝将若干芯模一一扎紧,这样虽然解决了芯模抗浮的问题,但是对每个芯模进行一一固定,施工效率较低,并且各芯模无法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同一纵间距和同一行间距上,容易造成空心楼盖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具有施工简便快捷,楼板结构受力均匀,稳定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包括楼板面框架(2)、设置在楼板面框架(2)底部的预制底板(7)以及设置在楼板面框架(2)顶部的钢筋网盖板(6),所述预制底板(7)、钢筋网盖板(6)和楼板面框架(2)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芯模(8),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8)上分别贯穿设置有横向通槽(81)和纵向通槽(82),所述横向通槽(81)的轴线的投影线与纵向通槽(82)的轴线呈十字交叉,所述楼板面框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每个芯模(8)支撑悬空于空腔内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横向支撑杆(4)和纵向支撑杆(5),所述横向支撑杆(4)穿过每个芯模(8)的横向通槽(81),所述纵向支撑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包括楼板面框架(2)、设置在楼板面框架(2)底部的预制底板(7)以及设置在楼板面框架(2)顶部的钢筋网盖板(6),所述预制底板(7)、钢筋网盖板(6)和楼板面框架(2)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芯模(8),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8)上分别贯穿设置有横向通槽(81)和纵向通槽(82),所述横向通槽(81)的轴线的投影线与纵向通槽(82)的轴线呈十字交叉,所述楼板面框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每个芯模(8)支撑悬空于空腔内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横向支撑杆(4)和纵向支撑杆(5),所述横向支撑杆(4)穿过每个芯模(8)的横向通槽(81),所述纵向支撑杆(5)穿过每个芯模(8)的纵向通槽(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空心楼盖还包括立柱(1),所述楼板面框架(2)包括多根钢梁(21),每根钢梁(21)通过快速连接结构(3)连接于每相邻的两根立柱(1)之间,多根所述钢梁(21)合围形成所述楼板面框架(2),所述钢梁(21)的横截面为h型,所述钢梁(21)包括上翼缘(212)、下翼缘(214)以及固定连接于上翼缘(212)和下翼缘(214)之间的腹板(213),所述预制底板(7)的四周边缘与所述多根钢梁(21)的下翼缘(214)固定连接,所述上翼缘(21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1),所述支撑板(2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钢筋连接孔(2111),相对的两个支撑板(211)之间于钢筋连接孔(2111)内连接有钢筋,若干根钢筋纵横交织形成所述钢筋网盖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于横向方向上的两根钢梁(21)的腹板(2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孔,于纵向方向上的两根钢梁(21)的腹板(21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孔(2131),所述横向支撑杆(4)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一支撑孔后螺纹连接有横向螺母,所述纵向支撑杆(5)穿过两个第二支撑孔(2131)后螺纹连接有纵向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7)上位于每相邻的两个或多个芯模(8)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梁,所述加强肋梁上设置有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阿芹孙豪健陈佳琪吴桂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苏阳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