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顶靠停泊装置及其停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91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技术领域的船舶顶靠停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船舶顶靠停泊装置的停泊方法。顶靠系统(3)的内框架(32)活动套装在外框架(31)内,外框架(31)一端设置绞车(33),第一铰链段(34)一端连接内框架(32)位于外框架(31)内部一端,第一铰链(34)另一端连接绞车(33),第二铰链段(35)一端连接绞车(33),第二铰链段(35)另一端绕过外框架(31)一端的导向滚轮(36)和外框架(31)另一端的导向滑轮(37)后连接内框架(32)位于外框架(31)内部一端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船舶顶靠停泊装置,能够为开敞海域构建的保障平台提供新的靠泊方式,实现无码头条件下的装备物资卸载,适用多船型靠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船舶顶靠停泊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船舶顶靠停泊装置的停泊方法。


技术介绍

1、各类船型在实施无码头条件下的装备物资卸载(车辆过驳、货物传送和人员换乘),舰船靠泊和过驳卸载是其中最基本的作业项目。舰船靠泊和过驳卸载都会受到海上风浪的影响,因此,研究风浪条件下的舰船靠泊和过驳卸载技术,对于提高海洋开发的跨海输送和海上后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客滚船、甲板运输船、登陆舰等船目前装备物资卸载普遍在码头进行。专用补给船可以在开敞海域进行卸载,但只能并靠靠泊且只能进行油料补给和货物传送。

2、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停泊的方法和系统”、公开号为“cn100393576c”的技术,该技术提供在公海和其它无保护水域内安全停泊航海船舶的一方法和一系统。本专利技术允许一大型船舶足够靠近-海洋结构并排地停泊,以便可使用传统的装载臂设备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装卸船舶。可使用锚固到海底并设置有防护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浮动系船桩将船舶并排地停泊在海洋结构。优选类型的浮动系船桩是三角形半沉入的锚固的浮体结构,其包括以垂直方式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顶靠停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船舶(1)、第二船舶(2)、顶靠系统(3),顶靠系统(3)包括外框架(31)和内框架(32),内框架(32)活动套装在外框架(31)内,内框架(32)内部设置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滑块(38),外框架(31)内部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导向板(39),外框架(31)一端设置绞车(33),第一铰链段(34)一端连接内框架(32)位于外框架(31)内部一端,第一铰链(34)另一端连接绞车(33),第二铰链段(35)一端连接绞车(33),第二铰链段(35)另一端绕过外框架(31)一端的导向滚轮(36)和外框架(31)另一端的导向滑轮(37)后连接内框架(32)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顶靠停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船舶(1)、第二船舶(2)、顶靠系统(3),顶靠系统(3)包括外框架(31)和内框架(32),内框架(32)活动套装在外框架(31)内,内框架(32)内部设置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滑块(38),外框架(31)内部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导向板(39),外框架(31)一端设置绞车(33),第一铰链段(34)一端连接内框架(32)位于外框架(31)内部一端,第一铰链(34)另一端连接绞车(33),第二铰链段(35)一端连接绞车(33),第二铰链段(35)另一端绕过外框架(31)一端的导向滚轮(36)和外框架(31)另一端的导向滑轮(37)后连接内框架(32)位于外框架(31)内部一端上部,外框架(31)一端连接第二船舶(2)并延伸到第二船舶(2)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顶靠停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架(31)和内框架(32)均为型钢制成的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顶靠停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框架(32)上部设置滑轮基座(311),滑轮基座(311)位置安装导向滑轮(37),外框架(31)上部设置滚轮基座(312),滚轮基座(312)位置安装导向滚轮(3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顶靠停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框架(32)内部上方、下方、左侧、右侧分别沿长度方向布置滑块(310),外框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胜陈均陶江华冯振国李东风尚忠林马晓梅郑先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