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蔚专利>正文

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43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呈微孔网状,厚度为0.2~3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束缚在血液透析瘘管部位,使瘘管得到有效修复,保持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料器材。技术背景现有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在患者皮下将动静脉直接吻合,是目前最好的永久性血 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对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和维持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 义,被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世界人口高龄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已存在的血管病变 及内瘘术后的多种并发症,给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持带来了挑战,血管通路问题正越来越 多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好的修复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 涤纶补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其特征是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呈微 孔网状,厚度为0. 2 3mm。补片的端部呈锯齿状。补片包括前片、后片,前片、后片的连接部位,设置上、弧形凹口。补片呈管状。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束缚在血液透析瘘管部位,使瘘管得到有效 修复,保持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图。图2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图。图4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补片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呈微孔网状 (孔径小于0. 5mm),厚度为0. 2 3mm。补片的两端呈锯齿状1。补片包括前片、后片2、3,前片、后片的连接部位,设置上、弧形凹口 4、5。使用时,将补片弯折,使前片、后片分别包覆在肱动脉与头静脉连接的瘘管处的前 后侧。实施例2: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补片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呈微孔网状 (孔径小于0.5mm),厚度为0.2 3mm。补片的两端呈锯齿状。补片呈管状6。使用时,将 管状补片套装在瘘管处。权利要求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其特征是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呈微孔网状,厚度为0.2~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其特征是补片的端部 呈锯齿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其特征是补片包括前 片、后片,前片、后片的连接部位,设置上、弧形凹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其特征是补片呈管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呈微孔网状,厚度为0.2~3mm。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束缚在血液透析瘘管部位,使瘘管得到有效修复,保持正常工作。文档编号A61F13/00GK201668590SQ20102019663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贾蔚 申请人:贾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其特征是: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呈微孔网状,厚度为0.2~3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蔚
申请(专利权)人:贾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