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双旋转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及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14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双旋转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转子筒和定子筒,其中所述转子筒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筒和内筒,并且所述外筒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一转子摩擦层,所述内筒外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二转子摩擦层,所述定子筒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定子摩擦层,所述定子筒设于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转子摩擦层与所述定子筒外壁上的定子摩擦层配合摩擦,所述第二转子摩擦层与所述定子筒内壁上的定子摩擦层配合摩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同时安装调整也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双旋转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化石燃料大量使用,致使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加剧,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而基于接触起电和静电感应耦合效应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目前teng已被证实可以将低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其具有重量轻、生产成本低、功率高等特点。摩擦纳米发电机采用的摩擦材料对于其性能至关重要,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368450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鞋垫,其包括表面具有纳米或微米结构的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而随着技术发展,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利用其他材料制作摩擦层的方式,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920665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和自驱传感器用纤维素/动物毛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而公开号为cn11594885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则公开了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经编毛圈智能织物及其应用。

2、但现有技术中的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机普遍存在摩擦层接触面积小和安装调整困难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双旋转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筒(1)和定子筒(2),其中所述转子筒(1)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筒(101)和内筒(102),并且所述外筒(101)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一转子摩擦层(3),所述内筒(102)外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二转子摩擦层(4),所述定子筒(2)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定子摩擦层(201),所述定子筒(2)设于所述外筒(101)和内筒(102)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转子摩擦层(3)与所述定子筒(2)外壁上的定子摩擦层(201)配合摩擦,所述第二转子摩擦层(4)与所述定子筒(2)内壁上的定子摩擦层(201)配合摩擦。

<p>2.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双旋转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筒(1)和定子筒(2),其中所述转子筒(1)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筒(101)和内筒(102),并且所述外筒(101)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一转子摩擦层(3),所述内筒(102)外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二转子摩擦层(4),所述定子筒(2)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定子摩擦层(201),所述定子筒(2)设于所述外筒(101)和内筒(102)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转子摩擦层(3)与所述定子筒(2)外壁上的定子摩擦层(201)配合摩擦,所述第二转子摩擦层(4)与所述定子筒(2)内壁上的定子摩擦层(201)配合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旋转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筒(1)一端设有转子底盘(103),并且所述外筒(101)固设于所述转子底盘(103)上,所述转子底盘(103)中部设有螺纹套筒(104),并且所述内筒(102)一端螺纹插装于所述螺纹套筒(10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旋转软接触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摩擦层(3)包括第一缓冲层(301)和第一软接触摩擦层(302),且所述第一缓冲层(301)固定在所述外筒(101)内壁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通刘威龙徐慧张瑞永南有博徐玮辰周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