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及智能收放卷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及智能收放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8093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及智能收放卷方法,其系统包括动力滚筒、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均暗藏于动力滚筒内部的动力座、转动件、动力马达及传动件,其中动力座通过转动件相对转动连接于动力滚筒的内壁,且动力座自端部通过外接件与外部固定连接,动力马达安装于动力座上,传动件将动力马达的输出轴与动力滚筒相传动连接,且输出轴、传动件及动力滚筒形成的运动阻尼以限制输出轴的惯性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不仅克服输出轴的惯性而产生过度收放的缺陷,避免出现收卷不均或者料头难以寻找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动力部件全部内置,不仅节约安置空间,而且不会造成生活中的障碍,同时暗藏保护、整体结构造型美观等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卷放,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同时还涉及一种智能收放卷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所采用卷放模式基本上通过动力轴插装至对应的卷盘或卷筒内部,使得动力轴和卷盘或者动力轴和卷筒之间保持同步,并在动力器的驱动下,动力轴的正反向转动后实施卷盘或卷筒的卷收或卷放。

2、然而,在实际收、放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1、收、放的速度完全取决于动力轴的转速,但是,在常规收、放卷过程中,经常出现动力停止输出后,因惯性而产生过度收放可能,导致收卷不均(例如:膜类产品的收卷)或者料头难以寻找(例如:透明胶带、卫生卷纸)等等不足,无法满足高精度收放卷之需要;

4、2、所采用的动力器基本上都是外置,不仅需要较大的安置空间,而且用于生活中会形成障碍,增加损坏或意外损伤的概率,同时,也无法完成动力器暗藏保护,且整体结构造型很难应用于实际生活之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

2、同时还涉及一种智能收放卷方法。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包括与卷盘或卷筒插装且同步转动的动力滚筒、驱动动力滚筒绕自身中心线转动的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均暗藏于动力滚筒内部的动力座、转动件、动力马达及传动件,其中动力座通过转动件相对转动连接于动力滚筒的内壁,且动力座自端部通过外接件与外部固定连接,动力马达安装于动力座上,传动件将动力马达的输出轴与动力滚筒相传动连接,且输出轴、传动件及动力滚筒形成的运动阻尼以限制输出轴的惯性转动。

5、优选地,输出轴与动力滚筒同芯设置。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动力座包括前座体、后座体、用于将前座体和后座体之间连接形成座腔的连接体、以及安装于前座体端部的安装部,连接体有多条且在前座体或后座体周向隔开分布,其中座腔、动力滚筒的内腔、及动力滚筒外部空间相互连通,动力马达定位在后座体上且位于座腔内,转动件安装于安装部上。在此,不仅方便各部件的内置布局(或者暗藏),而且与外部空间的连通能够有效的进行散热以延长动力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7、优选地,在后座体的周向上形成由自外向内凹陷的缺槽,座腔和内腔通过缺槽连通,动力滚筒后端敞开。便于运动所产生的气流对动力马达进行散热,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缺槽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但是不管是多少个,需要满足一个要求,那就是绕着中心均匀分布,同时,各缺槽均以后座体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弧状,多个缺槽绕着圆心均匀间隔分布。然后,相邻两条缺槽的端部之间形成拱起部,各拱起部与动力滚筒的内壁相对滚动贴合,这样能够提高输出轴与动力滚筒的转动同轴度,减少转动件的损耗,而且,一般情况下,转动件采用最简单的轴承结构即可。

8、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动力滚筒内壁设有第一内圈体,拱起部相对滚动贴合在第一内圈体的内壁。在此,通过第一内圈体所构成的转动限位支撑,提高同轴转动的稳定性。

9、优选地,在动力滚筒内壁还设有第二内圈体,其中前座体和/或连接体自周向相对滚动贴合在第二内圈体的内壁。在多点位置的转动限位支撑下,进一步有提高同轴转动的稳定性。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内圈体有一个,且内壁与连接体的周向相对滚动贴合。

10、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第一内圈体和第二内圈体之间形成散热筋条,其中散热筋条、第一内圈体和第二内圈体、及动力滚筒内壁之间形成的腔体与座腔连通。由散热筋条的设置,更高效的使其运动产生的气流快速自连通的通道排出,高效率的完成动力部件的散热。

11、优选地,散热筋条有多条,其中各散热筋条沿着动力滚筒长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散热筋条之间形成散热槽,且散热槽自缺槽与外部或动力滚筒后端的内腔连通。或者,散热筋条有一条或多条,且各散热筋条呈螺旋式分布在动力滚筒的内壁,相邻两个散热筋条之间形成散热槽,各散热槽呈螺旋形。在此,不管散热槽呈任何形状,都能够起到分流和导流的技术效果,十分有利于气流进行动力部件的散热,提高动力部件的使用寿命。

1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动力马达位于第一内圈体和第二内圈体之间所形成的散热区内,输出轴自散热区穿出并向前座体延伸。通过散热区的全部覆盖,更好的完成动力马达的散热。

13、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动力滚筒内壁形成有内齿圈,传动组件包括安装于输出轴端部的动力齿轮、分别与动力齿轮和内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其中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座上,动力齿轮、行星齿轮、及内齿圈三者之间形成自锁力,且自锁力形成的阻尼能够限制输出轴的惯性转动。采用行星齿轮的自转以带动内齿圈的转动,不仅转动相对平稳,而且所形成的自锁力能够避免输出轴出现空转而导致动力滚筒的过度转动。

14、优选地,行星齿轮至少有两个,且绕着动力齿轮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收放卷方法,其采用了上述的收放卷系统,且收放卷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动力滚筒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其中所述plc控制单元、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动力马达相连通,其中由所述plc控制单元和所述角度传感器控制所述动力马达转动角度。也就是说,可以智能控制动力滚筒的转动角度,以满足生活或者生产过程的收卷和放卷之需要。

16、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现有收、放卷过程中,不仅无法克服输出轴的惯性而产生过度收放可能,而且直接导致收卷不均或者料头难以寻找,无法满足高精度收放卷之需要,同时动力器基本上都是外置,不仅需要较大的安置空间,而且用于生活中会形成障碍,增加意外损坏或意外损伤的概率,同时,也无法完成动力器暗藏保护,且整体结构造型很难应用于实际生活之需等等不足,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收放卷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巧妙地解决了现有结构的各种不足。采取该系统,由内置式的动力单元相对定位,并在转动件和传动件作用下,将动力马达的输出轴与动力滚筒实现同步且同向转动,以完成套设在动力滚筒上的卷盘或卷筒的收卷或放卷,同时输出轴、传动件及动力滚筒形成的运动阻尼以限制输出轴的惯性转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不仅克服输出轴的惯性而产生过度收放的缺陷,避免出现收卷不均或者料头难以寻找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动力部件全部内置,不仅节约安置空间,而且不会造成生活中的障碍,同时暗藏保护、整体结构造型美观等等优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包括与卷盘或卷筒插装且同步转动的动力滚筒、驱动所述动力滚筒绕自身中心线转动的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动力滚筒同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座包括前座体、后座体、用于将所述前座体和所述后座体之间连接形成座腔的连接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前座体端部的安装部,所述连接体有多条且在所述前座体或所述后座体周向隔开分布,其中所述座腔、所述动力滚筒的内腔、及所述动力滚筒外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动力马达定位在所述后座体上且位于所述座腔内,所述转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座体的周向上形成由自外向内凹陷的缺槽,所述座腔和所述内腔通过所述缺槽连通,所述动力滚筒后端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槽至少有两个,其中各所述缺槽均以所述后座体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弧状,多个所述缺槽绕着圆心均匀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缺槽的端部之间形成拱起部,各所述拱起部与所述动力滚筒的内壁相对滚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滚筒内壁设有第一内圈体,所述拱起部相对滚动贴合在所述第一内圈体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滚筒内壁还设有第二内圈体,其中所述前座体和/或所述连接体自周向相对滚动贴合在所述第二内圈体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圈体有一个,且内壁与所述连接体的周向相对滚动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圈体和第二内圈体之间形成散热筋条,其中所述散热筋条、所述第一内圈体和第二内圈体、及所述动力滚筒内壁之间形成的腔体与所述座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筋条有多条,其中各所述散热筋条沿着所述动力滚筒长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散热筋条之间形成散热槽,且所述的散热槽自所述缺槽与外部或所述动力滚筒后端的内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筋条有一条或多条,且各所述散热筋条呈螺旋式分布在所述动力滚筒的内壁,相邻两个散热筋条之间形成散热槽,各所述散热槽呈螺旋形。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或11或12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马达位于所述第一内圈体和所述第二内圈体之间所形成的散热区内,所述输出轴自所述散热区穿出并向所述前座体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滚筒内壁形成有内齿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输出轴前端部的动力齿轮、分别与所述动力齿轮和所述内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其中所述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动力座上,所述动力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及所述内齿圈三者之间形成自锁力,且自锁力形成的阻尼能够限制所述输出轴的惯性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至少有两个,且绕着所述动力齿轮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16.一种智能收放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了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收放卷系统,且所述收放卷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动力滚筒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其中所述PLC控制单元、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动力马达相连通,其中由所述PLC控制单元和所述角度传感器控制所述动力马达转动角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包括与卷盘或卷筒插装且同步转动的动力滚筒、驱动所述动力滚筒绕自身中心线转动的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动力滚筒同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座包括前座体、后座体、用于将所述前座体和所述后座体之间连接形成座腔的连接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前座体端部的安装部,所述连接体有多条且在所述前座体或所述后座体周向隔开分布,其中所述座腔、所述动力滚筒的内腔、及所述动力滚筒外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动力马达定位在所述后座体上且位于所述座腔内,所述转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座体的周向上形成由自外向内凹陷的缺槽,所述座腔和所述内腔通过所述缺槽连通,所述动力滚筒后端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槽至少有两个,其中各所述缺槽均以所述后座体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弧状,多个所述缺槽绕着圆心均匀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缺槽的端部之间形成拱起部,各所述拱起部与所述动力滚筒的内壁相对滚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滚筒内壁设有第一内圈体,所述拱起部相对滚动贴合在所述第一内圈体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滚筒内壁还设有第二内圈体,其中所述前座体和/或所述连接体自周向相对滚动贴合在所述第二内圈体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动力式收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圈体有一个,且内壁与所述连接体的周向相对滚动贴合。

10.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付政杨奇鹏芮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