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溺水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学贵专利>正文

防溺水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6945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0
防溺水救援装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口鼻罩装置。第二部分:双通气收缩管。第三部分:充气救生圈。口鼻罩装置分为口、鼻两个独立通气腔体,分别与第二部分的双通气管的上下通气管连接。充气救生圈可以直接与双通气管另一端制造在一起,也可以独立,使用时,先将充气救生圈套入通气管上,再充气。口鼻罩的四周必须与人的口鼻脸部密闭不漏水。戴在脸上紧密不脱落。双层通气管的管口大小根据管长及吸气和呼出气体的需要而定。充气救生圈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该救援装置三个部分可以整体设计,也可以独立设计,根据需要而定。该装置适用于游泳自救、溺水施救、深水长时间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当前因为溺水死亡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因为各种原因,全国游泳人员溺水死亡或者对溺水人员进行施救的人员被溺水死亡的人数瞩目惊心,特别是未成年人居多,给无数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沉落水下,无法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一旦水下呼吸,水就进入口鼻将人窒息死亡。所以解决溺水死亡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人在水下能够呼吸到水面上的新鲜空气。潜水员潜入深水作业时,常常需要背带一个氧气装置,受到携带氧气多少限制,作业时间短,十分不方便。轮船载客或者各类出海作业船只有人员掉入河里或者海里需要救生等。下面介绍一种防溺水救援以及深潜作业的装置。

2、防溺水救援装置【附图】

3、防溺水救援装置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充气圈(救生圈),第二个组成部分:一条可以收缩和弯曲的橡胶或者塑料双孔单向独立呼吸气管。第三个组成部分:一个口、鼻独立呼气、吸气分开的橡胶或者塑料罩。第个组成部分:防水罩。

4、各部分构造及功能:1:防水口鼻罩。一面与双孔口通气管连接。一面防水,橡胶或者塑料罩通过具有弹性的橡胶带挂在脑后固定在口鼻上。需要戴上时,取下口鼻罩上的防水膜即可。2:充气圈或者救生圈。救生圈同侧的两旁设计两个肩膀背带,救生圈的内直径与双孔通气管的外直径一样大,救生圈设计为有足够浮力,可以在人下沉时将收缩管拉伸而不下沉。3:通气管。双孔通气管设计为可以收缩和盘绕的橡胶或者塑料通气管,其一端与口鼻罩连接,另一端的端口高出救生圈,并与防水罩连接。以确保在救生圈的圈口之上而不会沉入水中,同时,在防水罩的保护下防止水浪倒灌到通气管里。独立双通气管的设计功效在于,一个通气孔吸气,吸入的是新鲜空气,另一个通气孔为呼出孔,呼出的二氧化碳能够及时排出。避免了设计为一根通气管道的不足,因为一根通气管,如果管道稍长,呼出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造成不能及时吸收新鲜空气。4:防水罩.罩的上部将通气管的出口全部罩在里面,下端通过螺旋丝口与通气管连接,中间除了几根连接柱外,均为空隙,确保新鲜空气从此处进入。【00003.3】装置使用说明:先给救生圈吹气或者通气,使救生圈至足够鼓胀。戴好口鼻通气管罩,双肩通过肩膀背带将救生圈背在背上。施救人员或者深潜人员无需将救生圈背在身上。

5、救援和深潜使用原理:

6、一:作为下水游泳人员自救装置,先将口鼻罩固定好在人的口和鼻。再将救生圈通过肩膀带背在背上。如果发生溺水,人向下沉,具有盘绕和收缩的双孔通气管在救生圈的向上的浮力作用下打开,变长,直到人落到水底,这时,人仍然通过双层通气管可以通畅吸入新鲜空气,确保人的生命安全。

7、二:施救人员救援装置:施救人员本人通过穿戴好施救装置,到水中或者深入水下救援时,可以长时间在水下施救,都能够吸收到水面上的新鲜空气,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同时,施救人员带上一个救生装置,迅速给被救人员戴上,被救人员也可以及时吸收到上面水的新鲜空气了。

8、三:深水作业人员可以作为呼吸换气装置。该装置可以替换现有的氧气罐装置。水下停留时间更长,更舒适,更经济。

9、由于在上面上的呼吸气管有防水罩,无论风吹浪打,水都不会倒灌到呼吸气管内,不会影响正常的呼吸气。

10、使用该装置的最大优点:

11、通气管始终保持在水面上。

12、无论风吹浪打水都不会倒灌进呼吸气管。

13、在水面下停留时间长。为延长生命、救援争取更长时间。【00004.4】始终保持在水下能够呼吸到水面上的新鲜空气。

14、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应用十分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孔单向独立呼吸管道设计。确保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吸入的是清新空气。

2.通过充气救生圈将通气管道的一端始终托起在水面上。

3.通气管可以伸缩盘绕的设计。

4.口鼻面罩独立呼吸气腔体设计。一个独立呼出,一个独立吸入。

5.通气管出口处防水罩防止水浪倒灌的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孔单向独立呼吸管道设计。确保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吸入的是清新空气。

2.通过充气救生圈将通气管道的一端始终托起在水面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贵
申请(专利权)人:胡学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