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宽波束热天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641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宽波束热天馈系统,包括金属波导和介质棒,介质棒下部连接该金属波导,介质棒为一个,该金属波导下端连接有微带转换结构,其中,所述微带转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贴合的双微带金属馈线、下基板、金属地板、中间层介质基板、上基板和金属耦合贴片,该金属地板上蚀刻有两个垂直的“H”型耦合缝隙,金属耦合贴片上端贴合金属波导底部,该金属耦合贴片包括内部的矩形贴片和外围的矩形环状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了天线窗口面积,实现了采用了不同的极化方式确保两个端口的隔离度,天线能实现收发一体和自双工,避免了高频微带天线在厚防隔热层下出现喇叭效应的同时具有良好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具体涉及一种双工宽波束热天馈系统


技术介绍

1、作为飞行器电子通信设备前端的关键部件,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飞行器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文献《运载火箭新一代测量系统发展设想与关键技术分析》提出,随着飞行器测控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具备多功能和多频段的飞行器天线以支撑相应的测控数据获取与收发。若采用以往的单天线分布则要求多副弹载天线,并且在飞行器结构舱体上需要对应设计多个天线窗口,这对飞行器整体结构强度设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与风险。并且,新型航天飞行器的舱体结构尺寸不断缩小,留给飞行器天线开窗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因此,将遥外安系统工作在不同频段且具备不同功能的多副天线集中安置在一个较小的天线窗口内成为了现实的需求。然而,在狭小的窗口内安置多个天线又面临着多天线之间隔离度、方向图赋形等电性能方面的挑战。

2、与工作在常规环境中的普通天线不同,耐高温天线本体安装于有限电磁透波窗口中,被隔热材料包裹,并被较厚的透波防热盖板覆盖来实现较好的防热性能。同时,将天线置于隔热层底部,又受到大面积的防/隔热层和电磁窗口等边界结构的影响,“波导效应”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宽波束热天馈系统,包括金属波导(201)和介质棒(202),介质棒(202)下部连接该金属波导(201),其特征在于,介质棒(202)为一个,该金属波导(201)下端连接有微带转换结构(1),其中,所述微带转换结构(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贴合的双微带金属馈线(101)、下基板(102)、金属地板(103)、中间层介质基板(104)、上基板(105)和金属耦合贴片(106),该金属地板(103)上蚀刻有两个垂直的“H”型耦合缝隙,金属耦合贴片(106)上端贴合金属波导(201)底部,该金属耦合贴片(106)包括内部的矩形贴片和外围的矩形环状贴片。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宽波束热天馈系统,包括金属波导(201)和介质棒(202),介质棒(202)下部连接该金属波导(201),其特征在于,介质棒(202)为一个,该金属波导(201)下端连接有微带转换结构(1),其中,所述微带转换结构(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贴合的双微带金属馈线(101)、下基板(102)、金属地板(103)、中间层介质基板(104)、上基板(105)和金属耦合贴片(106),该金属地板(103)上蚀刻有两个垂直的“h”型耦合缝隙,金属耦合贴片(106)上端贴合金属波导(201)底部,该金属耦合贴片(106)包括内部的矩形贴片和外围的矩形环状贴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宽波束热天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微带馈线(101)包括水平极化馈线和垂直极化馈线,并与两个垂直的“h”型耦合缝隙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宽波束热天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微带馈线(101)四周设置有金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宽波束热天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转换结构(1)外部设有金属封装,金属波导(201)下部固定连接该金属封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纪刘箭言杨新禹邓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