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795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步骤二、查看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的当前及历史遥感卫星影像,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内自然发育的潮沟所在位置;步骤三、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的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步骤四、在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内自然发育的潮沟所在位置重建潮沟,同时在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之间的重建潮沟交汇处构建纳潮浅水滩;步骤五、后期维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使得滨海湿地修复设计变得更为简易、便捷、迅速,可极大程度降低滨海湿地修复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提高滨海湿地修复效果的多元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涉及一种生态修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滨海湿地潮沟生态修复方法,主要基于在待修复的滨海湿地内,通过勘测海潮线,开展土壤调查,检测滨海湿地铁、有机质、有效磷等物质,将待修复的滨海湿地划分为高滩区域、中滩区域、低滩区域等不同区域;随后在不同区域内挖通若干纵横交叉的人工潮沟,以此模拟滨海湿地潮沟现象,修复滨海湿地生态环境。

2、现有滨海湿地潮沟生态修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需对待修复的滨海湿地内开展铁、有机质、有效磷等物质检测工作,检测过程中涉及的采样、上机分析等过程步骤繁琐、耗时较长;(2)现有挖通若干纵横交叉的人工潮沟的方法,仅模拟潮沟表象形式,即以人工沟渠的形式引导海水走向,人工干扰痕迹较为明显,未能考虑海水动力和滨海湿地交互作用影响下的潮沟自然发育过程,有悖于当前“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最新生态修复理念,不利于实现滨海湿地的自然恢复;(3)主要以构建人工潮沟来实现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的恢复目标,未能考虑在我国鸟类“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生态背景下,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目标,需同时结合对滨海湿地鸟类群落的恢复目标,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步骤二、查看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的当前及历史遥感卫星影像,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内自然发育的潮沟所在位置;步骤三、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的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步骤四、在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内自然发育的潮沟所在位置重建潮沟,同时在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之间的重建潮沟交汇处构建纳潮浅水滩;步骤五、后期维护。

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四中,将重建潮沟分为一级潮沟、二级潮沟和三级潮沟,一级潮沟为主要潮沟,二级潮沟为一级潮沟的分支潮沟,三级潮沟为二级潮沟的分支潮沟,潮沟连通海域潮汐,起到营养物质和生物资源交换的作用。

4、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四中,构建一级潮沟宽度为8~10m,宽深比为20;构建二级潮沟宽度为2~4m,宽深比为14;构建三级潮沟宽度为0.5~1m,宽深比为6。

5、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四中,以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周边潮沟的天然休止角作为重建潮沟两侧岸壁的坡度;当重建潮沟两侧岸壁的坡度小于15°时,采用3~5cm粒径的碎石作为潮沟护面,从而增强潮沟稳定性,防治潮汐作用对潮沟的侵蚀。

6、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四中,在一级潮沟和二级潮沟交汇处构建所述纳潮浅水滩。

7、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四中,所述纳潮浅水滩为不规则形状,以外来入侵植物和本土植物交接处为纳潮浅水滩所在边界,纳潮浅水滩的范围需覆盖入侵植物所在密集区域。

8、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四中,所述纳潮浅水滩的底部高程根据水利数据确定,满足每日4:00时~20:00时时间范围内,纳潮浅水滩水深范围在10~30cm时超过6小时。

9、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一中,根据地形差异、植被分布情况、生境受损程度确定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

1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三的具体方法为:勘测待修复滨海湿地区域相连河道或海域的潮汐活动数据,记录水位变化和时间,潮汐活动范围,确定小潮高潮线和小潮低潮线。

11、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五的具体方法为:对所述潮沟和纳潮浅水滩构建后,二次生长的入侵植物进行清除。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一、使得滨海湿地修复设计变得更为简易、便捷、迅速:本专利技术结合利用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快速识别潮沟自然发育形态,极大程度缩短现有修复方法中对区域进行勘测、调查的时间,简化滨海湿地修复设计步骤,使得修复设计更易执行。

14、二、极大降低滨海湿地修复在工程施工阶段对生态的干扰程度:本专利技术仅利用滨海湿地自然发育潮沟形态,对修复区部分滨海湿地进行施工作业,避免了现有修复方法需要对若干人工纵横潮沟的大面积挖掘施工,有效降低生态干扰,缓解对周边生物的施工扰动,减小滨海湿地施工规模和生态影响,实现生态系统扰动的最小化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15、三、提高滨海湿地修复效果的多元化:本专利技术在恢复修复区潮滩植被带的同时,更进一步通过纳潮浅水滩的构建,增加鸟类栖息地面积,提高修复区鸟类承载力,增大生境容纳量,实现鸟类群落恢复的目标,使得修复后产生更加多元的生态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快速的近自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絮飞腊孟珂吕忠海程攻郑孙元曹海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