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645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包括:发电装置,用于在电梯运行时产生与电梯轿厢运行速度对应的电力;储能装置,与发电装置电连接,用于存储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供电装置,与储能装置连接,用于在电梯轿厢失速下降至预设位置时接通供电;电磁减震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用于在接通供电时产生磁场以减缓电梯轿厢下降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实现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自发电和电能储存,解决了电磁减震系统的用电问题,并通过两级极限开关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轿厢的二级减速,还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安装维护等优点,不仅可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特别是一种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电梯是一种重要的立体交通工具,在高层建筑中有广泛应用。当电梯发生故障或过速时,需要利用缓冲装置将电梯减速直至停止,以保证电梯安全稳定运行。

2、传统电梯常用的缓冲方式是利用机械减震器实现的。典型的机械减震器包括油压减震器、气压减震器、橡胶减震器等。这些减震器利用液压或气压的压缩效应,或者利用橡胶材料的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实现减震效果。但是,这些减震器存在结构复杂、减震效果难以精确控制、使用寿命较短等缺点。

3、随着电磁减震技术的发展,利用电磁力进行减震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新方式。电磁减震器可以快速响应,减震效果可控,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目前,电磁减震器工作所需的电力目前主要依靠电梯内部的电力设施供应,当极端异常情况下供电设施无法供电时,将导致电磁减震器装置失效。且现有电磁减震器产生的电磁力通常是稳定恒定的,无法根据冲击加载的大小进行灵活调节。在轿厢撞击初期,恒定的电磁力可能不足以起到快速减速的作用;而在冲击后期,过大的电磁力又可能导致减速过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自发电和电能储存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包括:发电装置,用于在电梯运行时产生与电梯轿厢运行速度对应的电力;

3、储能装置,与所述发电装置电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

4、供电装置,与所述储能装置连接,用于在电梯轿厢失速下降至预设位置时接通供电;电磁减震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用于在接通供电时产生磁场以减缓电梯轿厢下降速度。

5、为了简单、有效利用电梯轿厢的运动产生电能,所述发电装置包括涨紧轮和设置于所述涨紧轮同轴并随涨紧轮同步转动的线圈,所述线圈径向两侧对称地装有两个第一永磁体,所述线圈随涨紧轮旋转时切割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力线而产生电力。

6、为了稳定的电能输出,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集成电器箱,所述集成电器箱用于整流和调节所述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并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给所述储能装置。

7、为了实现电磁减震装置的快速响应,所述储能装置为蓄电池,所述供电装置为接至储能装置与电磁减震装置之间的开关器,所述开关器与电梯井道内第一极限开关信号控制连接。

8、为了有效减缓电梯轿厢的下降速度,所述电磁减震装置包括座体、压杆、电磁铁和压缩弹簧,所述座体固定于电梯井道底部,且座体具有一导向筒;所述电磁铁设于导向筒底部,并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压杆下端滑动设置于导向筒内,且压杆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电磁铁相对的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与电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压缩弹簧一端连接导向筒,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杆上端。

9、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梯轿厢失速时的安全性,所述压杆上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所述压杆平行设置并被配置为随所述压杆的移动同步移动;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第二极限开关,所述第二极限开关的触发端位于联动杆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极限开关接至外部电源和电磁铁之间;用于当电梯轿厢失速撞击压杆时,使联动杆触发第二极限开关接通电磁铁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以使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

10、为了高电磁力响应,所述第二极限开关连接的外部电源为输出电压高于所述储能装置输出电压的高压直流电源;当第二极限开关触发接通时,以使所述电磁铁在高压直流电源作用下产生大于储能装置供电时的电磁力。

11、为了进一步减震和缓冲,所述压杆上端设置有橡胶垫块。

1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实现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自发电和电能储存,解决了电磁减震系统的用电问题,并通过两级极限开关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轿厢的二级减速,还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安装维护等优点,不仅可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电装置(10)包括涨紧轮(11)和设置于所述涨紧轮(11)同轴并随涨紧轮(11)同步转动的线圈(12),所述线圈(12)径向两侧对称地装有两个第一永磁体(13),所述线圈(12)随涨紧轮(11)旋转时切割所述第一永磁体(13)的磁力线而产生电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电装置(10)还包括集成电器箱(14),所述集成电器箱(14)用于整流和调节所述线圈(12)输出的交流电,并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给所述储能装置(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储能装置(20)为蓄电池,所述供电装置(30)为接至储能装置(20)与电磁减震装置(40)之间的开关器,所述开关器与电梯井道内第一极限开关(50)信号控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磁减震装置(40)包括座体(41)、压杆(42)、电磁铁(43)和压缩弹簧(44),所述座体(41)固定于电梯井道底部,且座体(41)具有一导向筒(45);所述电磁铁(43)设于导向筒(45)底部,并与所述供电装置(30)电连接;所述压杆(42)下端滑动设置于导向筒(45)内,且压杆(4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电磁铁(43)相对的第二永磁体(46),所述第二永磁体(46)与电磁铁(43)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压缩弹簧(44)一端连接导向筒(45),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杆(42)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杆(42)上设置有联动杆(60),所述联动杆(60)与所述压杆(42)平行设置并被配置为随所述压杆(42)的移动同步移动;所述导向筒(45)上设置有第二极限开关(70),所述第二极限开关(70)的触发端位于联动杆(60)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极限开关(70)接至外部电源和电磁铁(43)之间;用于当电梯轿厢失速撞击压杆(42)时,使联动杆(60)触发第二极限开关(70)接通电磁铁(43)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以使电磁铁(43)通电产生磁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极限开关(70)连接的外部电源为输出电压高于所述储能装置(20)输出电压的高压直流电源;当第二极限开关(70)触发接通时,以使所述电磁铁(43)在高压直流电源作用下产生大于储能装置(20)供电时的电磁力。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杆(42)上端设置有橡胶垫块(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电装置(10)包括涨紧轮(11)和设置于所述涨紧轮(11)同轴并随涨紧轮(11)同步转动的线圈(12),所述线圈(12)径向两侧对称地装有两个第一永磁体(13),所述线圈(12)随涨紧轮(11)旋转时切割所述第一永磁体(13)的磁力线而产生电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电装置(10)还包括集成电器箱(14),所述集成电器箱(14)用于整流和调节所述线圈(12)输出的交流电,并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给所述储能装置(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储能装置(20)为蓄电池,所述供电装置(30)为接至储能装置(20)与电磁减震装置(40)之间的开关器,所述开关器与电梯井道内第一极限开关(50)信号控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自发电式电磁缓冲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磁减震装置(40)包括座体(41)、压杆(42)、电磁铁(43)和压缩弹簧(44),所述座体(41)固定于电梯井道底部,且座体(41)具有一导向筒(45);所述电磁铁(43)设于导向筒(45)底部,并与所述供电装置(30)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祖狮王一帆周千楠冯纪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