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内部自然循环的电解槽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内部自然循环的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88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自然循环的电解槽,至少包括阴极室、阳极室、离子膜,所述阳极室具体包括:第一极框,第二极框,进液极框,分离极框,循环管,进液极框的一端开设有进液接口,进液极框开设有若干出流孔,分离极框上开设有若干出流孔柱,循环管在靠近所述进液极框处设有循环出液孔,循环管在靠近所述分离极框端设有循环进液孔,第一极框,第二极框,进液极框,分离极框之间围设成方形,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的结构相同。这样,使得电解槽的碱液流量进行自然循坏,阴阳极室的压力差大大减小,降低阴阳极室之间的压差,提高离子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能电解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内部自然循坏的电解槽。


技术介绍

1、氢能是一种热值高、燃烧充分并且无污染的二次清洁能源,是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能源。电解水技术是常用的制氢途径,其中,碱性电解水制氢具有技术成熟、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功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碱性电解水技术的核心装备是碱性电解槽,通常由若干个电解小室、阴阳电极、离子膜、极框、垫片等组成,电解小室由阴极室和阳极室构成。

2、在实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

3、传统的碱性电解槽使用大功率的水泵为电解槽提供碱液,同时为碱液提供在电解小室内的循环动力。相应的,还辅助带走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同时使电解小室内的碱液更加均匀。但该过程由于水泵较大的流量,阴阳极室的压差一般都很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机械振动会降低离子膜的使用寿命。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阴阳极室压差较小的电解槽运行过程中机械振动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槽运行过程中由于阴阳极室的压差造成较大的机械振动降低离子膜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内部自然循环的电解槽,至少包括阴极室、阳极室、设于阴极室和阳极室之间的离子膜,所述阳极室具体包括:第一极框,第二极框,与第一极框的端部、第二极框的端部相接的进液极框,与第一极框的尾部、第二极框的尾部相接的分离极框,若干与进液极框和分离极框相接的、位于第一极框,第二极框的循环管,进液极框的一端开设有进液接口,进液极框开设有若干出流孔,分离极框上开设有若干出流孔柱,循环管在靠近所述进液极框处设有循环出液孔,循环管在靠近所述分离极框端设有循环进液孔,第一极框,第二极框,进液极框,分离极框之间围设成方形。

2、进一步的,所述阴极室的阴电极和和阳极室的阳电极之间的间距等于离子膜厚度。

3、进一步的,进液极框的若干出流孔平均设于若干循环管之间。

4、进一步的,所述出流孔柱的高度高于分离极框高度的一半。

5、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的横截面为梯形。

6、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与进液极框相接处和循环管与分离极框相接处还设有连接件;

7、所述连接件的高度为1mm-2mm。

8、进一步的,所述阴极室和离子膜之间、阳极室和离子膜之间均设有弹性垫片。

9、进一步的,所述阳极室内至少还设有缓冲网和支撑网。

10、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内部自然循环的电解槽,使得电解槽的碱液流量进行自然循坏,使得阴阳极室的压力差大大减小,降低阴阳极室之间的压差,提高离子膜的使用寿命,并且,采用自然循环的电解槽优点总结就是运行成本降低、经济性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和寿命增加。此外,碱液流量进行自然循坏减少了水泵的电能消耗和原料水消耗。而且,该电解槽电解小室出口的氢气和氧气与碱液已经处于分离状态,无需额外设置气液分离装置,降低了后处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氢气纯化的效率。而且,由于电解小室内部处于自然循环状态,碱液能够充分地参混在一起,使得碱液的浓度和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部自然循环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阴极室、阳极室、设于阴极室和阳极室之间的离子膜,所述阳极室具体包括:第一极框,第二极框,与第一极框的端部、第二极框的端部相接的进液极框,与第一极框的尾部、第二极框的尾部相接的分离极框,若干与进液极框和分离极框相接的、位于第一极框,第二极框的循环管,进液极框的一端开设有进液接口,进液极框开设有若干出流孔,分离极框上开设有若干出流孔柱,循环管在靠近所述进液极框处设有循环出液孔,循环管在靠近所述分离极框端设有循环进液孔,第一极框,第二极框,进液极框,分离极框之间围设成方形,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的结构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的阴电极和和阳极室的阳电极之间的间距等于离子膜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进液极框的若干出流孔平均设于若干循环管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流孔柱的高度高于分离极框高度的一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的横截面为梯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与进液极框相接处和循环管与分离极框相接处还设有连接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和离子膜之间、阳极室和离子膜之间均设有弹性垫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室内至少还设有缓冲网和支撑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部自然循环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阴极室、阳极室、设于阴极室和阳极室之间的离子膜,所述阳极室具体包括:第一极框,第二极框,与第一极框的端部、第二极框的端部相接的进液极框,与第一极框的尾部、第二极框的尾部相接的分离极框,若干与进液极框和分离极框相接的、位于第一极框,第二极框的循环管,进液极框的一端开设有进液接口,进液极框开设有若干出流孔,分离极框上开设有若干出流孔柱,循环管在靠近所述进液极框处设有循环出液孔,循环管在靠近所述分离极框端设有循环进液孔,第一极框,第二极框,进液极框,分离极框之间围设成方形,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的结构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的阴电极和和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俊俊杨汶泊崔童甄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