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60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包括左半辊轴、右半辊轴、左旋转盘、右旋转盘、扭矩电机和若干个顶撑螺旋带,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中间配合扭矩电机,利用扭矩电机带动左半辊轴与右半辊轴相互同轴旋转,并保持扭矩锁止旋转角度,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中部均设置有轴肩,轴肩设置旋转盘,左旋转盘外周环形阵列设置有铰接座,左右两铰接座相对布置,且均通过螺钉活动铰接有顶撑螺旋带,该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通过若干个顶撑螺旋带以螺旋方式旋转,实现整体呈近似圆柱形结构外壁的收缩或扩张,完成对纸筒内壁的释放或夹紧,利用扭矩电机保持夹紧力,保证辊筒与纸筒之间锁止夹紧力度稳定可靠,提高卸辊、穿辊速度,提升换辊效率,提升收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膜材料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


技术介绍

1、在生产膜材料的自动卷膜机床上,对已经完成收料的膜材料纸筒下料工序中,往往需要进行自动更换穿套在纸筒内的辊筒,在给辊筒穿套上空纸筒,再次收卷膜材料,再利用吊装设备将辊筒吊装到机床上。

2、传统的辊筒卸料方式是利用夹爪机构将辊筒从这个纸筒中拔出,但是在纸筒与辊筒配合过于紧密的情况下,辊筒并不便于拔出,机械夹爪需要很大的力。故而费时费力,不便于高效生产。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方便辊筒与纸筒由过盈配合转为间隙配合,甚至空隙配合,方便辊筒快速拔出、快速穿入纸筒并锁定配合纸筒的设备,提高卸辊穿辊速度,提升换辊效率,进一步提升收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为了方便辊筒与纸筒由过盈配合转为间隙配合,甚至空隙配合,方便辊筒快速拔出、快速穿入纸筒并锁定配合纸筒,提供一种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

2、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包括左半辊轴、右半辊轴、左旋转盘、右旋转盘、扭矩电机和若干个顶撑螺旋带,

4、所述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中间配合扭矩电机,利用扭矩电机带动左半辊轴与右半辊轴相互同轴旋转,并保持一定扭矩锁止旋转角度,

5、所述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中部均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设置旋转盘,即左半辊轴设置左旋转盘,右半辊轴设置右旋转盘,所述左旋转盘与左半辊轴之间设置环形阵列的支撑架,左旋转盘外周环形阵列设置有铰接座,所述右旋转盘与左旋转盘结构原理相同,左右两铰接座相对布置,且均通过螺钉活动铰接有顶撑螺旋带,

6、所述顶撑螺旋带呈长条板状,外壁为圆柱面一部分,在左右两侧旋转盘以相背方向旋转情况下,顶撑螺旋带两端被向外拉拽,使顶撑螺旋带中部箱内收紧,使顶撑螺旋带与纸筒分离,反之,左右两侧旋转盘以相向方向旋转情况下,顶撑螺旋带两端被顶推撑起,使顶撑螺旋带中部向外扩张,以此夹持撑紧待夹紧锁定的纸筒。

7、进一步地,所述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的轴头部位设置有环形凹槽,用于配合收卷机定位夹持组件固定本辊筒。

8、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由内向外配合铰接座螺接配合,使得螺钉隐藏设置在辊筒内部,不影响纸筒穿套或抽离。

9、进一步地,所述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与扭矩电机连接端还设置有限位盘,限位盘与顶撑螺旋带贴合时,为顶撑螺旋带收缩最紧状态,即为辊筒收缩直径最小状态。

10、进一步地,所述扭矩电机通过导电滑环外接供电电源和正反转控制开关。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该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通过若干个顶撑螺旋带以螺旋方式旋转,实现整体呈近似圆柱形结构外壁的收缩或扩张,完成对纸筒内壁的释放或夹紧,利用扭矩电机保持夹紧力,保证辊筒与纸筒之间锁止夹紧力度稳定可靠,提高卸辊、穿辊速度,提升换辊效率,进一步提升收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辊轴、右半辊轴、左旋转盘、右旋转盘、扭矩电机和若干个顶撑螺旋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的轴头部位设置有环形凹槽,配合收卷机定位夹持组件固定本辊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由内向外配合铰接座螺接配合,使得螺钉隐藏设置在辊筒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与扭矩电机连接端还设置有限位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电机通过导电滑环外接供电电源和正反转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辊轴、右半辊轴、左旋转盘、右旋转盘、扭矩电机和若干个顶撑螺旋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辊轴和右半辊轴的轴头部位设置有环形凹槽,配合收卷机定位夹持组件固定本辊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释放式缠料辊筒,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节并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