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243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1
本技术公开一种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模具的凸模固定在凸模固定板上且穿过卸料板中间的孔槽,凸模的底端为尖端朝下的圆锥体;凹模是由左右两半拼接而成的圆台,圆台的上底面直径大于下底面直径,圆台中间开有与所述圆锥体配合的孔槽,凹模下端放置有弹簧顶块,弹簧顶块下端弹性接触弹簧。本技术的优点:凹模的圆台型设计使冲压时模具稳固,冲压位置精准,确保了冲压翻边的过程中铆管出现裂、弯曲或侧鼓的情况,随着凸模的冲压,圆锥体的尖端进入铆管管口逐渐将管口外翻,使得管口不易裂开,管口受力均匀,翻边效果好,冲压完成后弹簧回弹将凹模顶起,凹模的两半分开,方便取出铆管,避免暴力取管导致铆管造成损伤,铆管成品质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属于冲压翻边的。


技术介绍

1、壳体铆管是断路器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加工方式是由线切割切削到一定长度,然后需要对一端进行翻铆,申请号为20121022404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尾管翻边模,该模具的导套安装在导柱上端,导柱通过导套连接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固定板安装在下模板上,脱料板安装在固定板上,凹模安装在上模板下端,定位轴安装在凹模和下模板之间,定位轴上端与凹模连接,下端穿过脱料板和固定板连接在下模板上,导柱为个,该技术尾管翻边模,结构装配简单精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技术人发现该现有技术仍然存在缺陷,由于铆管外径小、薄壁型零件、采用该现有技术翻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裂、弯曲,侧鼓等现象,造成加工过程中成品率低,质量问题不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旨在解决冲压时管口受力不匀导致铆管管口开裂、翻边的过程中凹模对铆管的固定不稳导致铆管弯曲和侧鼓和翻边完成后铆管难以取出导致铆管损伤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7)滑动连接在紧固螺钉(2)的下端,卸料板(7)通过紧固螺钉(2)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凸模固定板(5)、上垫板(4)和上模(3),上模(3)的上端与冲头靶(1)固定连接;所述凹模(9)镶嵌在凹模定位板(10)中间的圆台形凹槽中,凹模定位板(10)通过紧固销(12)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下垫板(11)和下模(14);所述上模(3)和下模(14)由导柱(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凸模(8)的圆锥体、凹模(9)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7)滑动连接在紧固螺钉(2)的下端,卸料板(7)通过紧固螺钉(2)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凸模固定板(5)、上垫板(4)和上模(3),上模(3)的上端与冲头靶(1)固定连接;所述凹模(9)镶嵌在凹模定位板(10)中间的圆台形凹槽中,凹模定位板(10)通过紧固销(12)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下垫板(11)和下模(14);所述上模(3)和下模(14)由导柱(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凸模(8)的圆锥体、凹模(9)中间的孔槽和冲头靶(1)的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壳体铆管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固定板(5)与卸料板(7)之间均布有橡胶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富雷远学臧程魏浪杨诗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国营第七七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