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667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组件、封装层以及多个遮光元件,且封装层与多个遮光元件位于发光组件的出光侧。发光组件的包括与多个遮光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用于发出防窥光的防窥发光元件。显示面板还包括嵌设于封装层内并与多个防窥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反射元件,每个第一反射元件包括面对防窥发光元件的第一反射面,且第一反射面与防窥发光元件相间隔。第一反射元件用于全反射射向第一反射面的至少部分防窥光,使得至少部分防窥光没有损耗地从第一反射面反射至遮光元件的周侧,减小了防窥光在显示面板内的损耗,从而提高防窥光的光线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轻薄、可弯曲、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色域广等优点,使得oled显示面板在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的特性使得oled显示面板具有较大的显示视角,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但在某些场合中,用户希望减小oled显示面板的视角,从而实现防窥。

2、目前,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设置防窥子像素,防窥子像素发出的防窥光会干扰oled显示面板大视角方向的显示光,从而实现了防窥。但是,防窥子像素发出的防窥光的颜色较为单一,使得防窥效果不佳。相关技术中,可以在防窥子像素中设置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多个防窥发光元件,但是,多个防窥发光元件会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3、因此,如何在不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前提下实现显示面板的彩色防窥以提升防窥效果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防窥像素出射的防窥光的光线利用率以及提升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和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所述子像素区域用于发出显示光。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组件、封装层、以及多个遮光元件,其中,一个所述遮光元件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所述封装层用于封装所述发光组件,所述遮光元件用于遮挡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像素定义层与多个防窥发光元件,所述像素定义层开设有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多个防窥孔,且一个所述防窥孔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每个所述防窥孔内设置有一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用于发出防窥光。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嵌设于所述封装层内且露出所述封装层背对所述发光组件表面的多个第一反射元件,一个所述第一反射元件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且对应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位置并与所述发光组件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包括第一配合面与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配合面露出所述封装层,所述遮光元件盖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位于所述封装层内且面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用于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射向所述第一反射面的至少部分所述防窥光全反射至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

3、综上所述,通过在所述封装层内嵌设多个所述第一反射元件,使得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沿垂直方向出射的至少部分所述防窥光在所述第一反射面上发生全反射,即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沿垂直方向出射的至少部分所述防窥光没有损耗地射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而在现有的相关技术中,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部分所述防窥光会直接射向所述遮光元件,导致射向所述遮光元件的所述防窥光被所述遮光元件吸收以使得这部分防窥光不能射向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其中,射向所述遮光元件的所述防窥光包括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沿垂直方向出射的防窥光。因此,在所述第一反射元件的作用下,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沿所述垂直方向射向所述遮光元件的至少部分所述防窥光将重新射向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减小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发出的所述防窥光在所述显示面板内的损耗,从而提高了所述防窥光的光线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

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和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对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用于驱动所述发光组件发光。

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定义层还开设有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多个显示孔,一个所述显示孔位于一个所述子像素区域。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多个显示发光元件,一个所述显示发光元件容置于一个所述显示孔内,所述显示发光元件用于发出显示光。

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其中,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阳极和多个第二阳极,一个所述第一阳极容置于一个所述显示孔内,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阳极容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孔内并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一个所述显示发光元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阳极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一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阳极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阳极电连接。所述阴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阴极和多个第二阴极,一个所述第一阴极容置于一个所述显示孔内,且所述第一阴极位于所述显示发光元件背对所述第一阳极的一侧并与所述显示发光元件电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阴极容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孔内,且一个所述第二阴极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背对所述第二阳极的一侧并与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电连接。

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二反射元件,多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反射元件一一对应,且一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嵌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内。每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包括第二配合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配合面露出所述封装层并与所述第一配合面齐平,且所述遮光元件盖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内并面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且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反射面相间隔。所述第二反射元件用于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的至少部分所述防窥光全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外。

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反射元件,多个所述第三反射元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一一对应,且一个所述第三反射元件嵌设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内。每个所述第三反射元件包括第三配合面和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三配合面露出所述封装层并与所述第一配合面以及第二配合面齐平,且所述遮光元件盖设于所述第三配合面,所述第三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内并面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且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间隔。所述第三反射元件用于将射向所述第三反射元件的部分所述防窥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外。

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阳极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二阳极靠近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二阳极远离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开口朝向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抛物面,且所述抛物面的对称轴平行于垂直方向;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射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防窥光沿垂直方向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元件。

1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准直聚光层,所述准直聚光层容置于所述防窥孔内,且所述准直聚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阴极背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准直聚光层用于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射向所述准直聚光层的所述防窥光收窄。

1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阳极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和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所述子像素区域用于发出显示光,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组件、封装层、以及多个遮光元件,其中,一个所述遮光元件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所述封装层用于封装所述发光组件,所述遮光元件用于遮挡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和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对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用于驱动所述发光组件发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还开设有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多个显示孔,一个所述显示孔位于一个所述子像素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其中,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阳极和多个第二阳极,一个所述第一阳极容置于一个所述显示孔内,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阳极容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孔内并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一个所述显示发光元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阳极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一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阳极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阳极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二反射元件,多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反射元件一一对应,且一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嵌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反射元件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反射元件,多个所述第三反射元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一一对应,且一个所述第三反射元件嵌设于一个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内;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阳极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面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所述第二表面背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

8.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准直聚光层,所述准直聚光层容置于所述防窥孔内,且所述准直聚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阴极背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准直聚光层用于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射向所述准直聚光层的所述防窥光收窄。

9.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阳极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面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所述第二表面背对所述防窥发光元件;所述第一表面为开口朝向所述防窥发光元件的抛物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将所述防窥发光元件射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防窥光沿垂直方向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元件;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和多个防窥子像素区域,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所述子像素区域用于发出显示光,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组件、封装层、以及多个遮光元件,其中,一个所述遮光元件位于一个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所述封装层用于封装所述发光组件,所述遮光元件用于遮挡位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区域内的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和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对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用于驱动所述发光组件发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还开设有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多个显示孔,一个所述显示孔位于一个所述子像素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其中,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阳极和多个第二阳极,一个所述第一阳极容置于一个所述显示孔内,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一个所述第二阳极容置于一个所述防窥孔内并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一个所述显示发光元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阳极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一个所述防窥发光元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阳极背对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阳极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光平郭秋月叶利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