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线圈焊接,具体为一种线圈连接头焊接治具。
技术介绍
1、在对绕制为线圈后的铜线的端头处焊接连接头时,传统技术中采用的治具仅仅是具有放置线圈的凹槽和放置连接头的凹槽,用以将线圈和连接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之后将放置好线圈和连接头的治具搬运到焊接处,由焊枪将线圈和连接头焊接在一起;焊接之后,在将焊接在一起的线圈和连接头从凹槽中抠出,但是连接头与线圈的焊接处由于焊接而会形成一定大小的焊疤,从而使得焊接在一起的线圈和连接头卡在凹槽内,这种直接采用将线圈和连接头抠出的方式很麻烦并且经常损坏焊接在一起的线圈和连接头,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使焊接在一起的线圈和连接头自动从凹槽中脱落的焊接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挤压板和挤压杆的方式,设计了一种线圈连接头焊接治具,能够使焊接在一起的线圈和连接头自动从凹槽中脱落,解决了目前的线圈焊接治具不能使焊接之后的线圈和连接头自动从治具的凹槽中脱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连接头焊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板(1),所述治具板(1)的正面直线排列设有若干线圈放置槽(2)和连接头放置槽(3),每个所述线圈放置槽(2)均与一个所述连接头放置槽(3)的一端连通,所述治具板(1)上在所述线圈放置槽(2)与连接头放置槽(3)的连通处设有贯穿治具板(1)的正反面的第一通孔(4),所述治具板(1)内设有两端开口的通道(5),所述通道(5)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线圈放置槽(2)的排列队形,所述治具板(1)上在每个所述连接头放置槽(3)内设有与所述通道(5)连通的第二通孔(6),所述治具板(1)上在每个所述线圈放置槽(2)内设有与所述通道(5)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连接头焊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板(1),所述治具板(1)的正面直线排列设有若干线圈放置槽(2)和连接头放置槽(3),每个所述线圈放置槽(2)均与一个所述连接头放置槽(3)的一端连通,所述治具板(1)上在所述线圈放置槽(2)与连接头放置槽(3)的连通处设有贯穿治具板(1)的正反面的第一通孔(4),所述治具板(1)内设有两端开口的通道(5),所述通道(5)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线圈放置槽(2)的排列队形,所述治具板(1)上在每个所述连接头放置槽(3)内设有与所述通道(5)连通的第二通孔(6),所述治具板(1)上在每个所述线圈放置槽(2)内设有与所述通道(5)连通的第三通孔(7),所述通道(5)内设有第一挤压板(8)、第二挤压板(9),所述第一挤压板(8)上设有与第二通孔(6)配合的第一挤压杆(10),所述第二挤压板(9)上设有与第三通孔(7)配合的第二挤压杆(11),所述第一挤压杆(10)和第二挤压杆(11)的长度均大于所述通道(5)到所述治具板(1)的正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挤压板(8)与第二挤压板(9)的厚度相等,第一挤压杆(10)和第二挤压杆(11)的长度相等,所述通道(5)朝向治具板(1)正面的一面到背向治具板(1)正面的一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挤压杆(10)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挤压板(8)的厚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连接头焊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放置槽(2)内设有定位柱(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连接头焊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板(1)的正面还设有矩形环槽(13),每个所述连接头放置槽(3)均位于所述矩形环槽(13)的环内,每个所述连接头放置槽(3)背向所述线圈放置槽(2)的一端均与所述矩形环槽(13)连通,所述治具板(1)上在每个所述连接头放置槽(3)与所述矩形环槽(13)的连接处均设有第四通孔(14),所述第四通孔(14)贯穿所述治具板(1)的正反面,所述治具板(1)上在所述矩形环槽(13)内设有若干与所述通道(5)连通的第五通孔(15),每个所述第五通孔(15)在两个相邻的第四通孔(14)之间,所述第一挤压板(8)上设有与所述第五通孔(15)配合的第三挤压杆(16),所述第三挤压杆(16)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李俊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升甫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