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88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包括:在卸落装置的计算机模型上确定相互垂直且均纵向设置的第一对称面和第二对称面,第一对称面分别将上箱体和下箱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第二对称面将支撑箱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针对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设计焊接网格和焊接路径;根据计算机模型和焊接路径确定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的焊接工艺方案,在焊接工艺方案中,焊接路径对称的两部分同步执行焊接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计算机模型中设置两对称面,可确保卸落装置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结构的整体对称性,有助于减小内部应力和形变,这有助于延长卸落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减小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变形和损伤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尤其涉及一种卸落装置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1、卸落装置是桥梁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桥梁施工中主要用于支撑和调整盖梁支架的位置和高度。如图1和2所示,卸落装置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和两支撑箱体3,四个箱体的外围轮廓均采用截面为梯形的棱柱结构,且梯形的腰依次贴合连接而形成环形结构。两支撑箱体3对称设置于上箱体1和下箱体2之间,通过相对距离的调节而实现上箱体1和下箱体2之间高度的调整,从而使得卸落装置对于盖梁支架的支撑高度获得调节;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使用精轧螺纹钢4及螺母5连接左右的两支撑箱体3,从而实现距离调节。

2、在安装时,桥墩按照盖梁支架标高计算的位置埋设穿心钢棒,穿心钢棒尺寸根据盖梁支架承担上部荷载计算所得。穿心钢棒上放置槽钢,卸落装置的下箱体2嵌置在槽钢上,盖梁支架放置于卸落装置的上箱体1上。盖梁施工完后需拆除盖梁支架时,通过松动精轧螺纹钢4的螺母5可以实现上箱体1相对于下箱体2的高度下落,从而使得桥梁的盖梁支架卸落。

3、针对上述卸落装置,上箱体1、下箱体2和两支撑箱体3均为对称的焊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表面对盖梁支架提供稳定的支撑面,但目前的卸落装置往往会存在各箱体内部应力不均匀,以及两支撑箱体3应力不对称的情况,从而使得卸落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可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包括:

4、在卸落装置的计算机模型上确定相互垂直且均纵向设置的第一对称面和第二对称面,所述第一对称面分别将上箱体和下箱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第二对称面将支撑箱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5、针对所述上箱体设计第一焊接网格和第一焊接路径,所述第一焊接网格关于所述第一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焊接路径根据所述第一焊接网格确定,且被所述第一对称面分隔为对称的两部分;

6、针对所述下箱体设计第二焊接网格和第二焊接路径,所述第二焊接网格关于所述第一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焊接路径根据所述第二焊接网格确定,且被所述第一对称面分隔为对称的两部分;

7、针对所述支撑箱体设计第三焊接网格和第三焊接路径,所述第三焊接网格关于所述第二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三焊接路径根据所述第三焊接网格确定,且被所述第二对称面分隔为对称的两部分;

8、根据所述计算机模型和焊接路径确定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的焊接工艺方案,在所述焊接工艺方案中,焊接路径对称的两部分同步执行焊接动作。

9、进一步地,还包括焊接网格密度的确定过程,包括:

10、针对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分别在计算机模型中提取各自所有焊接结构的贴合面图形;

11、针对每种箱体,分别计算各自所有焊接结构的贴合面图形的面积总和,以及确定包覆所有贴合面图形的最小球面的直径;

12、根据所述直径和面积总和,分别确定每种箱体的焊接网格密度大小。

13、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直径和面积总和,确定每种箱体的焊接网格密度大小,采用以下公式:

14、,

15、其中,

16、n为箱体每平米表面积内网格的数量;

17、k为调整系数,与箱体的贴合面数量正相关;

18、a为所述面积总和,单位为平方米;

19、d为所述直径,单位为米。

20、进一步地,针对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焊接路径根据焊接网格的确定包括:

21、根据箱体结构和设备位置,在所述焊接网格中确定焊接的起点和终点,并标记其余焊点位置;

22、通过路径规划算法确定路径走向;

23、通过所述起点、终点、焊点和路径走向确定焊接路径。

24、进一步地,通过路径规划算法确定路径走向,包括:

25、将所述起点、终点和其余焊点均作为节点,形成图结构;

26、设计启发式函数,用于估计从起点出发,经过选择性焊点,最终到达对应终点的成本,所述启发式函数为:

27、,

28、其中,

29、md(a,b)为起点a到终点b的曼哈顿距离;

30、ad(a,b)为起点a到终点b的角度差异;

31、sc(a,b)为结构复杂性的影响部分;

32、α、β和γ为三个权重参数,分别用于平衡曼哈顿距离、角度差异和结构复杂性的影响;

33、通过所述启发式函数的迭代过程,持续选择开放列表中成本估值最小的节点进行扩展,直至找到一条路径到达所述终点。

34、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计算机模型和焊接路径确定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的焊接工艺方案,包括在所述计算机模型中赋予材料属性。

35、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计算机模型和焊接路径确定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的焊接工艺方案,还包括:

36、准备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不同结构的计算机模型,以及对应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经过编码后的焊接路径;

37、构建神经网络模型,且将所述计算机模型和编码后的焊接路径作为输入,将焊接工艺参数作为输出;

38、使用所述历史数据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及优化。

39、进一步地,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为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40、进一步地,所述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

41、卷积神经网络部分,包括多层卷积层以及池化层,多层所述卷积层用于提取计算机模型和编码后的焊接路径中的空间特征,所述池化层用于减小特征图的维度;

42、循环神经网络部分,包括rnn层和lstm单元,所述rnn层用于处理所述焊接路径的编码序列数据,所述lstm单元处理所述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

43、全连接层,将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部分和循环神经网络部分提取的特征整合,并生成最终的预测输出。

44、进一步地,所述全连接层的结构为:

45、output=activation(input×weights+biases),

46、其中,

47、input为所述卷积神经网络部分和循环神经网络部分所提取的作为输入的特征;

48、weights为权重矩阵,表示连接两层神经元之间的权重;

49、biases为偏置,用于调整连接的加权和;

50、activation为激活函数,引入非线性;

51、output为与焊接工艺参数的数量相匹配的输出。

52、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5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计算机模型中设置相互垂直且均纵向的两对称面,可确保卸落装置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结构的整体对称性,有助于减小内部应力和形变;焊接路径的对称性确保了焊接动作的均匀性,减小焊接区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网格密度的确定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直径和面积总和,确定每种箱体的焊接网格密度大小,采用以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焊接路径根据焊接网格的确定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路径规划算法确定路径走向,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模型和焊接路径确定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的焊接工艺方案,包括在所述计算机模型中赋予材料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模型和焊接路径确定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的焊接工艺方案,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为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连接层的结构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网格密度的确定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直径和面积总和,确定每种箱体的焊接网格密度大小,采用以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支撑箱体,焊接路径根据焊接网格的确定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路径规划算法确定路径走向,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落装置焊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进刘明俊王品杨文炳陈晃松李仁飞肖先友陈贵寿刘恺王甫云余洋刘家海周仁龙君念徐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