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762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撒施磷矿粉及种植毛叶苕子:将毛叶苕子的种子撒播到土壤中,再撒施磷矿粉后耙耱土壤;翻压毛叶苕子:在毛叶苕子种植后的180~200天干耕翻压毛叶苕子;水稻水肥调控:毛叶苕子翻压后,经过沤制发酵,再移栽水稻,然后施肥灌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种植水稻,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和水稻Cd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首要重金属污染物是镉。cd很难在环境中降解,并且具有显著的生物积累和放大效应,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和肾脏中不断累积。少量的cd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害,因而长期食用轻微cd超标的食品会导致人体cd累积并产生慢性毒性,会影响肾脏和肝脏的代谢活动,还有cd能替代人体中的钙和锌元素,引起机体癌变和骨质疏松,甚至导致人体的生殖发育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与其他谷类作物相比,由于水稻的厌氧生长条件和特定的生理过程,水稻吸收cd的效率更高,更容易积累cd。在cd 污染稻田种植水稻所产出的稻米cd含量往往偏高,容易超出食品安全标准,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因此治理稻田cd污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磷酸盐是常见的重金属钝化材料,可通过调控土壤ph值、有效磷含量等降低土壤cd活性,从而降低植物对cd的吸收。磷矿粉由于活性较低,钝化重金属效果不明显,需要通过人为活化才能有效钝化土壤中的cd,极大的增加了治理成本。

3、绿肥在构建现代农业种植制度、实现农田用养结合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近年来,在中国南方稻区,利用冬闲田种植应用冬季绿肥是传统的培肥增产措施,是一种高效的轮作方式。国内绿肥种质资源充足,主要有豆科,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等,它们各自的特点对于土壤改良及重金属污染修复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针对南方双季稻区主要应用的绿肥品种为紫云英,修复品种单一,修复效果不明显,且绿肥虽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土壤有效cd和农作物中cd的含量,但无法保证早晚稻均实现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水稻cd含量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撒施磷矿粉及种植毛叶苕子

5、将毛叶苕子的种子撒播到土壤中,再撒施磷矿粉后耙耱土壤;

6、(2)翻压毛叶苕子

7、在毛叶苕子种植后的180~200天干耕翻压毛叶苕子;

8、(3)水稻水肥调控

9、毛叶苕子翻压后,经过沤制发酵,再移栽水稻,然后施肥灌溉。

10、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播种量为3~4公斤/亩;

11、所述磷矿粉按照220~440公斤/亩均匀撒施于土壤中。

12、所述毛叶苕子的鲜草翻压量1500~1800公斤/亩。

13、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在撒播前用机械方法擦破种皮或用25℃~30℃的温水浸泡种子8~24小时。

14、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撒播到土壤中之前,包括:晚稻收割后,对稻田进行浅翻深松,2~3天后采用人工或播种器撒播毛叶苕子;所述浅翻的土壤深度为15~20cm,所述深松的土壤深度为30~35cm。

15、所述翻压毛叶苕子的翻耕深度为20~25cm。

16、所述毛叶苕子翻压后经过10~15天的沤制发酵,然后移栽早稻。

17、进一步地,移栽早稻之后,施用水溶性不含cd的氮肥和钾肥;

18、早稻前期采用湿润灌溉,孕穗期至齐穗期采用深水灌溉,黄熟期保持土壤湿润。

19、进一步地,在早稻收割后,种植晚稻,施用水溶性不含cd的氮肥和钾肥;晚稻前期采用湿润灌溉,孕穗期至齐穗期采用深水灌溉,黄熟期保持土壤湿润。

20、所述耙耱土壤之后还包括对土壤开沟渠;

21、所述不含cd的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为:

22、当早稻的目标产量在350~450公斤/亩之间时,亩施氮肥(n) 6.0~ 10.0公斤,优选施氮量8.5公斤;

23、当晚稻的目标产量在400~500公斤/亩之间时,亩施氮肥(n) 8.0~12.0公斤,优选施氮量10.5公斤;

24、所述钾肥(k2o)用量3~6公斤/亩;

25、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钾肥为硫酸钾或氯化钾。

26、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27、本专利技术针对稻田cd污染的问题,尤其是双季稻的稻田cd污染的问题,通过毛叶苕子与磷矿粉联合修复的方式,利用毛叶苕子在生长时期以及翻压腐解过程中与磷矿粉的相互作用,不仅使早晚稻糙米cd含量全部达标(<0.2 mg·kg~1)(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相较于常规种植措施早稻糙米镉含量降低80%以上,晚稻糙米镉含量降低60%以上,并在一定程度培肥土壤,还解决了磷矿粉的利用问题。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拓宽稻田修复品种,保障cd污染地区双季稻实现安全生产,具有轻简高效、实用性强、且便于操作与应用的优点。

28、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旱地绿肥品种毛叶苕子引入至稻田cd污染修复当中,并添加磷矿粉以达到两者相互协同的效果,将毛叶苕子在稻田高产栽培、毛叶苕子干耕翻压、水稻种植期间水肥调控和磷矿粉钝化cd相结合。毛叶苕子与磷矿粉联合修复镉污染稻田土壤,保障双季稻田的安全生产。毛叶苕子联合磷矿粉还克服了电化学、淋洗、客土、人工合成螯合剂、钝化剂等镉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所带来的成本高和风险大的缺点。

29、本专利技术将传统旱地绿肥品种毛叶苕子应用于稻田cd污染土壤修复,拓宽了稻田cd污染修复绿肥品种,同时联合磷矿粉进行修复,实现了二者协同增效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既兼顾了毛叶苕子还田培肥土壤、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和磷矿粉的高效利用,又实现了降低cd污染稻田土壤cd有效性、阻控土壤cd向水稻转移,降低糙米cd含量,实现水稻安全生产的目的。

30、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毛叶苕子磷矿粉联合修复的方法,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减少水稻对cd的吸收,使糙米中cd含量达到使用标准。本专利技术利用毛叶苕子还田,不含cd的氮肥、钾肥以及磷矿粉,没有减少水稻的养分,保障了水稻的产量,且有效的利用了中低品位的磷矿资源。利用毛叶苕子与磷矿粉在土壤中的长时间相互作用,实现了长期控cd的效果,保障了早晚稻的水稻生产安全。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双季稻区稻田修复利用成本高、风险大等一系列问题,是一项双季稻田绿肥修复和糙米降cd的廉价、实用和高效的环保方法,对双季稻田的治理和糙米降cd起到推动作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31、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播种量为3~4公斤/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的鲜草翻压量1500~1800公斤/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在撒播前用机械方法擦破种皮或用25℃~30℃的温水浸泡种子8~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撒播到土壤中之前,包括:晚稻收割后,对稻田进行浅翻深松,2~3天后采用人工或播种器撒播毛叶苕子;所述浅翻的土壤深度为15~20cm,所述深松的土壤深度为30~3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压毛叶苕子的翻耕深度为20cm~2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翻压后经过10~15天的沤制发酵,然后移栽早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栽早稻之后,施用水溶性不含Cd的氮肥和钾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早稻收割后,种植晚稻,施用水溶性不含Cd的氮肥和钾肥;晚稻前期采用湿润灌溉,孕穗期至齐穗期采用深水灌溉,黄熟期保持土壤湿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耙耱土壤之后还包括对土壤开沟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播种量为3~4公斤/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的鲜草翻压量1500~1800公斤/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在撒播前用机械方法擦破种皮或用25℃~30℃的温水浸泡种子8~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叶苕子的种子撒播到土壤中之前,包括:晚稻收割后,对稻田进行浅翻深松,2~3天后采用人工或播种器撒播毛叶苕子;所述浅翻的土壤深度为15~20cm,所述深松的土壤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洪黎王楷王一锟游梦曹卫东周国朋常单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