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组件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084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00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具体地,本技术的连接柱用于连接沿厚度方向排列的两个电芯,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通过连接柱与隔板之间的夹角限定在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从而电芯的极耳无需弯折即可实现电芯的极耳与连接柱端面稳固焊接,保证了两个电芯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以其低噪声、无污染、能量效率高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通常是以电池作为动力来源,这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现有的电池一般在同一个壳体内安装两个电芯。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两个电芯的连接方案不佳,可能会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及能量密度。

3、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电池针对同一个壳体内的两个电芯的连接方案不佳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在厚度方向排列的两个电芯、设置于所述两个电芯之间的隔板以及与所述两个电芯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沿电池的厚度方向排列的两个电芯的连接柱,通过连接柱与隔板之间的夹角限定在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从而电芯的极耳无需弯折即可实现电芯的极耳与连接柱的端面稳固焊接,保证了两个电芯连接的稳定性,如果连接柱与隔板的夹角过小,则需要电芯极耳进行弯折,不仅增加了工序步骤,增加了成本,而且在极耳弯折时容易与极片接触导致短路,影响两个电芯连接的稳定性。

4、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

5、通过将连接柱的轴线与隔板之间的夹角的范围限定在70°与90°之间,能够保证连接柱顺利地穿过隔板,提高了电池的装配效率,并且在与电芯的极耳焊接时,无需极耳进行弯折,包装连接柱与极耳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两个电芯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短路的发生。

6、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一集流体和所述第二集流体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电芯连接,所述隔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部分收容于所述通孔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体及第二集流体连接。

7、通过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分别与两个电芯的极耳电连接,连接可靠性更好。

8、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位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

9、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加有效地将连接柱与隔板之间的缝隙密封。

10、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11、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密封效果。

12、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第一筒状本体以及第一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筒状本体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体与所述隔板之间;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包括第二筒状本体以及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二筒状本体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流体与所述隔板之间。

13、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14、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构件,所述第一绝缘构件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与所述隔板之间,并且/或者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构件,所述第二绝缘构件位于所述第二集流体与所述隔板之间。

15、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好地避免隔板两侧的电芯出现短路的情况。

16、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80°至90°之间的任意值。

17、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集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8、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电流的传输速度。

19、在上述电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集流体和所述第二集流体中的一个为铝板及另一个为铜板。

20、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多个所述腔室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排列且每个所述腔室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电芯,每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均通过所述连接柱电连接。

21、在上述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连接且围成两个所述腔室中个一个所述腔室;并且/或者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壳体,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连接且围成两个所述腔室中的另一个所述腔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在厚度方向排列的两个电芯、设置于所述两个电芯之间的隔板以及与所述两个电芯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一集流体和所述第二集流体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电芯连接,所述隔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部分收容于所述通孔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体及第二集流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位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第一筒状本体以及第一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筒状本体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体与所述隔板之间;并且/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构件,所述第一绝缘构件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与所述隔板之间;并且/或者,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构件,所述第二绝缘构件位于所述第二集流体与所述隔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80°至90°之间的任意值。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集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多个所述腔室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排列且每个所述腔室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电芯,每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均通过所述连接柱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在厚度方向排列的两个电芯、设置于所述两个电芯之间的隔板以及与所述两个电芯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70°至90°之间的任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一集流体和所述第二集流体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电芯连接,所述隔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部分收容于所述通孔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体及第二集流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位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依然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