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纵向磁场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65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模块化纵向磁场永磁电机,它涉及电机领域,它解决了铁心单元结构复杂的问题,并减小了绕组铜耗的缺点,以及达到原结构消除相间磁耦合的效果。相单元固定壳体的每个固定孔上均固定有一个相单元,每个相单元中铁心单元由两个齿和一个磁轭段组成;所述的磁轭段位于两齿之间,并沿运动方向连接成门字形,相单元绕组缠绕在铁心单元上;次级包括永磁体和导磁轭;永磁体固定在导磁轭上,永磁体每相邻两个充磁方向相反,或永磁体为Halbach永磁体结构;铁心单元的两个齿齿距τt与永磁体极距τp满足关系τt)τp,位于不同相单元中且相邻的两个齿齿距τl与永磁体极距τp之间满足关系τl(τp,并且τt、τl、τp满足关系mk1(τt+τl)=(mk2±1)τp。它采用特殊相单元,可广泛应用于其他类型电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平板型直线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如图9所示。电机为整数槽结构,即电机的每极每相槽数为整数。整数槽结构直线永磁同步电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电机的 由齿槽效应引起的定位力较大;另一方面电机的性能体积比低,这主要是由于当电机的极 距τ ρ设计得大时,会使永磁体的导磁轭部增厚,从而会增加电机的体积和重量,而当电机 的极距τρ设计得小时,会使电枢铁心齿距、很小,这会降低电枢齿的强度,即电机的齿距 Tt和极距τρ的设计不容易兼顾。各相绕组线圈露在铁芯齿外的端部比较长,并且各相绕 组线圈相互交叉,这样不但浪费线圈、增加铜耗,还使各相绕组间的绝缘工艺变得复杂,增 加的制造成本。另外电机的永磁体位于次级上,当电机的行程较长时,制造电机所需要的铁 心、铜导线或永磁体会随着行程成正比地增加,电机成本会相应地增加。相与相之间存在磁 耦合,会因互感的存在影响电流的控制精度。传统的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如图10所示。该电机的电枢绕组为分布绕组,组 成绕组所需要线圈的数量多,绕组的各相绕组端部相互交叉,绕组端部长,铜耗大;绕组绝 缘复杂,制造成本高。由于相与相之间都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模块化纵向磁场永磁电机,它由初级和次级组成,初级和次级之间具有气隙;其特征在于初级由相单元固定壳体(4)和若干个相单元(1)组成;相单元固定壳体(4)为平板型,相单元固定壳体(4)的下表面沿运动方向等间隔开有方形固定孔(41),方形固定孔(41)的数量与相单元(1)的数量相同,每个方形固定孔(41)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相单元(1);每个相单元(1)由铁心单元(2)和相单元绕组(3)组成;所述的铁心单元(2)由两个齿和一个磁轭段(21)组成;所述的磁轭段(21)位于两齿之间,并磁轭段(21)和两齿沿运动方向连接成门字形,即所述的两个齿分别为第一齿(22)和第二齿(23),第一齿(22)、磁轭段(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宝泉张赫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