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639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技术涉及蓄热过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包括电极锅炉、换热器及蓄热装置,所述换热器连接于电极锅炉和蓄热装置之间,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箱体和相变材料储存装置,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设置于所述蓄热箱体内,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并联的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外侧设有条形换热槽。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在蓄热装置内部设置多个板状储存盒,并且在储存盒外侧设置条形换热槽,通过板状结构和条形换热槽的结构,增大冷水与储存盒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块相变速度和冷水的升温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热锅炉,具体地说就是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极锅炉是利用水的高热阻特性,直接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产生蒸汽的一种装置。电极锅炉发热效率高,但是直接供热运行成本较高。如果采用传统水蓄热,蓄热占地面积过大,换热效率较低。采用低温熔盐或者石蜡等相变材料蓄热,能够大大提高热水的换热效率,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但现有技术中的相变材料储存装置结构简单,冷水与相变材料储存装置的接触面积较小,影响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智能电极过滤蓄热系统占地面积大,蓄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包括电极锅炉、换热器及蓄热装置,所述换热器连接于电极锅炉和蓄热装置之间,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箱体和相变材料储存装置,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设置于所述蓄热箱体内,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并联的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外侧设有条形换热槽。

3、作为优化,所述的电极锅炉底部连接有第一冷水进水管,所述电极锅炉上部与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热水出水管,所述换热器与电极锅炉之间连接有冷水回水管,所述换热器与蓄热箱体上部连接有热水回水管,所述换热器与蓄热箱体底部连接有第二冷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与第二冷水进水管上连接有冷水补液管。

4、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冷水进水管、第二冷水进水管与冷水补液管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蓄热箱体上部连接有热水用水管,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和热水用水管上设有水泵。

5、作为优化,所述的储存盒为板状盒体,若干个储存盒顶部设有第一连接盒,若干个储存盒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盒,所述第一连接盒上连接有注入管,所述第二连接盒上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注入管向上伸出所述蓄热箱体顶部,所述注入管顶部设有封盖。

6、作为优化,所述的条形换热槽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条形换热槽竖向平行设置,若干个条形换热槽均匀设置于储存盒的两个纵向侧面上,相邻两个储存盒之间设有间隔。

7、作为优化,所述的蓄热箱体内侧上部设有第一布水板,所述蓄热箱体内侧下部设有第二布水板,所述第一布水板设置于热水回水管与蓄热箱体的连接处下侧,所述第二布水板设置于第二冷水进水管与蓄热箱体的连接处上侧,所述第一布水板与第二布水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布水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布水孔,所述布水孔贯穿第一布水板和第二布水板设置。

8、作为优化,所述的布水孔包括细孔段和扩孔段,所述细孔段为圆柱状孔,所述细孔段一端连接于第一布水板一侧,所述扩孔段一端与细孔段另一端相连,所述扩孔段另一端向第一布水板另一侧孔径逐渐扩大,孔径较大的扩孔段与第一布水板另一侧相连。

9、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布水板中的布水孔的细孔段位于扩孔段上侧,所述第二布水板中的布水孔的细孔段位于扩孔段。

10、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布水板下侧相邻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布水板上侧相邻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1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在蓄热装置内部设置多个板状储存盒,并且在储存盒外侧设置条形换热槽,通过板状结构和条形换热槽的结构,增大冷水与储存盒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块相变速度和冷水的升温速度;

12、在在第一冷水进水管和第二冷水进水管上连接冷水补液管管,通过冷水补液管管对蓄热装置进行补液,管路简单,使用便捷;

13、在蓄热装置中设置第一布水板和第二布水板,通过细孔段促进回水分布均匀,通过扩孔段平稳水流速度,促进蓄热箱体内部的水流平稳和提高换热效率;

14、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对蓄热箱体内部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时对应调整蓄热箱体与换热器之间的循环速度,便于蓄热箱体内部温度的高效调控,设置水位传感器,当水位降低时进行自动补水,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锅炉、换热器及蓄热装置,所述换热器连接于电极锅炉和蓄热装置之间,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箱体和相变材料储存装置,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设置于所述蓄热箱体内,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并联的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外侧设有条形换热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锅炉底部连接有第一冷水进水管,所述电极锅炉上部与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热水出水管,所述换热器与电极锅炉之间连接有冷水回水管,所述换热器与蓄热箱体上部连接有热水回水管,所述换热器与蓄热箱体底部连接有第二冷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与第二冷水进水管上连接有冷水补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水进水管、第二冷水进水管与冷水补液管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蓄热箱体上部连接有热水用水管,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和热水用水管上设有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盒为板状盒体,若干个储存盒顶部设有第一连接盒,若干个储存盒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盒,所述第一连接盒上连接有注入管,所述第二连接盒上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注入管向上伸出所述蓄热箱体顶部,所述注入管顶部设有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换热槽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条形换热槽竖向平行设置,若干个条形换热槽均匀设置于储存盒的两个纵向侧面上,相邻两个储存盒之间设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箱体内侧上部设有第一布水板,所述蓄热箱体内侧下部设有第二布水板,所述第一布水板设置于热水回水管与蓄热箱体的连接处下侧,所述第二布水板设置于第二冷水进水管与蓄热箱体的连接处上侧,所述第一布水板与第二布水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布水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布水孔,所述布水孔贯穿第一布水板和第二布水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孔包括细孔段和扩孔段,所述细孔段为圆柱状孔,所述细孔段一端连接于布水板一侧,所述扩孔段一端与细孔段另一端相连,所述扩孔段另一端向布水板另一侧孔径逐渐扩大,孔径较大的扩孔段与布水板另一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水板中的布水孔的细孔段位于扩孔段上侧,所述第二布水板中的布水孔的细孔段位于扩孔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水板下侧相邻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布水板上侧相邻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锅炉、换热器及蓄热装置,所述换热器连接于电极锅炉和蓄热装置之间,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箱体和相变材料储存装置,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设置于所述蓄热箱体内,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并联的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外侧设有条形换热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锅炉底部连接有第一冷水进水管,所述电极锅炉上部与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热水出水管,所述换热器与电极锅炉之间连接有冷水回水管,所述换热器与蓄热箱体上部连接有热水回水管,所述换热器与蓄热箱体底部连接有第二冷水进水管,所述第一冷水进水管与第二冷水进水管上连接有冷水补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水进水管、第二冷水进水管与冷水补液管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蓄热箱体上部连接有热水用水管,所述第二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和热水用水管上设有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极锅炉常压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盒为板状盒体,若干个储存盒顶部设有第一连接盒,若干个储存盒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盒,所述第一连接盒上连接有注入管,所述第二连接盒上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注入管向上伸出所述蓄热箱体顶部,所述注入管顶部设有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文王凯王九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信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