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253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15
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包括塔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旋冷却管,塔体的上端设有上封盖,塔体的下端设有第三通风口;所述塔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回旋冷却管,回旋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二通风口与第一通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塔体的内外两侧,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三通风口之间相连通;所述回旋冷却管内设有回旋换热管,回旋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本技术通过多个回旋冷却管间隔设于塔体上,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塔体的换热效率,减小了单个塔体的占地面积,达到了热量再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


技术介绍

1、水冷式热交换器很难满足国际化客户不同地区复杂的环境需求。虽然传统翅片管空冷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付缺水地区对介质降温的要求,但是现有空冷器的缺点是换热效率低,所需换热面积大,材料成本高且耗费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翅片处风量低、结构紧凑性低、不易加工、冷端端部温差小、运行费用高、被加热空气直接排放不能再利用。

2、造价高是由于现有空冷设备翅片管换热性能偏低:(1)总传热系数k低于8 0w/m2°k,而工艺给出的热负荷往往巨大,使翅片管空冷器换热面积庞大;(2)冷端端部温差(空气进口温度和凝水出口温度之差)一般在25℃以上,不能满足石化工艺对冷介质冷却终温一般小于45℃的需求;(3)紧凑性低,材料消耗惊人,制造成本高;(4)圆钢支撑件管的制造流程较长,工艺复杂。

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解决现有空冷器换热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包括塔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旋冷却管,塔体的上端设有上封盖,塔体的下端设有第三通风口;所述塔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回旋冷却管,回旋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二通风口与第一通风口分别设于所述塔体的内外两侧,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三通风口之间相连通;所述回旋冷却管内设有回旋换热管,回旋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

4、其中,回旋换热管在回旋冷却管内回旋包裹,有效的加大了回旋换热管的长度,加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多个回旋冷却管间隔排列于塔体上,加大了回旋冷却管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了单个冷却塔的换热面积;多个回旋冷却塔内的回旋换热管并列连接于进气管和出气管上,保证了冷却塔的换热效率,相比于现有的风冷器,在保证单个冷却塔的换热量的同时,减小了单个冷却塔的占地面积。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旋冷却管上设有出气支管和进气支管,出气支管与所述出气管连接,进气支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分别用于换热气体或液体的进出。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旋冷却管内设有换热板和密封管,所述回旋换热管的经换热板和密封管焊接而成。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旋换热管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与所述换热板连接,保证了回旋换热管的强度,防止换热过程中换热板发生形变,影响换热效率。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旋冷却管上设有支撑座,用于塔体的固定安装。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旋冷却管内设有隔板,所述回旋换热管的一端设于隔板上,另一端回旋排列至所述回旋冷却管的通风口处,保证了回旋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面积。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塔体上设有风机,风机设于所述第三通风口处,用于加大塔体内的通风量,保证换热效率。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旋冷却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塔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α≤45°,保证了换热冷气的流速及风量。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技术的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通过设置塔体、回旋冷却管、进气管和出气管,通过多个回旋冷却管间隔设于塔体上,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塔体的换热效率,减小了单个塔体的占地面积;回旋冷却管内设置回旋换热管,结构紧凑、运行费用低,且减小了冷端端部温差,达到了热量再利用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进气管(2)、出气管(8)和回旋冷却管(7),塔体(1)的上端设有上封盖(5),塔体(1)的下端设有第三通风口(12);所述塔体(1)上间隔设有多个回旋冷却管(7),回旋冷却管(7)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6)和第二通风口(10),第二通风口(10)与第一通风口(6)分别设于所述塔体(1)的内外两侧,第一通风口(6)、第二通风口(10)与所述第三通风口(12)之间相连通;所述回旋冷却管(7)内设有回旋换热管(78),回旋换热管(78)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冷却管(7)上设有出气支管(71)和进气支管(76),出气支管(71)与所述出气管(8)连接,进气支管(76)与所述进气管(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冷却管(7)内设有换热板(75)和密封管(72),所述回旋换热管(78)的经换热板(75)和密封管(72)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换热管(78)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柱(73)与第二支撑柱(74),第一支撑柱(73)和第二支撑柱(74)均与所述换热板(7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冷却管(7)上设有支撑座(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冷却管(7)内设有隔板(77),所述回旋换热管(78)的一端设于隔板(77)上,另一端回旋排列至所述回旋冷却管(7)的通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上设有风机(11),风机(11)设于所述第三通风口(12)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冷却管(7)的中心线与所述塔体(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为α,α≤4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进气管(2)、出气管(8)和回旋冷却管(7),塔体(1)的上端设有上封盖(5),塔体(1)的下端设有第三通风口(12);所述塔体(1)上间隔设有多个回旋冷却管(7),回旋冷却管(7)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6)和第二通风口(10),第二通风口(10)与第一通风口(6)分别设于所述塔体(1)的内外两侧,第一通风口(6)、第二通风口(10)与所述第三通风口(12)之间相连通;所述回旋冷却管(7)内设有回旋换热管(78),回旋换热管(78)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冷却管(7)上设有出气支管(71)和进气支管(76),出气支管(71)与所述出气管(8)连接,进气支管(76)与所述进气管(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进高效矩形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冷却管(7)内设有换热板(75)和密封管(72),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典王忠彬徐小宁孙丰波王清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瑞油气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