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634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技术属于高墩输送混凝土技术领域,公开了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包括预埋部件、附墙部件、消能部件和链条,预埋部件预埋于墙体中,附墙部件连接于预埋部件,并围设于泵管外侧,附墙部件设置有可拆横杆,用于拆装泵管,消能部件设置于附墙部件上,并弹性抵靠于泵管,链条一端连接于泵管外侧的第一挂耳,另一端连接于附墙部件的第二挂耳。本技术拆除预埋部件后不会割伤墙体外表面,利用第二挂耳、链条以及第一挂耳的连接,将泵管稳定放置于附墙部件中,通过消能部件弹性抵靠泵管,能够在泵管发生振动时,对其能量进行减弱,避免泵管与附墙部件之间的磨损,同时也减少墙体的振动,保证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墩输送混凝土,尤其涉及泵管消能附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在不同高度垂直运输数量众多的混凝土,故需在桥墩附近设置混凝土供应站,并通过泵车供压将混凝土经泵管运送至浇筑位置,进而满足其垂直运输的需求。但是在安装时,常常使用简易支架将泵管附着在墩身表面,在浇筑混凝土,尤其是高墩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泵车供压较大,易使得泵管产生振动,并在简易支架的作用下将其能量传送至墩身,造成墩身异常振动影响高墩搭建,且使得简易支架与泵管之间容易出现磨损现象,导致泵管破损需要更换。在实际泵管更换作业时,需要对部分简易支架的附墙件进行割除进而拆除破损处。同样地,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不佳或机械故障需及时拆解泵管处理管内混凝土时,也需要割除部分附墙件,但是在高空无附着的情况下,不仅更换泵管条件受限,而且在附墙件距离墩身较远的情况下,处理作业难度更高,由此如何减少泵管振动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维修频率,并提高其维修效率是目前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泵管消能附墙装置,以减少泵管振动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维修频率且能够提高泵管维修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泵管消能附墙装置,用于固定泵管于墙体上,其中,包括:

4、预埋部件,该预埋部件预埋于该墙体中;

5、附墙部件,该附墙部件连接于该预埋部件,并围设于该泵管外侧,该附墙部件设置有可拆横杆,用于拆装该泵管;

6、消能部件,该消能部件设置于该附墙部件上,并弹性抵靠于该泵管;

7、链条,该链条一端连接于该泵管外侧的第一挂耳,另一端连接于该附墙部件的第二挂耳。

8、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消能部件包括固定板、消能件和耗能板,该消能件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板,另一端连接于该耗能板,该固定板设置于该附墙部件上,该耗能板用于抵靠该泵管。

9、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消能件至少包括弹簧。

10、作为可选地,其中该附墙部件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横杆,该支撑杆连接于该预埋部件,该固定横杆和该可拆横杆均设置于该支撑杆上,且该第二挂耳位于该支撑杆上。

11、作为可选地,其中该可拆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件,该可拆横杆通过该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于该支撑杆。

12、作为可选地,其中该附墙部件还包括斜撑杆,该斜撑杆一端连接于墙体,另一端连接于该支撑杆,且该斜撑杆与该支撑杆呈夹角设置。

13、作为可选地,其中该预埋部件包括锚固板和预埋筋,该预埋筋设置于该锚固板的一侧,预埋于该墙体中,该锚固板的另一侧用于连接该附墙部件,该预埋部件于施工完成后可进行拆除及修饰。

14、作为可选地,其中该预埋筋弯设成几字结构。

15、作为可选地,其中该链条、该第一挂耳和该第二挂耳均设置有四个,均布于该泵管的外侧。

16、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消能部件设置有四个,且均布于该泵管的外侧,与该第一挂耳错位间隔设置。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本技术中通过预埋部件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安装稳定性,且拆除预埋部件后不会割伤墙体外表面。而后利用附墙部件上的第二挂耳、链条以及泵管外的第一挂耳的配合连接,将泵管稳定放置于附墙部件中。进一步地,附墙部件中设置有消能部件,且消能部件能够弹性抵靠于泵管,以此能够在泵管发生振动时,对其能量进行缓冲减弱,避免泵管与附墙部件之间的磨损,同时也能够减少泵管经附墙部件传递给墙体的能量,进而减少墙体的振动,保证工程质量。具体地,通过消能部件能够减少附墙部件的磨损,降低附墙部件的维修频率。可选地,本技术中附墙部件上还设置有可拆横杆,用于泵管的拆装,不仅便于在高墩的不同高度处对泵管进行维护,而且便于泵管的快速拆装,提高了泵管的安装和维护效率,以此提高作业进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泵管消能附墙装置,用于固定泵管(100)于墙体(2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部件(30)包括固定板(31)、消能件(32)和耗能板(33),所述消能件(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耗能板(33),所述固定板(31)设置于所述附墙部件(20)上,所述耗能板(33)用于抵靠所述泵管(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件(32)至少包括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部件(20)包括支撑杆(21)和固定横杆(22),所述支撑杆(21)连接于所述预埋部件(10),所述固定横杆(22)和所述可拆横杆(23)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1)上,且所述第二挂耳(201)位于所述支撑杆(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横杆(23)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件(231),所述可拆横杆(23)通过所述紧固件(23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1)。p>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部件(20)还包括斜撑杆(24),所述斜撑杆(24)一端连接于所述墙体(20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1),且所述斜撑杆(24)与所述支撑杆(21)呈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部件(10)包括锚固板(11)和预埋筋(12),所述预埋筋(12)设置于所述锚固板(11)的一侧,预埋于所述墙体(200)中,所述锚固板(11)的另一侧用于连接所述附墙部件(20),所述预埋部件(10)于施工完成后可进行拆除及修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筋(12)弯设成几字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40)、所述第一挂耳(101)和所述第二挂耳(201)均设置有四个,均布于所述泵管(100)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部件(30)设置有四个,且均布于所述泵管(100)的外侧,与所述第一挂耳(101)错位间隔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泵管消能附墙装置,用于固定泵管(100)于墙体(2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部件(30)包括固定板(31)、消能件(32)和耗能板(33),所述消能件(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耗能板(33),所述固定板(31)设置于所述附墙部件(20)上,所述耗能板(33)用于抵靠所述泵管(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件(32)至少包括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部件(20)包括支撑杆(21)和固定横杆(22),所述支撑杆(21)连接于所述预埋部件(10),所述固定横杆(22)和所述可拆横杆(23)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1)上,且所述第二挂耳(201)位于所述支撑杆(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管消能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横杆(23)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件(231),所述可拆横杆(23)通过所述紧固件(23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1)。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高斯罗鹏杨志刚周贵琪王永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