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及具有其的高脚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40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及具有其的高脚椅。支撑脚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脚上设有第一配接孔;第二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的一端套在第一支撑脚上,第二支撑脚上设有正对第一配接孔的第二配接孔;连接体,连接体包括弹簧片和连接弹簧片的按压部,弹簧片位于第一支撑脚内,且预压在第一支撑脚的内壁上,按压部依次插在第一配接孔、第二配接孔内。这种支撑脚架组件,拆装容易、收纳时占用空间较小。由于弹簧片本身不易移位、丢失,与弹簧片相连的按压部同样也就不易移位、丢失,从而可提高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椅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安全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及具有其的高脚椅


技术介绍

1、一般的儿童座椅,为方便收纳,座椅的椅腿通常要做可拆卸设计或者可折叠设计,设计方式非常多样。

2、有的方案中两根椅腿之间转动连接,然后利用锁固件将椅腿锁住,这种方式椅腿的稳定性较高但是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过高。

3、有的方案中将两根椅腿设计成插接结构,然后利用插销锁固,这种方式椅腿插装容易、成本较低,但是椅腿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在保证结构装配容易的前提下,提高稳定性。

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的高脚椅。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上设有第一配接孔;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二支撑脚的一端套在所述第一支撑脚上,所述第二支撑脚上设有正对所述第一配接孔的第二配接孔;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包括弹簧片和连接所述弹簧片的按压部,所述弹簧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脚内,且预压在所述第一支撑脚的内壁上,所述按压部依次插在所述第一配接孔、所述第二配接孔内。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通过设置这种连接体,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可以完全拆开,支撑脚架组件收纳时占用空间较小,装配也比较容易。这种连接体利用弹簧片预压在第一支撑脚的内壁上,弹簧片不易移位、晃动,即使受到外力冲击弹簧片也能因预压而不受影响,使所述按压部可以保持插在所述第一配接孔、所述第二配接孔内。由于弹簧片本身不易移位、丢失,与弹簧片相连的按压部同样也就不易移位、丢失,从而可提高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椅座稳定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片呈v形且包括:折弯段;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折弯段的一端,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段上;抵接段,所述抵接段连接在所述折弯段的另一端。这种呈v形的弹簧片,装配时只需要压住连接段、抵接段就可以让弹簧片整体较窄,容易将弹簧片插入第一支撑脚。而当松开弹簧片,则因张力而使连接段、抵接段张开,抵压在第一支撑脚的相对两侧内壁上,弹簧片与第一支撑脚的内壁接触点多,连接可靠、稳定。弹簧片整体容易加工,成本较低。

6、具体地,所述抵接段的宽度大于所述折弯段的宽度;所述折弯段的两侧与所述抵接段的连接处形成相等的倒角。将所述折弯段的宽度设置较小,可方便弯折。所述抵接段的至少一边能够与第一支撑脚的内壁接触,将所述抵接段的宽度设置较大,使所述抵接段与第一支撑脚的内壁接触线较长,可以提高连接体稳定性,减少晃动。折弯段与抵接段的连接处两侧倒角相等,倒角的设置有利于减小此处集中应力、减少折断几率,将两侧倒角设置相等,使抵接段的两侧相对折弯段超出的部分大体相同,这样有利于折弯段的弹性力传递到抵接段上时,抵接段两侧受力较均衡,减小抵接段相对折弯段歪斜、扭曲的几率。

7、可选地,所述抵接段的宽度至少为所述折弯段的宽度的1.5倍。由此,拉开了所述抵接段和所述折弯段宽度差距,装配时所述折弯段相当于尖头容易塞入第一支撑脚,在装配到位后弹簧片张开,较宽的所述抵接段容易获得与第一支撑脚内壁更多接触点,接触点更多则更加平稳。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弹簧片的一部分冲压形成,所述按压部的厚度,在远离所述折弯段方向上逐渐减小。一体冲压成型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保证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弹簧片的连接可靠性。另外,冲压形成的所述按压部面积较大,按压时手部不易刺痛,而且被冲压后结构强度可得到提升,卡固时比较牢靠、不易被切断。按压部的厚度变化设置,使其距离折弯段较远的一端厚度较小,按压部转动时更容易脱离第二配接孔,提高了拆除时便利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片在宽度方向上至少一侧形成有变形缺口,所述变形缺口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按压部上。这里变形缺口的设计,可以释放一定内应力,使冲压时容易变形形成按压部,而且变形缺口设置后还能提高弹簧片整体弹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脚架组件还包括:底支撑脚,所述底支撑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下端或所述第二支撑脚的下端;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连接在所述底支撑脚上,所述支撑底座的最下端低于所述底支撑脚的最下端。

11、由此,支撑底座相比底支撑脚更靠近地面,底支撑脚的最下端悬空而不与地面接触,可防止底支撑脚的下表面与地面摩擦从而造成刮伤底支撑脚表面的烤漆情况发生。

12、具体地,所述底支撑脚包括:底部横伸梁;两个弯折梁,两个所述弯折梁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底部横伸梁的两端;两个上接梁,两个所述上接梁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弯折梁的上端;每个所述弯折梁上均设有多个组装孔,所述组装孔沿所述弯折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支撑底座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弯折梁的多个所述组装孔上。这样底支撑脚整体呈u形,结构强度度、不易受力变形。在形的底支撑脚两端连接支撑底座,可以提高支撑稳固性。

13、可选地,每个所述弯折梁上的所述组装孔包括:第一组装孔,所述第一组装孔为非圆孔,且临近所述上接梁设置,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配合所述第一组装孔内的定位销;第二组装孔,所述第二组装孔为圆孔;第三组装孔,所述第三组装孔为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组装孔的圆孔,所述第三组装孔临近所述底部横伸梁设置。这里,第一组装孔的设置可作为定位孔,方便定位、防止支撑底座转动而导致的晃动。而第二组装孔、第三组装孔的设置,在于连接螺栓等紧固件,方便装配。另外,由于第三组装孔临近所述底部横伸梁,第三组装孔位置最低,将其设置最小避免其上的紧固件过于突出而磨损。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高脚椅,包括:椅座;支撑脚架组件,所述支撑脚架组件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脚架组件,所述支撑脚架组件连接在所述椅座上。

15、通过设置上述支撑脚架组件,尤其设置弹簧片本身不易移位、丢失,与弹簧片相连的按压部同样也就不易移位、丢失,从而可提高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椅座稳定性。而且这种高脚椅,拆装装配都非常容易。

16、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呈V形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的宽度大于所述折弯段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的宽度至少为所述折弯段的宽度的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弹簧片的一部分冲压形成,所述按压部的厚度,在远离所述折弯段方向上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在宽度方向上至少一侧形成有变形缺口,所述变形缺口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按压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脚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弯折梁上的所述组装孔包括:

10.一种高脚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呈v形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的宽度大于所述折弯段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的宽度至少为所述折弯段的宽度的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椅座稳定性的支撑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弹簧片的一部分冲压形成,所述按压部的厚度,在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问渠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